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又是学习有趣的地理知识的时间了。
乾隆爷也喜欢行万里路,他一生多次微服私访,有一次在南巡途中,乾隆触景生情,出了一副上联: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东西南北,山河壮丽。
这副上联很有意思,第一句里的第二、四、六、八个字,正好组成了第二句话。你能对出下联吗?答案在结尾揭晓!
乾隆爷的这副上联也引出了一个话题,很有意思,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的兄弟省份,比如说山东与山西、河南与河北、湖南与湖北、广东和广西,这些省份的分界你知道吗?有的是因山“结缘”,有的是隔湖“相望”,而且随着年代的变迁,有些地方的分界,古代和现代还不太一样!
最早在战国时期,当时生活在关中的秦国人,以崤山为分界,管崤山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指的是他们秦国人;管崤山以东称为为山东,也泛指秦国以外的六国。
《战国策》里面写道: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这里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崤山则成了人们分辨秦国和其他六国的最重要地标。
到了唐代和北宋,一般又以太行山作为山东、山西的分界线,把太行山以东的区域称作山东,以西称为山西。
唐朝诗人韩愈有一句诗叫“衔命山东抚乱师”,这里提到的“山东”就是指的太行山以东的区域。
到了金代,朝廷设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山东和山西作为独立的行政区域首次登上历史舞台。
明代设置“两京十三布政司”,其中包括山东布政司、山西布政司。清朝时,全国被划分为18个行省。山西布政使司变成了山西省,山东布政使司变成了山东省。
有一句诗叫:“地分三晋此山川,形胜迢遥在马前。乱石斜通青草路,太行横断夕阳天。”说明太行山横亘在中间,分成了山东和山西。
一直到今天,山东与山西的分界山脉依然是太行山。
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们说以太行山为界,分成了山西和山东,我们看地图发现,山西和山东,虽然有东西之别,但是两地之间的距离却是相当的远,太行山的西边,确实是山西省;但是在太行山的东边,紧挨着太行山的是河北省,还包括河南省的一小角。并不是山东省,山东省虽因在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可是距离太行山还挺远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古代的山东和现在的山东不是一个概念,在古代的时候,山东的范围很大,不仅包含了如今的山东地区,还包括了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所以在古代以太行山作为范围更大的山东、山西的分界山是没问题的。
随着地理区域的多次调整,现在河南、河北也都成了独立的省份,和山东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了,但是大家在习惯上还是说太行山是山东和山西的一个分界山脉。
河南、河北这两个名称,最早是在唐朝的时候出现的。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则,依据山川、河流的形势,在全国设置了十道。就是十个监察区,也相当于十个省,为了方便管理。
“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新唐书·地理志》
在这“十道”中,将黄河中下游的一片地区,以黄河为界划分为河南道和河北道。其中,河北道包括了黄河以北以及整个东北地区;而河南道则位于黄河以南、开封以东、淮河以北的这片地区。
河南、河北由此得名,这也是河北、河南作为行政机构,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同时我们看到,河南与河北,一开始就是以黄河为界进行划分的。
等到了元朝,设立了行省制度,此前的河南道与河北道,改称为中枢省与江南江北行省。元朝时期的河南、河北,依然是以黄河为界。
而到了元末明初,情况发生了变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北上灭元,在越过黄河,攻占了河北三府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以后,把原属河北的这片地区划给了当时的河南管辖。
朱元璋此举,是按照“犬牙交错”的原则,在黄河以北打入楔子,既为了对付元朝残余势力,也可以减少内部凭借山川形胜而出现割据势力的概率。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明朝建立以后,将河北这片土地称为北直隶,与河南交界的地方仍然呈犬牙交错的状态,此时的河南、河北的分界,已经跟黄河没有什么关系了。之后清朝的建立,沿用了明朝的区划范围,也没有太大变化。
1928年,由于国民政府定都于南京,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直隶省便被改为了河北省。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当地的方言以及风俗习惯,河南与河北相互置换了一些土地,所以也就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
我们看到,如今黄河以北的济源、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这些地级市却隶属于河南省。
所以说,现在河南与河北的实际上的地理分界,已经不是黄河了,而是以流经这里的漳河为大致分界线。
漳河,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腹地,全长约400余千米,流域面积为1.82万平方千米。与黄河相比不值一提,但是发展到今天,漳河成了河南、河北实际上的地理分界线。
也就是说,河南、河北两省界线划分不断调整,在历史上,黄河长期是河南、河北的分界河,就现在来说,漳河是河南、河北两省的分界河。
在两汉时期,湖南和湖北都属于荆州,而且占了荆州绝大部分地方。荆州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都在这里争夺,赤壁之战、襄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里。
到了唐朝年间,唐太宗设立“十道”,湖南、湖北被拆分成了山南道和江南道;
北宋时期,湖北和湖北分属于荆湖北路和荊湖南路;
到了元朝时期,为了方便管理,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将全国划分为十个行省,而其中的湖广行省就包括了现如今的湖南省和湖北省在内。
这时候的湖广行省非常辽阔,包括如今的河南、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的部分地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行省。
到了明朝之后,因为湖广行省的面积极大,而且江南地区富饶钱财富裕。后来统治者面对如此大的威胁,心里有了危机感,于是湖广省的辖区的面积就逐步递减。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仍然不放心,到了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朝廷下旨将湖广省一分为二,以洞庭湖为界限,南边改为湖南省,省会是长沙,北边改为湖北省,省会是武昌,并且在两个省份都设立了巡抚,同管两省的则为湖广总督。从此之后和湖南和湖北就这样从湖广省中彻底的分家了,作为两个省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湖南和湖北都紧依洞庭湖,因此洞庭湖就成了两省的分界线。
不过古时候的洞庭湖比如今的要大很多,也不叫洞庭湖,而是叫做“云梦泽”。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临洞庭上张丞相》里写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说的就是洞庭湖这片地方的壮丽景色。
广东与广西的“广”字,取的是广信城的“广”字,据考证广信城位于今天广西梧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具体地点学术界尚有争论。
话说秦朝末年,赵佗据南越之地自立,这个活了104岁的长寿帝王,把南越几乎变成了化外之地,以番禺为都城,建立南越国。
西汉汉武帝平定南越王国后,在南越修建了一座城,又在南越设置了岭南刺史,来管理南越国。
这座城之所以叫广信城,是以汉武帝圣旨中的“出开粤地,宜广布恩信。”这一句的意思来命名。
宋朝的时候,宋太宗改道为路,将全国划分为十五路,广信那块地方就被称为广南路。997年,宋太宗时期,又将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和广南西路(治所在桂州,今桂林),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合称为两广。
后来,广南东路就简称为广东,广南西路就简称为广西,现在的广东和广西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结尾:说回开头乾隆出的那副上联,据说乾隆在一次微服私访的时候,看到祖国的壮丽山河,有感而发,出了一副上联: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东西南北,山河壮丽。
这副上联非常巧妙,底下的大臣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下联,这时候纪晓岚灵机一动,想出了下联:
春花秋月冬暖夏凉,春夏秋冬,四季宜人。
怎么样,可以分享出你的下联吗?当然,最重要的是,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这八个省份的分界你知道了吗?读完之后,是不是觉得中国的地理文化还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