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天主教著名朝圣地大全共42处之一,上海篇(总第1-3处)
1 上海佘山朝圣地 2 上海唐墓桥露德圣母堂
3 上海傅家玫瑰圣母堂
1 上海佘山朝圣地
佘山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是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山顶的大型天主教堂,是中国天主教著名的圣母朝圣地。
佘山大教堂由耶稣会的马历耀辅理修士负责建筑设计,1871年5月24日(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日)举行奠基典礼,郎怀仁代牧主教举行了有6000名教徒参加的露天大礼弥撒。
当年5月1日和24日,郎怀仁又前往佘山,主持朝圣仪式。当时约有一万到一万五千人前来朝圣。从此佘山圣母成为江南代牧区的特别主保,当年五月被称为佘山历史上第一个圣母月。
这座罗马过渡风格的教堂,有“四无”之称,即无钉无木无钢无梁,堪称不对称的建筑典范。五彩花玻璃大小不一,神像各异。建筑造型南长北短,东宽西狭,内圆外尖,内石外砖。大殿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其拱形、甬道为罗马式,廊柱为希腊式,尖顶为哥特式,橄榄形钟楼为以色列式,东端小圆顶为西班牙式,清水壁和斗角地砖为中国民族式,硫璃瓦则为中国宫廷式。殿内冬暖夏凉,采光极好。廊柱和斗拱之间的壁槽具有良好的吸潮功能和清洁功能。
1942年9月12日,罗马教宗庇护十二世册封佘山教堂为乙级宗座圣殿(minor Basilica),这是远东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
佘山中山圣母堂
佘山中山圣母堂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佘山山腰。佘山中山圣母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
1844年,法籍耶稣会会长南格禄来到佘山勘测地形。看到这里九峰起伏,佘山环境幽静别致,就设想要在这里为年老体弱的传教士建造一座祈祷所。随着参与弥撒的教友人数不断增加教堂的建筑和宗教设施也逐渐扩大。到1873年佘山山顶的希腊式大教堂落成后每年五月的朝圣人数激增。
佘山中山圣母堂中堂正门两侧,雕有醒目的对联一副:上联“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休孝子礼”下联“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中堂门前有可容千人的堂场,周围有栏杆、石凳,教友们在此休息时可凭栏观赏四周风景,堂场西面跨下几级石阶又是一块平坦的广场,建有耶稣圣心亭、圣母亭、和若瑟亭,合称“三圣亭”。最早建于1870年,庄严典雅,也是教友祈祷的场所。
2 上海唐墓桥露德圣母堂
上海教区朝圣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乡,1895年4月6日开始建堂,1897年建成,奉"露德圣母"为主保,1898年1月2日举行开堂典礼。
在十九世纪末,负责唐墓桥堂区的法国传教士鄂劳德神父约1870年设想在浦东建造一座大堂,其后在他母亲过世后,同其母遗留给教会的十万银元仿法国露德圣母大殿式样,兴建此堂。
此堂奉“露德圣母”为主保。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即1894年4月6日)在王充姑贞女所献的14亩土地上奠基造堂,于1897年底竣工。该堂建筑风格为“哥特式”,长61米,堂内正厅两翼宽43米,钟楼高47.5米,整个教堂成十字型,高大宽敞,可容纳约2000人,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十日(1898年1月2日)由倪怀伦主教举行开堂典礼,定为奉、南、川三县总铎座堂。
光绪29年(即1904年),教宗庇护十世,对来此朝圣与“告解”、“领主者”,颁赐“全大赦”。唐墓桥天主堂成为上海教区继佘山圣母大殿之后的第二个朝圣地。每年5月来此朝圣者众多,特于1947年5月,上海教区惠济良主教批准唐墓桥朝圣歌后,朝圣情况空前。
3 上海傅家玫瑰圣母堂
清代咸丰年间,意籍罗伯济主教在此地始建教堂,奉圣安多尼为主保。因堂址在傅家宅内,故名傅家天主堂。
光绪六年(1880年)浦东总铎康福民在拓展圣堂后改奉玫瑰圣母为主保。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原堂附近另建西式教堂、钟楼一座,可容纳200人,俗称老堂。新堂在1920年建成,堂内供奉由法国制作的精美玫瑰圣母像,所以又称玫瑰圣母堂。
傅家玫瑰天主堂位于黄浦江以南,临浦东大道源深路。最早于清咸丰年间,光绪六年(1880年)由浦东总铎康福民,在拓展圣堂后改奉玫瑰圣母为主保。光绪十六年(1890年)国籍司铎龚古愚,在原教堂附近另建西式教堂、钟楼一座,可容纳200人,俗称老堂。
傅家玫瑰圣母堂是浦东新区浦东大道上一座小巧美丽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教堂正立面有一座高23米的钟楼。堂南有若瑟亭、耶稣圣心亭和露德圣母山“三圣亭”,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朝圣母地”之一。堂内正祭台墙上绘有天主圣三壁画,其下正中供奉怀抱小耶稣的玫瑰圣母全身雕像。正祭台及周围栏杆、读经台均为白色大理石质.
该堂为哥特式建筑,钟楼高耸,堂内装饰精致华丽,可容纳七、八百人。于11月27日由法籍主教姚宗李主持开堂弥撒。
1928年由罗马圣多明我总会批准该堂成为"朝圣母地",并颁授"玫瑰经大赦"。至此,傅家玫瑰堂成为上海教区继佘山圣母大殿、唐墓桥露德圣母堂之后的第三大圣母朝圣地,每年十月"玫瑰月"前来朝圣的教友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