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天主教的全称为“罗马天主教会”。天主教信奉天主(即上帝)和耶稣基督外,还尊称马利亚为 “圣母”。
天主教强调罪与罚,天堂与地狱。基督教强调与神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对神的称呼方面:天主教称上帝为天主,基督教称上帝为上帝;天主教必须通过神父来祷告,基督教中人人都可以向主祷告;天主教教堂的十字架上有耶稣基督的像,而基督教教会的十字架上没有耶稣基督像。
基督教的一些派别最早于唐贞观九年(635)传入中国。
天主教传入宝鸡地区 ,约在明末清初。首先传入凤翔,明万历十年(1582)又传入扶风 ,逐渐波及周围各县。解放前 ,各县都有数量不等的教堂 ,而且多由外籍神甫主持宗教事务。天主教还开办育婴堂、医院、学校等公益事业 ,以扩大其影响 。
民国 18年(1929),扶风大营村天主教堂建育婴堂 。时值关中灾荒 ,贫民弃婴逃命 ,周至教区拨款津贴始建此堂,由张指南司铎管理 ,历时 22年 ,收婴220人 (或说 400余人),70人中途死亡 ,其余多数出嫁或被群众领养 ,有29名在教堂当了修女 。
民国 22年(1933)设凤翔教区。民国 36年(1947),凤翔教区主教王道南倡议全教区教民集资,在宝鸡县(今宝鸡市区)二马路中段购买土地二亩零二厘 ,准备办医院。当时有 5名外籍人(3位神甫 ,2名修女)从河南来到宝鸡,随身带有医疗器械和药物 ,也想在宝鸡开办医院。因此 ,他们利用凤翔教区所置土地 ,联合开办本笃医院 (即今渭滨医院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天主教摆脱了罗马教廷、教皇的控制 ,成立 “中国天主教爱国委员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
1951年全区有天主教堂18处 ,分布在宝鸡、凤翔 、岐山、扶风、眉县 5县和市区,其中接受外资的14处 5140人,其余依靠教徒捐助。据 1952年统计 ,市区教徒有 126户 872人 ,分布在南关 、凉泉、袁家坪、石坝河 、杨家山、巨家村等地。
在“文化大革命”中,出现教堂全部被拆被占和10名神甫被捕事件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对错判的李本笃、吴培荣 、卓旺等 10名神甫和111名天主教界冤、假、错案全部予以平反。凤翔圣母进教子佑祈祷会反革命案 ,涉及 64人 (当地 60人 ,外省 4人),也已彻底平反。
天主教凤翔教区
到1984年 , 全市除扶风、 眉县仍属周至教区 , 其余 10县区均属凤翔教区。
1990年 , 全市神甫中, 安排省文史馆员 1名, 市、 县、 区各级政协委员 6名 。 开放教堂和活动场所 56处 ,有天主教徒 2.5万人, 神甫 18人, 修生 40人, 修女 117人, 会长 190人, 天主教基本步入正常活动 。
个人补充:
神父和牧师的区别:
1、神父是天主教教堂的负责人,牧师是基督新教的教会中专职带领和照顾信徒的人。
2、神父不能结婚,牧师可以。
3、只有男性能成为神父,而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成为牧师。
神父和牧师的区别问题,属于基督教(广义)教制问题。汉语在翻译源自西方的基督教时,由于传教路线和派系问题,也由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包罗宽厚的原因,将基督教的不同宗派区别翻译。
神父,为罗马公教(天主教)的司铎的礼称,神甫,是等译东正教的司铎,牧师就是改教开始的基督教新教的圣职。
神父是罗马天主教的宗教职位,千百年来只有男性才可担当此职位,而且他们终身皆不可结婚,近年有天主教改革派人物曾倡导容许由女性担任神父但被教会内的保守派拒绝。
天主教的男性圣职者称为神父(神甫),基督教(新教)的男性圣职者称为牧师,牧师(旧译会长)是基督新教的圣品人,与天主教中神父的不同在于牧师可以结婚,女性亦可以成为牧师。在三级圣品制里,牧师上一级是主教,低一级是会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