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的一位亲戚发来一张照片,叫我们欣赏桃树第二次盛开的桃花。虽不多,确实有。其实,这种自然现象很多树木或农作物都普遍存在。那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以桃树为例简单介绍一下。
桃树,按生物学分类,它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桃属。花五瓣,粉红色或浅红色,极少数白色,花梗极短或没有。结的果实为桃,能食用,味甜。桃花一般在春天3——4月间开放,适宜花开的温度12——14℃,花期15天左右。10℃即可萌发,高于24℃则缩短花期或不开。
先来说说花芽是何时形成的。
春天,随着气温的升高,枝条上的顶芽和侧芽相继萌发(比花芽稍后),慢慢地长出新枝(也叫新梢),新枝上交替长出新叶。一般到6月底,新梢停止生长。枝条顶端和新叶的叶腋处小小的凸起物就是新芽。新芽通常有单芽、复芽、三复芽,很少有四复芽。单芽一个,复芽两个或两个以上,并排生长。复芽里有叶芽也有花芽。嫁接时,都选用发育良好的复芽或带有发育良好的复芽的接穗。也就是说第二年开花和萌叶的芽,头一年已经形成了(其它落叶树木基本相同)。
芽的形成弄明白了,那为什么桃树今年在10月份前后又第二次开花呢?不是要等到明年再开吗?
我们都知道,二年生的植物必须要经过冬天到第二年才能抽苔、抽穗和开花,如冬小麦、油菜等。果树也一样,这个过程叫“春化作用”,主要受气温影响。今年,6月份芽形成后,持续降雨,气温偏低,7、8月份气温陡然升高,到了9月气温骤降,正常的年份不会有这种情况,今年是个例外。像今年这样,植物的花芽或叶芽在不知不觉中已完成了春化作用(生理紊乱),具备了它开花或萌叶的生理条件,也就自然而然地开花和萌叶了。特殊年份在11、12月树叶落完后开花的也有。当然这种现象对明年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肯定造成影响,因为每开一朵花就要消耗3克蛋白质。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我不是专业人员,还望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士多多指教!谢谢!
2020.10.4作于安徽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