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最西边在哪里,是欧洲的葡萄牙吗?不,是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
法属圭亚那位于南美洲的东北部,是法国的海外省,也是南美洲唯一没有独立的国家。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法属圭亚那的西边,隔着苏里南,还有一个叫圭亚那的国家。
那么问题来了,法属圭亚那和苏里南,圭亚那是什么样的关系?现在都21世纪了,殖民地作为上几个世纪的遗留问题,为什么还没有在这片土地上得到解决?法属圭亚那这个地区,为何直至今日仍未独立呢?
法属圭亚那从前是法国的殖民地,现在属于法国的一级行政单位(类似于省级),他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这与他的邻国苏里南以及同名国家圭亚那不同。
历史上,这三个地区都叫圭亚那,欧洲的殖民者们曾在这里反复争夺。现在的圭亚那,全名叫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圭亚那在1831年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被称为英属圭亚那。二战结束后,圭亚那于1953年取得了自治权,并于1961年成立了自治政府,正式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苏里南的情况与英属圭亚那类似。17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占领了苏里南,后来,荷兰和英国签订了条约,用自己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换取英国手中的苏里南。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人再次占领了这里。19世纪初,第二次反法同盟破产,英国人依据亚眠条约又把苏里南还给了荷兰,从此,苏里南被称为荷属圭亚那。
二战期间,美军还一度占领过苏里南,1975年,苏里南正式脱离荷兰独立,成为了一个主权国家,荷兰到最后什么也没捞着。顺带一提,荷兰为换取苏里南而割给英国的新尼德兰,现在叫纽约,这或许是殖民史上一笔很大的亏本买卖。
圭亚那、苏里南的前身分别是英属圭亚那和荷属圭亚那,这两位都顺应时代潮流独立了,隔壁的法属圭亚那又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法国人表现得太硬气了,让法属圭亚那一直没机会独立呢?
事实恰恰相反,是法属圭亚那的人压根就不想独立。下面我们就着重讲一下法属圭亚那。
法属圭亚那加勒比人和印度安人是法属圭亚那的原住民。15世纪末,哥伦布最早发现了圭亚那海岸,不久后,欧洲殖民者就踏足了这片土地。17世纪初,法国人在圭亚那建立了殖民点,这片土地开始被法国、英国、葡萄牙、荷兰互相争夺。
争斗的结果就是英法荷分区占领了圭亚那,葡萄牙人的势力被赶了出去。1816年,法国人占领的这片土地,被称为法属圭亚那。不过葡萄牙人并不亏,他们占领了巴西,顶上好几个圭亚那。
法属圭亚那位于南美洲的东北部,濒临大西洋,有300多公里的海岸线。他西接苏里南,南邻巴西,面积达8.35万平方公里,与我国的重庆市相当,是法国最大的海外省。
法属圭亚那的人口约为29万人,且90%居住在大西洋沿岸。法属圭亚那境内连接苏里南、巴西以及国内各地区的主要公路,就是沿大西洋修建的。法属圭亚那的地势北低南高,北部沿海地带是16-48公里宽的多沼泽冲积平原,南部内陆地区则是多丘陵河谷的东圭亚那高原。名为高原,实际上并不高,与苏里南接壤处的米塔拉卡峰,是法属圭亚那的最高点,海拔只有690米。
法属圭亚那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年降雨量达到了2500毫米以上,沿海地带的降雨量更是超过了3000毫米。高温高湿使得内陆地区十分闷热,不宜居住,这也是法属圭亚那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原因。
法属圭亚那每年有两个雨季,分别是4到6月,11月到次年1月。但与一般的雨季不同,这里的降雨多为骤雨,极少出现阴雨连绵的情况,这为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气象条件。
1946年,法国宣布法属圭亚那是自己的一个“海外省”。随后,很多法属圭亚那的土著,顺应当时世界上的民族独立浪潮,号召独立、自治。但一轮民意调查下来,法属圭亚那只有5%的人支持独立,那这又是为何?
风格迥异的殖民政策首先,这要“归功于”法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殖民政策。
其他西方列强把殖民地看作是自己的“产业”,在他们眼里,殖民地就是用来压榨的。
英国人比较“精明”,他们的政策是在殖民地寻找代理人,实行间接统治。英国人积极寻找殖民地的“优秀”内奸和带路党,或者与地方势力头目“合作”,把这些人作为英国的“精英代理人”。然后英国扶植这些人的力量,通过“精英代理人”监管他们各自地区的民众。最后,英国只需派殖民地总督管理这些“代理人”,就可以达到间接统治殖民地、收割殖民地财富的目的。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英属印度,英国驻印度总督与印度的土邦酋长就符合这一关系。
英国的另一种政策是,在新开拓的地区设立议会和总督,给予其充分的自治权和自主经营权,然后再将当地的物产运回欧洲经营。这种做法更偏向让其“自治”,类似于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比较典型的就是独立前的美国。
美国人则比较“懒”。师出英国的美国连总督都懒得派,多数情况是直接扶植当地人当殖民地领袖。不管是百年一遇的“昏君”还是千年一遇的暴君,美国都不在乎,只要立场亲美,美国人都可以扶持。然后美国就与“殖民地领袖”狼狈为奸,在殖民地“做生意”。美国通过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在殖民地的一系列特权,来垄断当地产业,压榨当地人劳动力,搜刮殖民地财富。
“殖民地领袖”的作用更多是体现在帮美国人维安上。一旦“殖民地领袖”不听话,或者殖民地的人民“造反”,建立了排斥美国的政权,那中情局就来活儿了。中情局搞不定的话,美国海军了解一下。这种做法放在当今世界,对于“主权国家”依然适用,一票拉美国家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也有比较残暴的列强,比如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选择直接统治殖民地,将殖民地看作是国家的能源电池,对其进行残酷的压榨和掠夺。就比如在圭亚那所处的南美洲,很多国家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期间,不被允许发展农业,只能开采矿石和生产经济作物,供这些殖民者运回欧洲获利。
相比之下,法国对殖民地,就属于比较“用心”的那个。
法国的管理方式也倾向于“直接管理”,法国几乎将殖民地视为是自己的领土,不但向殖民地派遣法国总督,同时规定殖民地的行政人员,也尽量是法国人或者亲法派,官方语言也必须是法语。法国还在殖民地开展以法语为主的公立教育体系(当然,不是面对平民百姓的),培养亲法人才,赋予他们法国公民权,还时不时地出钱资助这些人到法国本土“留学”。
虽然本质上仍是掠夺资源,但如果说其他列强是将殖民地当作饭堂和厕所(供应原料、倾销商品)的话,那法国就是把殖民地当作了自己的后花园。
一番操作下来,本就文化底蕴不足的殖民地地区,渐渐对法国产生了文化认同感。比如在二战前,法属西非地区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法国人。时至今日,法国依然是在非洲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法属圭亚那曾是法国流放犯人的地方,类似于澳大利亚。有很多法属圭亚那人是法国人的后代,或者拥有法国血统,再加上法国在殖民地实行的这些政策,就使法属圭亚那与法国产生了认同感。
马克龙
法国的反悔我们一提到殖民地,就会想到殖民地人民受到殖民者的压迫,早期的法属圭亚那也确实如此。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殖民地和殖民者竟变得越来越融洽。当今社会,殖民地在殖民者心中的地位更是越来越重要,政治地位越来越高。
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为了跟法西斯作战,不断拉拢法属殖民地,给予了殖民地很多承诺。于是,为了“光复法国”,很多殖民地人跟着自由法国南征北战,既出人又出力,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到了战后,法国人却反悔了。当时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只想把殖民地人当“二等人”看待,不想给他们真正的权力。这一做法很快在殖民地引发了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阿尔及利亚便是独立运动的代表。
此外,与阿尔及利亚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越南和马达加斯加。法兰西第四共和国除了征税,就是跟这些殖民地打仗,战争最终拖垮了第四共和国。
1959年,戴高乐复出并当选了法国总统,法国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了。
戴高乐
他们给的太多了戴高乐上台后,改变了第四共和国的政策。法国开始将殖民地视为自己的领土,对于选择留下来的前殖民地,法国更是将其作为本土来管理。
法属圭亚那就吃到了这一轮红利。法国将法属圭亚那当作自己的海外省,由中央政府直接统辖,并给予了当地人很多的津贴,当地人能够享受到与法国本土人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同时,法国每年都会给法属圭亚那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2017年,法属圭亚那的人均GDP达到了惊人的1.8万美元,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水平,远高于隔壁独立的圭亚那和苏里南。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属圭亚那人自然不会去闹独立。
60年代,法国在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建立了法国航天中心。前面我们提到过,法属圭亚那的气象条件,非常利于发展航空航天事业。而且法属圭亚那位于赤道地区,与中高纬度的欧洲相比,地球自转带来的离心力更高,更有利于火箭发射。
后来,法国与欧洲航天局合作,在法属圭亚那建成了由法国领导的欧洲航天发射中心。作为欧盟的火箭发射基地,法属圭亚那从欧盟那里拿到了大量的补贴。很多欧洲人为了观看航天发射场,选择来到法属圭亚那旅游,又给当地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带来了大量的旅游收入。
法国虽不比中美俄,但军事实力也位于世界前列,在法国的庇护下,世界上基本没有哪个国家,敢打法属圭亚那的主意,法属圭亚那连军队都省了,国际环境还要比邻国安全的多。
法属圭亚那只有29万人,作为法国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标杆,法国愿意养,也养得起他。法属圭亚那这边,在对比了其他南美国家的境况后(可参照上文美国“殖民主权国家”的做法),还是觉得跟法国混比较好。
现在,法属圭亚那生活得很滋润,别说主动要求独立了,赶都赶不走。没办法,法国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2010年,法国想要扩大法属圭亚那的自治权,法属圭亚那在经过全民公决后,毅然拒绝了法国的提议。按照法属圭亚那人的说法:你这是想让我们独立吗?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