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怎能少得了汤圆。不管是菜肉的鲜香,还是豆沙的甜蜜,都被裹进圆圆的汤圆,象征着一年的圆圆满满。
在浦东本地,菜肉汤圆是很多阿姨妈妈的拿手好戏。但大部分的菜肉汤圆,都是用上海青来作为青菜配料,用马兰头代替上海青,是书院镇余姚村的特色。
在余姚村,马兰头是绝对的拳头产品。在长三角市场,余姚村马兰头占有率80%以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种植户,是“80后”农场主乔占。这名年轻人在2012年返乡种植马兰头,并成立了乔占家庭农场。
在乔占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的带动下,书院镇及周边4个乡镇共有170余户农户种植马兰头4000多亩。书院镇还建了100多亩的标准化种植大棚,马兰头亩产值由原来的6000元提升到2万元。
有这么受欢迎的马兰头,做汤圆是不是也可以用?余姚村的人在尝试之下,发现马兰头特有的清香在汤圆中被保存得非常好,比普通的青菜更胜一筹。于是,村里便普遍做起了马兰头汤圆。
马上要过年了,马兰头种植大户乔占家又开始准备起马兰头汤圆。
一大早,乔占的母亲和家里的几位阿姨走进大棚,选取最为新鲜的马兰头采摘下,为当天的马兰头汤圆做准备。
摘取好的马兰头,要经过一道道工序,才能成为汤圆内的主角。
清洗是必不可少的,洗净之后还要对马兰头进行焯水。此时要注意,焯水后的马兰头不能立即使用,还要经过再一次的清洗、晾干。
之后将其细细剁碎,再用纱布紧紧裹住剁好的马兰头,努力挤压掉多余的水分。经过这些工序之后的马兰头,就可以投入到馅料的制作过程中了。
阿姨们把新鲜的猪肉和剁好的马兰头混合在一起,放入盐、味精等,鲜美的馅料就准备好了!
汤圆的皮做法与普通汤圆一样,由玉米粉和糯米粉与前一天烧好的冷粥制作而成。冷粥代替了水,使皮不容易裂开。
揉汤圆皮也是一项技术活,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太软不成形,太硬容易裂开,还不容易捏起来。在一个家庭中,一般会由富有经验的人固定担当这一重任。
准备好面和馅料,阿姨们便投入到汤圆的制作过程中了。
“轻拢慢捻抹复挑”,形象地描述了阿姨们的手上动作。初曲是德彪西的《月光》,只见阿姨们将一小坨粉团在手中缓慢地揉成一个小白球,随后用手轻轻在上面按出一个小窝。之后,音乐步入欢快的节奏,犹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阿姨们一边转动粉团一边把小窝越按越深,整个过程迅速又精彩,眼睛一眨,小球就变成了中空的柱体。
将满满的馅料放入“窝”中,随后,左手转面团,右手搓顶部,音乐此时也进入了高潮部分。在一步步的揉搓之后,整个面团被揉成了一个带有尖尖头的小圆球。在余姚村的规矩里,将尖尖头取下,这便是咸汤圆,而带着尖尖头的则是甜汤圆。
大锅添水,大火烧开,汤圆就可以下锅了。中间,还要搅拌几次,防止汤圆黏在锅底。搅拌的勺子也有讲究,最好用木头制作。
约一刻钟后,美味的马兰头汤圆便出锅了,欢快又激情的一曲至此结束。轻轻咬下去,马兰头独特的清香立刻在唇齿间弥漫开来,混合着猪肉的香味,十分鲜美。
阿姨们说,现在正是吃马兰头的时节,又嫩又香。
这个春节,不妨尝试一下马兰头汤圆~
来源丨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