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保存最为完整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古往今来,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数不胜数。比如古人创造了很多警示名言,流传了一个有一个时代,一直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予我们启示。
我们经常在老人口中听到很多俗语和名言,不过年少时的我们只觉得是唠叨,而当自己经历了世事之后,回过头来才发现那些被忽略的话中蕴含着大智慧。很多人都曾听说过“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同样的也有一句类似的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俗语其实并不完整,它还有下一句,而且下一句才是这句话的精华所在。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出自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著作《智囊全集》,其中这一句最为人熟知,而后半部分却鲜少有人提及,然而后半句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前者,并且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甚至更为经典,下一句为:不畏人知畏己知。
“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意思是在人抬头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在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也就是说神明距离我们很近,不能做坏事,否则会遭到惩罚。自古以来,古人将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都称为神迹,久而久之,神变得越来越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个精彩纷呈的神话世界。因为当时并没有现如今这样完善的法律制度,所以人们的行为并没有得到规范,犯罪的事情也司空见惯。在法家之前,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全凭玄之又玄的神。
在古代,一旦发生苦难的时候,人们就会把希望寄托于神明,有时候甚至还会一步一叩首上香祭拜,就连皇族也不例外。由于这种祷告形式的长期形成演变,人们对于神明的信任感愈久弥深,有的人甚至认为神明是万能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存在的意义就是告诫世人行为处事必须对得起准则,因为神明在监督着。
而关于后一句“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出处还有一个典故,在古代有一个清官名叫叶存仁,当他年老退休之后,他的下属送给了他一叶扁舟,表达了对他行政清廉的赞扬和人品的敬重。然而叶存仁却拒绝了下属的好意,“不畏人知畏己知”便是他拒绝的理由。
其实哪里又有什么神明呢?真正的神明不在举头三尺的地方,而是在你我的心中,为人处事要刚正不阿,才能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能够遵守自己心中的准则,这些才是为人的基本。所以即使千百年过去,现代人也早已不信鬼神轮这一套,却依然把这一句话当作自己的警戒之语,时刻警醒自己要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