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一般在什么季节叫得最欢(秋日此起彼伏的虫鸣)
蟋蟀一般在什么季节叫得最欢(秋日此起彼伏的虫鸣)
2024-06-29 11:45:25  作者:一杯二锅头  网址:https://m.xinb2b.cn/sport/nfo133873.html

夏夜,声声虫鸣伴我们进入梦乡,这是蟋蟀的声音,这声音是我们童年的回忆,更是我们心中对自然的向往儿时很喜欢听父母讲"小蟋蟀的故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蟋蟀一般在什么季节叫得最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蟋蟀一般在什么季节叫得最欢(秋日此起彼伏的虫鸣)

蟋蟀一般在什么季节叫得最欢

夏夜,声声虫鸣伴我们进入梦乡,这是蟋蟀的声音,这声音是我们童年的回忆,更是我们心中对自然的向往。儿时很喜欢听父母讲"小蟋蟀的故事":

一只小蟋蟀被一个少年捕捉到了,少年把小蟋蟀放在瓶子里,而小蟋蟀也一直给少年唱着蒲公英姐姐教它的歌。有一天,少年发现小蟋蟀的声音不那么动听了,后来少年询问父母以后得知小蟋蟀需要自由,就把它放回大自然,每天在草丛边,少年又可以听到优美的虫鸣了。

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却代表了我们纯洁的童年生活。

在这片天真无邪的世界里,我们意识到,虫儿不应该被关在瓶子里,它们需要自由,需要回到大自然。只有把它们放归到大自然,我们才能听到自然恩赐给我们人类的声音。

自从听了那个故事以后,我就不再把昆虫囚禁起来,大概这个儿童故事的作者不知道,一个幼小的心灵已经被这个故事深深改变。

长大后,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才发现蟋蟀的鸣叫声夹杂了那么多辛酸与苦衷。

蟋蟀每一次震动翅膀,都能够引起了中国文化的"轩然大波",这只可爱的鸣虫早就跳进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在这历史文化长河岸边的草丛里,小蟋蟀尽情鸣叫着,奏响了文化之声。

鸣虫文化,迷醉华夏

在鸣虫文化中,蟋蟀可谓重中之重,源远流长。

中国人养蟋蟀始于唐朝

唐代文学家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全笼捉蟋蟀,闭于笼中",人们之所以抓捕蟋蟀,是为了"夜听其声"。

南宋之时,国人对蟋蟀的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西湖老人繁盛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杭州蟋蟀文化的盛况:"每日早晨有三五十火斗者"贩售蟋蟀,人们买去以后"斗蟋蟀",就这样一直持续下去,一直到"九月尽,天寒方休"。

正是这样的"蟋蟀热"洗礼着我们的历史,让历史上到处都是蟋蟀的鸣叫声。

到了明朝宣宗时期,蟋蟀之风达到整个历史顶端。

全国亦刮起了蟋蟀之潮。时民谣唱:"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甚至这股蟋蟀风,对当时的朝政已有很大的影响。充满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味道,与西方的跳蚤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不理朝政只会斗蟋蟀的皇帝,一个与跳蚤玩乐的国王,真的有种惊人的相似。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就撰写过一篇名日《促织》的文章,论述的就是当时因为给明宣宗上供而发生在民间的悲剧故事。

中国人对鸣虫的热爱,即使是"二战"时期,也从未有过间断直到今天

如在北京天津花鸟鱼虫市场仍有大量的鸣虫作为商品买卖,足见其文化影响的源远流长。老北京人"爱死了"这些鸣虫,在冬天把蟋蟀和蝈蝈放在葫芦里抱着睡觉,生怕这些"虫宝贝"给冻着了。

持续亿万年的虫鸣

蟋蟀隶属于直翅目昆虫家族,这个昆虫家族多是优雅的演奏家,这些昆虫的鸣虫几乎都会鸣叫,这样就可以达到吸引雌性求偶的目的。

蟋蟀的叫声不是从喉咙里发出的,它们也没有音带,而是通过翅膀的摩擦发出的,蟋蟀的翅膀分别是"刮器"和"音齿",只要这两种乐器一摩擦,我们便可以听到蟋蟀的叫声了。

深秋的蟋蟀反复鸣叫,发声器官已经出现了"轻微损坏",因此叫声便不如以前洪亮了。

蟋蟀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今3亿年前的石炭纪,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昆虫,科学家在地层中发现了大量蟋蟀的琥珀化石,大多都是距今有1亿年的历史,那是的蟋蟀和当今的蟋蟀已经高度相似,蟋蟀在亿万年几乎没有大的进化,由此可见这是一种极为成功的物种,它们简直的一次性"完美进化",几乎不像哺乳动物那样要进行多次"补丁修正"。

绝大多数蟋蟀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以各种植物嫩叶和果实为生,偶尔有机会也会吃死去的昆虫。

大部分直翅目昆虫都带有"产卵器",在东北民俗文化中曾经描写螽斯类昆虫说它们"屁股后面插把刀"实际上就是雌性螽斯的产卵器,蟋蟀也有产卵器,但是没有绝大多数螽斯科昆虫坚硬,没办法把卵产到坚硬的土地深处,只能选择在枯草下产卵。

文学里秋虫的悲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鸣虫都深入到文化当中,例如螽斯和蝉等等,在很多诗歌中都对这些昆虫赞颂有加。相比这些叫声洪亮的昆虫,蟋蟀算是一个异类,蟋蟀的鸣声里带着更为浓厚的悲凄忧怨的特色。所以在古代咏蟋蟀的诗赋中,蟋蟀的鸣声都是悲愁哀怨之音,听到这无比凄凉的声音,悲痛涌上心来,令古往今来多少多情的读者愁肠寸断。

蟋蟀的鸣叫一般是在秋季,所以蟋蟀又有秋虫之称。

我国古老的文学作品《诗经》就曾经写过"九月蟋蟀入我床下",说明很早之前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蟋蟀的习性。

听着凄凉的蟋蟀鸣声,古人们开始把自己无限思绪都寄托在了这小小的鸣虫之上,在大部分咏蟋蟀诗里,诗人也是借蟋蟀的鸣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悲愁感伤的情绪。

例如唐代张随曾经写下《蟋蟀鸣西堂赋》,听着"哀音夜繁"的蟋蟀叫声,心中充满了忧愁,不由得想起"潘生感而增思,宋玉伤而断魂"的故事。

听着一声声忧愁的叫声,诗人的心陷入到无限愁苦当中,鸣叫声接连不断,诗人一直苦苦寻觅着这鸣声的源头。

虽然在现实世界已经是一片悲寂的秋夜,但是作者的思想早就飞出了这片地方,寻找着鸣声的源头,诗人看到了"潘生"和"宋玉"。

所谓"潘生"是晋代著名的文学家潘岳,他的著作《秋声赋》为万人传颂,通过描写南飞的大雁与满地荒野以及蟋蟀悲寂的鸣声,感叹生命如此短暂,转瞬之间已经物是人非。

宋玉是战国时候楚国有名的辞赋家,望着悲凉的秋日,宋玉写下"萧兮・草木播落而变衰"这样的名句,被人们成为"千古第一叹息"。正是有了声声叹息,这些愁苦全部到了诗人的心里,让诗人久久不能自拔,陷入到对秋日的思索之中。

万物在春夏的时候生机盎然,在冬日的时候则全部沉寂而死,唯独秋天,是世界万物"死"的过程,看着终结的凋零,加上冷风吹面,这些多愁善感的诗人思绪万千。

听着蟋蟀的鸣叫,人们的思想在远行,飞跃了悲寂的秋天,一直在苦苦找寻生命的意义。

宋陈造在《秋虫赋》写下"专中宵而悲鸣",而听着这悲伤的声音,可以让"志士窃叹",更会让让"思妇涕零",面对这悲哀的声音,每个人都有愁绪,不同的人想着自己的伤心之事情,愁苦只能愈加愈深。看到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致,我们心中充满的欢乐,而听着蟋蟀的叫声,我们又陷入了愁苦。

小小的"秋虫"是没有夹杂任何情感的,它们不懂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但是它的叫声与秋风和黄叶"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加上深秋的蟋蟀声音断断续续,有些沙哑,更显得凄凉,无数文人墨客的心中的眼泪一滴滴流下,一种思想和愁苦的情感一瞬间迸发出现,这些诗人在黑暗的时代被压抑的太久了,也只有听着虫鸣的这一刻,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被彻底解放出来。

永不言败,蟋蟀精神

明代斗蟋蟀大盛,诗人涉及这个题材的也较多。

在明代的时候,由于皇帝不理朝政,把斗蟋蟀当成一个娱乐活动,老百姓也跟着学起来,高承有一篇《蟋蟀赋》,对蟋蟀的养斗描写得十分生动。

用了"挺翼直接,找足争先"来描写蟋蟀的争斗,仿佛我们就置身于蟋蟀的比武场。

蟋蟀精神对于每个人影响也是很大的,两只蟋蟀在比武场相遇,要奋战到最后一刻,即便是个头不如对方大,鸣声不如对方响亮,这些小小的蟋蟀从来没有放弃过。

为什么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中蟋蟀能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难道只是一种从宫廷流传到民间游戏吗?

显然不是,蟋蟀能够真正被人们喜爱的除了玩乐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在蟋蟀身上找到了一种坚韧与执着,正是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中华儿女,蟋蟀的文化才得以代代流传。

而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很难找到蟋蟀的精神了。

生意场和官场上充满了欺诈,没有我们儿时听到蟋蟀叫声的时候那样纯正,我们遇到困难往往会打退堂鼓,没人有愿意再奋力一搏。就连最后的蟋蟀文化也要让位给"智能手机文化",孩子们的世界里只有一些短视频和直播软件以及娱乐游戏,他们再也不去草丛中寻找那些鸣叫的蟋蟀。

虫鸣声音愈加微弱,我们已经听不到蟋蟀的声音了,这不是深秋的死寂,而是人性的沉沦。

  • 三门峡灵宝苹果红了,苹果香飘庆丰收
  • 2024-06-30三门峡灵宝苹果红了,苹果香飘庆丰收春华秋实,果香金城10月29日,河南省灵宝市寺河山苹果小镇,漫山遍野,硕果飘香,2022年第十六届中国(灵宝)苹果文化节·金城果会在这里举行深秋的寺河山,红彤彤的苹果跳跃枝头叶间,展现出一幅迷人的丰收。
  • 在职研究生考试要考什么(在职研究生考试考什么)
  • 2024-06-30在职研究生考试考什么在职研究生考试考什么?这直接关系着在职人员能否入学、能否毕业的问题今天在此解析在职研究生考试考什么同等学力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常见的两种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式关于在职研究生考试,二者均涉及到入学后的课程考试。
  • 互补色的运用作品(摄影作品中互补色如何应用)
  • 2024-06-30摄影作品中互补色如何应用昨天更新了关于延禧莫兰迪色的调色,有小伙伴问什么是互补色?互补色在摄影创作中如何实际应用呢?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这个“互补色”~什么是互补色呢?互补色是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间的两种颜色。
  • 广西平南三桥现在建得怎样了(广西平南三桥建成通车)
  • 2024-06-30广西平南三桥建成通车这是12月28日拍摄的广西平南三桥当日,广西平南三桥正式建成通车平南三桥位于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是荔玉高速平南北互通连接线上跨越浔江的一座特大桥,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全长1035米,主桥跨径575。
  • 关于一无所获的幽默句子
  • 2024-06-30关于一无所获的幽默句子1、星期日,我和爸爸去捉跳跳鱼,我们原本以为满载而归的是鱼,事实上除了一身泥土和一身汗水之外一无所获!2、拒绝做我的妻子,你就永远把自己局限在自私闲适一无所获默默无闻的小道上3、无法驾驭的欲望必然让你。
  • 什么水果败火(败火的水果介绍)
  • 2024-06-30败火的水果介绍梨子味甘性寒,经常吃可以起到清热润肺、减轻心烦口渴症状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心烦气躁的人吃有缓解作用草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常吃还可以清热去火西瓜是夏天的水果,有清热消暑的作用。
  • 问候晚上好的长句子(这些你都能用到)
  • 2024-06-30这些你都能用到晚上好,遥遥的梦亮起一盏灯,听我心愿一声声,但愿你的人生再也没有伤痕,但愿你平安一程又一程,但愿所有的美好装满您的梦,祝你今晚好梦我们现在比赛,谁先梦见到周公!如果我赢了,你让我亲一下!如果你赢了,我。
  • 一般男生会和女生说晚安么(为什么男生不要轻易对女生说晚安)
  • 2024-06-30为什么男生不要轻易对女生说晚安作为女生,第一时间居然没有看懂这个问题…每个人感觉可能不一样,我反而觉得晚安是礼貌用语…并不会觉得暧昧晚安就是一句正常问候而已作为一个熬不起夜的打工人,我经常和别人说我要睡了晚安,而且说完我是真的去睡。
  • 什么是圆周率为什么会算不尽(假如圆周率是有限或是循环的)
  • 2024-06-30假如圆周率是有限或是循环的在我们的认知中,圆周率就是一个经典的无限不循环无理数,也许您可能答不出其他的无理数,但圆周率就是其中最耳熟能详的一个!而早在1761年被德国数学家是约翰·海因里希·兰伯特在用连分数法证明π是一个无理数。
  • 男孩子穿搭不要局限一种风格(日常基础随性搭配)
  • 2024-06-30日常基础随性搭配日常想要穿的简单点,又能突显出个人魅力其实只要在穿搭上多花一些的时间,做到简单、利落,懂得知道自己的身材优势以及缺陷,记得巧妙化解,同样也能穿出阳光大男孩的style!LOOK1.黑边配经典耐看,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