每经记者:周程程 每经编辑:陈旭
“这儿怎么连树都不怎么长?”——这是2019年7月,第四批上海援青干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副主任孙金峤踏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土地时发出的感慨。
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年均气温零下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1.8℃,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4%。
感叹归感叹,工作得开展!孙金峤初来乍到便担任果洛州卫健委副主任兼州人民医院院长,之后立即致力于如何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
地广人稀,医生资源分布不均怎么办?山高路远,如何摆脱病人急救对转诊的依赖?
孙金峤和同事们一起,不断克服交通等不利因素给当地开展医疗工作带来的诸多困难,大力改善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填补当地医疗机构的多项技术空白,也将自己3年的援青时光安排得满满当当。
州人民医院医生会商诊疗方案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摄
盘活资源解决医生分布不均问题果洛州面积有7.64万平方公里,2019年底全州总人口约21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还不到2.8人。
孙金峤表示,果洛州面积是上海的十多倍,但是全州人口只有约21万,分布过于分散给医疗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比如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在上海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1个社区的预防接种,而这里的一些牧区即使是开车,从1户到另1户通常也得1个小时。”孙金峤说,由于当地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给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困难,部分地区医生资源紧张,且卫生服务公平性有待提高。
他举例说,果洛州人民医院妇产科原来只有7个医生,一年在州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就接近1200个。而玛沁县医院有5个妇产科医生,而他们去年一年的产科分娩量是108个,这样的话,资源分配是不合理的。
“这样一边很累,另一边相对比较闲。”孙金峤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整合医疗资源,组建医疗集团。
建立医疗集团后,采取组建专业团队的模式,例如把妇产科专业的医生组建成妇幼健康专业团队,这十几个人就可以统一起来,平均起来每个医生在产科分娩方面的工作量就都能达到100余人。
孙金峤强调,首先要做到人尽其用,比如具有手术能力的人员就进行手术,具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人员就负责公卫健康工作,团队合作才能提升综合能力。
“这样人员在集团内部就可以流动起来,可能今天在这里上班,明天去那里上班。”孙金峤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州医院人才紧缺的情况。
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前提下,果洛州已组建了2个医疗集团:一个是以州人民医院为总院,联合州妇幼保健院和玛沁县医院、8所卫生院和35所村卫生室组建的州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另一个是以州藏医院为总院,联合甘德、达日、班玛、久治县藏医院及全州45所乡镇卫生院组建的州藏医医疗集团,主要开展藏医医疗业务指导。
孙金峤表示,州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于去年9月成立,目前还在摸索阶段,如果总体运行比较成功的话,将来该模式有望在全州推广。
救治心梗等急诊患者不再仅依赖转诊人才流动起来后,提升医疗水平是重中之重。
孙金峤告诉记者,果洛州2016年开始通航,每天只有上午10点左右出发的两班飞机能到西宁,如果下午突然出现当地解决不了的急症病人,再急也只能通过汽车转送,而用汽车送往西宁需要花费6~7个小时,有些病人根本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特别是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病人,他们大都来不及送往西宁治疗,因为治疗心梗有一个要求,即从发病到溶栓治疗必须在6个小时以内,超过6小时的话基本就救不回来了。”孙金峤说。
为解决上述问题,去年9月,州人民医院成立了胸痛中心。成立当月,就有4例病人抢救成功。而做到这一点,也有赖于上海对口帮扶与青南支医(青海省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青南地区医院)等,对当地医生培养、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金峤表示,上海援青、青南支医的人员来了以后,基本实行“一人带一科”模式,以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同时,还会从上海等地请专家来果洛州进行授课,也会派出医疗人员前往青海、上海等地学习。
孙金峤以自己的实际情况解释说,比如他原来的专业虽然集中在儿童免疫领域,但此前在北京、上海等地都接受过主治医生、专业医生培养,在整个儿科系统都轮转过,所以相关专业都比较熟悉,以此可以带动整个科室。
再比如,原本在上海专业是内科的医生,可能主要做心血管领域,来支援当地后可能需要把呼吸、消化内科也做起来。
由此,当地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得到填补。以果洛州人民医院成立心电中心为例,过去州人民医院没有能够出具心电图、心超报告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上海一位心内科医生的到来,使医院得以组建心电中心,仅一年就筛查出几十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
“很多已经是成人了,过去都不知道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成立心电中心,有人会做心超了,才发现了这个疾病。”孙金峤说,发现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已有40多岁,且已出现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但自己还不知道患病,所幸这次检查出来后可以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上海市对当地尚不能治疗的疾病也进行了帮扶。孙金峤表示,最近经与上海市卫健委联系,把当地9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送往上海进行手术。考虑到一些手术的治疗需要一整个团队的配合,果洛州在这块还有待加强,但所幸当地已经建立起了诊断体系。
果洛州人民医院儿科楼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摄
当地多项医疗技术实现新突破医疗技术空白得到填补,医院也迎来一些新突破。
例如早产儿救治方面,体重越小的早产儿发育越不好,也越容易死亡,能够救治的早产儿体重数,往往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的医疗技术水平。
孙金峤表示,由于果洛当地医疗硬件存在短板,加之高原缺氧等因素,以往1900克以下的早产新生儿都很难存活。
这样的情况如今已发生变化。“去年有一个体重1280克的早产儿,通过我们的努力把他救回来了。”孙金峤说,这在北京、上海等医疗发达地区不算难,但在果洛来说已经是一个突破。
孙金峤也希望将来能有更大的突破。“现在州人民医院已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今年还将会进一步提升救治水平。”
他告诉记者,目前这里还缺乏有创的呼吸机,“如果能有可插管的呼吸机,可以救治体重更低的早产儿。”孙金峤说,好消息是,今年上海会捐赠一台呼吸机过来。
不仅如此,州人民医院在外科腹腔镜技术、小年龄儿童麻醉技术、增强CT技术等多项医疗技术上均实现了新的突破。此外,针对果洛州“四大疾病”,州医院多渠道提升医疗水平,在2019年成为省结核病、艾滋病定点防治医院。
医疗技术的提升,让果洛州人民医院门诊量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果洛州人民医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数与上年相比,均增加了约27%。
孙金峤表示,医院工作量的上升,说明整体医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能把病人留得住。
这也有利于当地留住人才。孙金峤指出,过去当地医生能力提高了以后,很多都跳槽前往西宁或者其他地方的大医院。而医院业务量的提升,将有利于改善这一情况。如今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与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质量、数量、成本控制、病人满意度等考核结果挂钩,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他也指出,由于长期存在的编制等原因,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评聘问题,以及编制外职工待遇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当地积极探索编制外补贴等人事制度改革,提高职工待遇,提升工作积极性,力求从制度上保证能够留得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