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达的怀念恩师黄侃文章(国学大师黄侃的读书法)
陆宗达的怀念恩师黄侃文章(国学大师黄侃的读书法)
2024-11-25 02:29:13  作者:被温柔伤害  网址:https://m.xinb2b.cn/sport/kuk214433.html

作者:徐 霄(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讲师)

读书是一件雅事,也是一件平常事,在好书之人那里,读书与穿衣吃饭等同,皆是人生不可或缺之务。历史上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特点,有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洒脱,亦有陶弘景“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的谨严。近代的中国学人里,颇不乏读书种子,黄侃就是其中翘楚。

黄侃字季刚,在音韵、训诂、文字和词章之学上皆可称一代宗师,他性格的狂放,在近代学林掌故中很有名声,时人即有“黄以国学名海内,亦以骂人名海内”之评。若抛开掌故八卦,走入黄侃的日常生活中去,大可发现其人读书精勤严恪,极为用功。他书香世界中所展现的读书旨趣与方法,上承传统,下开新风,在世界读书日之际重温,可为今人读书作借鉴。


黄侃49岁照相

读书应“择要”

黄侃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他四岁时跟从江瀚学习,据说“初授《论语》,每次才四五句,方一上口,即能背诵”。他曾随父亲游览成都的武侯祠,马上能记下祠壁内悬挂的楹联,在父亲指点下读经,他亦能日读千言,被称作“圣童”。在二十五岁左右,他的学问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章太炎在是年曾称他所收弟子中,有成就可言的唯有三人,一是黄侃,二是钱玄同,三是朱希祖。在这三人里,黄侃与钱玄同都精通小学,而黄侃尤为擅长音韵、文辞之学。从黄侃《国故论衡赞》《在日本移汉学社书》等作品中,也能看到此时黄侃学问的旨趣与规模。

1912年,章太炎与马良、梁启超等人发起“函夏考文苑”,囊括了当时国内一流的学者,而二十七岁的黄侃即以小学、文辞列名其中,可见时人对他学问的肯定。至二十八岁时,黄侃已提出古声十九类、古韵二十八部说,并开始撰写《音略》,前者是音韵学上划时代的创见,而后者亦是黄侃音韵学说的重要著作;次年9月,黄侃即应聘执掌北京大学教席,主讲文字、词章之学以及中国文学史。由这样的进境来看,黄侃确实天赋过人。

但黄侃之所以年纪轻轻即有如此学问,并不完全因为天分高,也在于他读书善于挑选,把握经典。在读书上,他主张“博而能约”,以精读数部经典作为自己的治学之基。黄侃曾有语云:“博览旁征,必先有其基。”他用功最深的几部书,是十三经、《说文解字》《广韵》《昭明文选》《汉书》和《新唐书》。在日记中,他曾自述云:

平生手加点识书,如《文选》盖已十过,《汉书》亦三过。注疏圈识,丹黄烂然。《新唐书》先读,后以朱点,复以墨点,亦是三过。《说文》《尔雅》《广韵》三书,殆不能计遍数。

对这几部书,他反复圈点涵泳,其中《说文》《广韵》和《尔雅》是他阅读最勤的书,圈点“殆不能计遍数”,他的学问亦正是以这三部书所代表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见长。这是一种“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就是在浩渺书山中,寻得自己所喜爱与擅长的领域,便扎根下来,以此作为根据地,再向四围扩散。

黄侃对应当精读的典籍,是非常熟稔的,据他的学生武酉山回忆,有一次中山大学的一个人问黄侃一个典故,黄侃云出自《汉书》,并随口背诵了一大段,武酉山颇为惊讶,说先生如何背得这么多《汉书》?黄侃回答道:“《汉书》不能背,还教什么书呢?”此语听来倨傲,却是自信的体现。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其《我的留学记》里,亦曾记载他面见黄侃的一则轶事。吉川幸次郎在中国留学时,对《经典释文》一书中《谷梁传》部分有疑惑,他在北京大学问过不少先生,都未得确解。当他到南京拜访黄侃时,初见面便问起这个问题,黄侃马上就说,这是夹带进了宋人的校语。黄侃未翻原书就解决了吉川幸次郎积蓄已久的疑惑,令后者佩服不已。在与黄侃进一步交流后,吉川幸次郎不禁感叹:“这人才是真正认真读书的人!”


《黄侃日记》手稿

读书而“择要”,可以事半功倍,黄侃对自己的老师刘师培的学问十分敬佩,而刘师培即是民国时期年少成名的俊杰。黄侃曾云:“读天下书,至死不能遍,择其要而已矣。刘申叔年三十五而学成,亦得择要之法。”就是此意。刘师培正因为读书能择其要,故三十五即学成,比之于皓首穷经而不得其法的人,所得要更迅捷而远大得多。

黄侃读书择要而熟读的法门,其实正是中国传统士大夫守之有素的风习。曾国藩说:“书籍之浩浩,著述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尽饮也,要在慎择焉而已。”意谓古今著述宏多,就像长江大河中滔滔不绝的流水,一个人要想尽数喝干,那只是天方夜谭,所以必须守约,择取重要的部分熟读精思。他还举了韩愈的例子,说韩愈作为千古大儒,平生所服膺熟读的也就寥寥几种书而已。读书既然有所选择,那么对所选择的重要典籍,就切须精熟。朱熹云“读书不贵多,只贵熟”。又说:“读十通,与读一通时终别。读百通,与读十通终自不同。”这是说读书贵熟之义。从这些先哲嘉言中,我们正可以看出黄侃读书“择要”的文化渊源。

读书须择要而精熟,而在读的过程中,又不能杂览旁收,分散精力,尤其是很多大部头的书籍,是需要有一以贯之的精神来阅读的。《论语》记载子路,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即是说子路获得了一些知识后,如果未能透彻消化运用,便绝不贪多务得。黄侃在日记里曾记载自己读《清史稿》事云:“自后当以全力治《清史》,《清史》未毕,万万勿读他书。予年来每每兼点两书,此最误事。《韩非子》曰:‘数变业者无成功。’戒之哉!”即是此意。

黄侃对基本典籍的精熟,用功的刻苦,也得到很多同时代学者的肯定。他在北大本属于守旧派,对提倡白话文学的胡适、钱玄同,皆不假辞色,甚至嗤之以鼻,双方壁垒森严,但是他的学问,却也很让胡、钱等人钦佩。胡适曾经评论学者林损说:“公铎(林损)的天分很高,整天喝酒、骂人,不用功,怎么会给人竞争呢?天分高的不用功,也是不行的,章太炎,黄季刚,他们天分高,他们是很用功的啊。”可见胡适对黄侃的用功有很深的印象。

同样致力古典学问的张舜徽,在自己的日记中也曾与骆鸿凯评论过黄侃,他说:“黄氏以聪明睿智之资,而治群经小学极其勤苦,读书无一字跳脱,此所谓守之以愚者也,故所诣独有千古。”

天分高,却不滥用,选定自己的方向,便孜孜不倦地耕耘,这便是张舜徽称许黄侃“守之以愚”的精神。


黄侃批校《说文解字》

广购书以备读

黄侃对精读的书选择甚严,用功甚深,但他又绝非故步自封、拘守一隅的浅陋之人,在精读之外,他有不少泛览之书,这从他购书之广中亦可看出。爱书之人往往喜购书,一册在手,笔墨精好,摩挲不忍释,是书斋中一大乐事。黄侃购书并非如普通藏书者只为装点门面而已,他所购的多是对自己学问有用之书,只要有用,即使书价甚贵,黄侃也不惜解囊。徐有富曾在其《黄侃读书法管窥》一文之“得钱随分付书坊”中谈及此点。

如黄侃曾节约日用,花了四年时间购齐《四部丛刊》,这令他高兴不已,虽然购书的价格不在小数,但他依然“夜以名酒庆之”——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因为购齐这套好书而“开香槟”庆祝,可见他的爱书之诚。还有一次,他购得新出影印《四库全书》中的《旧五代史》,觉得“印既精工,纸复絜致,与原本无异,真好书也”,于是“执玩反复,喜不自胜”。黄侃在日记中记载,自己于短短三年中,为购书就几乎花去了八千元,这在民国时期,是很令人咋舌的数目了,为此他解释道:

寒士为此,宁非甚痴?但愿于学略有成就,而我子孙亦稍能诵读爱惜之。然架上宜有之书,所缺尚不尟,后此当思时时买之。

所谓“架上宜有之书”,便是黄侃认为于学问有益之书,他又曾云:“书之要者,亦非一旦可备,若讲求版本,乃藏书家之事,我辈但求读书而已。”道出了他购书以备读的志趣,这与只知蒐讨各种秘籍珍本以充插架的人是有云泥之别的。由于是为了有益于学问,所以黄侃的购书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为自己的兴趣所限,只要书有用即购入,这样便避免自己变得狭隘;二是系统性地购书,求全求备。他若想了解研究某一领域的知识,便先列出该领域相关书籍之目录,然后按图索骥,大量购买,依次阅读,这样对一门学问的了解方能深入透彻,而不是浅尝辄止。

他对金石甲骨相关书籍的蒐购,亦可以看出他广购书以备读的特色。黄侃的学问本来并不在金石甲骨之学上,他提倡读常见书,对当时关注出土文献的人都不太瞧得上,他对王国维很有疵议,曾在日记中大发责备之语。王国维弟子的姜亮夫曾去拜访他,他也颇为轻视,说:“其人盖用心于龟壳子者……非吾徒也。”但若细读他的日记,会发现他曾大量购入金石甲骨文字方面的书籍,如1929年他先后托人购买了《金石图》《金石苑》《小蓬莱阁金石》《两汉金石记》《愙斋集古录》《清仪阁古器物文》《增订殷墟书契考释》《铁云藏龟之余》《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菁华》《秦汉瓦当文字》《秦金石刻辞》《雪堂所藏吉金文字》等书;在购书的同时,他也认真地校读相关书籍,如在1929年日记中,他提到自己搜罗宋人金石书已经颇为完备,准备按顺序将《集古录》《考古图》《啸堂集古录》等九种金石书读毕。金石文字,尤其是甲骨文,本来与文字之学关系密切,黄侃虽不以金石甲骨文的学问为然,但是依然广泛地搜集阅读相关的书籍,不断拓展自己学问的边界。


黄侃手批《尔雅义疏》

有定、有恒之学

黄侃的学生曾记录他的讲学之语,其中有“读书宜注意三事”之说,第一件事便是“有定”,指“时有定限,学有定程”;第二件事是“有恒”,也就是不生厌倦之心,养成精勤之习惯,功课绝不宽假,即使有间断,也必须补作。黄侃自己读书,确实也依照这样“有定”“有恒”的规矩。黄侃夫人黄菊英曾追忆,黄侃每日从清晨五时起就开始读书,绝不间断,晚上也坚持写札记和日记,一直要到半夜,读书时,他又是圈点,又是加批,非常勤奋。

书斋之外的黄侃非常活泼,他好喝酒,好听戏,好游览,好与朋友聚会,在他的日记中,常常能看到他与友人饮酒欢聚,手持蟹螯、酒杯,吟诗作对的记录,但难得的是,一旦回到书斋,他似乎就马上忘记了宴饮之事,开始在荧荧灯火中读书,像1931年12月12日,他在日记中记自己“午后,持螯痛饮,入夜醉眠”,但是随后又记“中夜,看真西山、北山、深宁学案”,即使大醉,半夜醒来依然继续读《宋元学案》。

黄侃读书是有“日课”的,有时候是在年初进行规划,比如1922年新年,他即在日记中记下“今岁所拟为之事”,其中就包括了:一、着手为《经典集音长编》;二、赓前治《说文》;三、翻史籍,辑《文章志》;四、缮录文诗稿。这计划里不仅有读书,亦有著作的规划。更清楚的是1928年7月3日,他在日记里改定了自己的功课,分为六门,即每日临汉简;校《经典释文》二卷;点经疏二卷、《新唐书》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五卷;翻有关实学之书;撰作;钞诗。

他这一年每天的功课,都写定在了自己的日记里,日日如此,绝不间断,即使有杂事妨碍,第二天也一定继续。比如在7月9日,有友人来找他共进晚餐,与他聊天至十一点,结果当晚的功课未完成,但第二天的日记中,他即补上:“卯正起,仍复常课。”这一年7月中旬似乎很热,他在11日的日记里写道:“晴热(九十度)。昼夜喧扰,不得读书。”于是便打算早起到鸡鸣寺去借地看书。起床后,他先到金陵大学去,发现好友汪东的办公室很凉快,干脆就在汪东的办公室里坐下读书。在这样燥热的一天中,他依然翻《新唐书》、拟宋祁文章、拟唐诗五七言、临汉简、钞诗、阅《全后汉文》,功课一点没落下。

这年8月19日,他又修订了日课:“钞《古诗存目录》;校《经典释文》;点《全上古》至《隋文》《全唐诗》;翻群书属于目录金石者;临汉晋简牍;选拟宋子京文;读《河岳英灵集》。”

他日课的调整,与他读书的进度是关联着的,不过大体的形式未变,依然是抄书、校书、点书、翻书、临摹、作文几项,有泛览亦有精读,动手动脑,极为充实,从中可见他教诲学生“时有定限,学有定程”之意。

黄侃所作读书功课,并非泛泛读过而已,精读的书,他必定要上手标点,随时抄录,读后又反复温习,如“十三经”便是他时时温习的书籍。在教导学生时,黄侃又曾说,一个人治学,在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内,就需要有一定的成绩,否则性格懦弱的会变得颓废,而性格强势的就会变成不学之妄人。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说的也是此意,黄侃将这个时间提前了二十年,变成“二十三十而无成,斯亦不足畏也已”。说这样的话,黄侃确实也有如此的底气。

黄侃读书最恼恨的是“煞书头”,这是他发明的新词,意思是读书不终卷,读了个开头便中断不读,他读书讲究的是从头至尾,一字不轻易放过。他每读一书,都极有恒心,如他1931年10月在日记中记录温习十三经,从《诗经》始,随后陆续圈点《孝经》《论语》《周礼》《谷梁传》《公羊传》《仪礼》《左传》《礼记》等书,至1932年5月13日,才在日记中记下“至是,十三经俱温毕……虽逃难来燕,亦未敢无故辍业,岂曰好学,遣忧而已。”1932年2月,为避日寇侵扰,黄侃携家从南京避难至北平,从是年2月到5月28日,黄侃的日记都题作“避寇日记”,但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中,他的日课仍不间断,必将计划之书圈点完毕方休。

当然,黄侃讨厌“煞书头”,最有名的例子还是他去世前读《唐文粹补编》的掌故,这在他的日记中也有记录。1935年8月2日,他在日记中记录自己读《唐骈文钞》毕,感叹道:“此书岁余始点完,此后不敢轻煞书头矣。”在读完后,他马上又开始温习《唐文粹补编》,但在几天后的重阳节,他因食蟹饮酒导致胃血管破裂,遂遽尔去世。据其弟子在他日记绝笔后记载,他在弥留之际,依然“伏案点《唐文粹补编》,力疾将末二卷圈点讫,甫阁笔,又大吐,皆瘀血,趋就床卧,晕眩少愈。”至死仍不欲废业,他“有恒”的精神,于此可见一斑。

圈点、批注、读写结合

读书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似乎从书架上拿下一册书,便可翻阅。但黄侃读书的方式,却很传统,或者说,有些“烦琐”,从前文所列举他的日课,便可略窥一斑。

他每日读书的工作,有钞、校、点、读、翻、临、拟,形式非常多样,不仅用眼,还用手,真可谓是“不动笔墨不动书”的典范。在这些不同的形式背后,是有着黄侃不断沉潜涵泳的体会在的。钞,即是抄写,最费功夫,因此黄侃所抄的,以儒家经疏和对自己治学有用之条目为主。黄侃对儒家的经疏反复温习、不惮抄写,1928年农历八月八日的日记中,他专门提到自己抄经的日课,云“始定钞经课,日四叶,叶二百五十六字”,也就是每天抄写四页纸,每一页抄256字。至11日,又改成了“此后日五叶,以有提行空格,必五叶乃能溢出千字也”。合计起来,基本也都是每日抄经千字有余。从8月8日至9月18日,他陆续抄了《孝经》《尔雅》《论语》约114页,在抄写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温习与读诵,通过这样的抄写,他对经疏原典,便有了超过一般人的熟悉。除了抄写原典,他还常常在日记中系统地抄录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比如他曾在日记里抄录了大量《通俗编》中所录的古人诗文用俗语的材料,为的是考察古代诗歌中运用俗语的情况。

校,则是校勘,读书必校勘,这是清代人治学的一贯特色,因为古书流传中,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讹误,有些质量不高的版本,不仅令人难以卒读,更可能让人对原文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清人讲考据,很在意书籍版本的优劣,因此在读书时常常要加以校勘,至有“书不校则不能读”的说法。黄侃自小承袭家学,在读书上也谨守清人的学风,常以校读的方法来读书。比如黄侃在读《经典释文》的《周礼音义》时,便“以《周礼》经注本与《音义》对看,分别经注,以朱笔在注字旁作一勒,以便寻讨”,通过与《周礼》经注本的对比,便更能明了《经典释文》中所列经、注之分别。他回复吉川幸次郎关于《经典释文》问题,之所以能那么敏捷而准确,与他校读此书所花的功夫分不开。他读《文心雕龙》,亦广取诸本进行校勘,以此往往有得。如《文心雕龙·辨骚》中有“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黄侃对“菀其鸿裁”一句始终不明其意,后得唐写本《文心雕龙》校对,方知应是“苑”字,“苑”字与“猎”字相对而言,指才高之人能全取楚辞为模范,而心巧之人亦可择取其中艳辞以助文章,如无唐写本之参照,是得不出这样的领会的。

点,即是圈点,古书并没有今天书籍中这样完备的标点符号,因此古人读书常须自己动手标点,唐以前已经有了“学问如何观点书”的谚语,可见标点对读书的重要性。然而标点不仅是断句而已,它也包括了提要钩玄的圈点。圈点书籍,往往是考察一个人的章句之学,黄侃对此极为看重,他曾告诫弟子说:“为文必先读经,而读经先要明句读。未有句读不明,而能探索经义者也。”又引黄以周语说:“凡学问文章,皆宜以章句为始基。”他要求学生治学用功的法门,就是圈点书籍,每个人至少都应该圈点书籍五部。

黄侃在圈点书籍时,会利用不同的符号来标记原文的不同意义,凡经他点过的书,学术价值都很高,所以他的点书在近代学人中是很有名的。据他学生回忆,顾颉刚在主持二十四史断句时,还曾采纳了他批点《资治通鉴》的一部分成果。黄侃日记中最常见的,就是点书的记载。他也常常将自己点过的书籍作为教本给学生抄录,以此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他的学生潘重规说,他刚入门时,黄侃便要求他圈读《十三经注疏》,又将自己圈点的十三经白文交给潘过录。后来黄侃复将自己手批的《说文解字》《尔雅义疏》给潘重规抄录,并时时检查他抄录的进度。殷孟伦初入门时,黄侃亦要求他一年内圈读完十三经,又将自己批点的《经典释文》交给他过录。

长子黄念华能读父书,黄侃对他教导极严,照其弟子杨伯峻的回忆,黄念华在北京时,黄侃嘱咐他每天点读一卷《汉书》,就算是开学了也不例外,黄念华也谨遵父命,从未懈怠。在1922年1月11日的日记中,黄侃记载自己准备了一部十三经,特地加以圈点校勘,以作为课儿的读本,“予既点注、疏,因以墨本校是本讹字,且断句读,将以授两儿”。可惜黄念华早早地感染了肺结核去世,令黄侃非常哀恸,以至于他在很多年后都不忍心再翻阅这部白文的十三经。

钞、校、点三种方法,学术的色彩较为浓厚,与此相较,读、翻、临、拟就轻松一些了,读稍严肃,多半是读经读史或重要的典籍,温习之功也在其中,这种读往往不需要另外再钞、校,因此速度略快。翻则是泛览,或为了研究而寻觅材料。比如他读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就属泛览。临则是书法的临习,黄侃书学欧阳询,很下功夫,1928年时他还以汉晋简牍为临习日课。拟则是模拟文章,与临一样,都属于创作的部分。

之所以要进行这么多的工作,是为了能更深入地领会经典,涵泳其滋味,以防匆匆阅过便如云烟过眼,一本书读毕,却依然头脑空空。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细读的法门,很多经典是需要细读的,囫囵吞枣,在把握其意涵时很容易犯错。黄侃曾在日记里举过自己的一个例子:

阅书太速,必有破句。检昨点邢疏“听讼”章,疏引王弼《易·讼卦》注云:“物有分职不相滥,争何由兴,讼之所以起,契之过也。”不知何缘于“职”字、“争”字、“讼之”字绝句,直是不谙文句者所为,恐平生点书类此者不少。

黄侃有一次检查了自己前一天点读的文章,发现因为读得太快,因此读破句了,心里很是懊恼,可见点读确实能促使自己不断反省对于文本的认识,不至于一读即过,有问题也无法发现。黄侃的一天,就是在这种钞、校、点、读、翻、临、拟中度过的,而这种书香的生活伴随了他的一生。中国古典的读书传统,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读诵中,得到了传承与弘扬。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2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从古至今最著名的五首诗(他只留下六首诗)
  • 2024-11-25他只留下六首诗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会作诗你知道,我国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谁吗?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NO!!!他是大清CEO乾隆皇帝乾隆一生写下四万三千多首诗,要知道,《全唐诗》。
  • 张韶涵是怎么被她妈妈坑的(被亲妈坑惨的4位女星)
  • 2024-11-25被亲妈坑惨的4位女星吴映洁很多90后应该有看过当时鬼鬼演过的很多电视剧吧,当时吴映洁出道以来,就一直以古灵精怪的性格圈粉无数,因此大家都叫她“鬼鬼”,别看平时鬼鬼很开心,像是没心没肺,其实鬼鬼一直都被亲妈牵制,从小爸妈离。
  • 苗族侗族土家族贵州分布(苗族侗族布依族)
  • 2024-11-25苗族侗族布依族贵州在中国的版图上,只是一块小小的正方形,但在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48个少数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
  • 祝福儿子生日的祝福语(祝福儿子生日的祝福语有哪些)
  • 2024-11-25祝福儿子生日的祝福语有哪些看着你脸上露出阳光般的笑容,妈妈十分欣喜生日快乐,儿子!无论你怎样妈妈为你而自豪!愿你生命中的愿望都能得到实现——生日快乐!而今,转眼你都四岁了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儿子,生日快乐!谢谢你陪着妈妈一起成。
  • 法国遭到恐袭(美媒披露法国恐袭嫌疑人身份细节)
  • 2024-11-25美媒披露法国恐袭嫌疑人身份细节[提要]美媒披露法国恐袭嫌疑人身份细节美媒披露法国恐袭嫌疑人身份细节编辑:小微......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
  • 太平猴魁到底是哪的(太平猴魁介绍)
  • 2024-11-25太平猴魁介绍太平猴魁从茶叶的属性上面来说,是属于绿茶,是绿茶中的尖茶黄山柿大叶茶种茶形一般为两叶抱一芽,兰花香是她的特色猴韵是她的意境太平猴魁产于太平新明,最核心的产区是猴坑猴岗颜家村,猴坑猴魁也是太平猴魁品质的。
  • 关于寺庙的诗词禅意(深山寺庙的唯美诗句)
  • 2024-11-25深山寺庙的唯美诗句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
  • 全世界图书日(庆祝世界标准日)
  • 2024-11-25庆祝世界标准日世界标准日(WorldStandardsDay),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纪念日,是献给全世界成千上万从事标准化工作者的礼物在2022年世界标准日到来之际,精选出版的标准化重点图书,以飨各位读者。
  • 象山乡贤(放弃百万年薪回乡)
  • 2024-11-25放弃百万年薪回乡象山湖头新村一景象山县委统战部供图编者按: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中新网宁波4月。
  • z世代什么特点(Z世代是哪一代)
  • 2024-11-25Z世代是哪一代编辑导语:时代更迭之中,消费群体也呈现出代际的变化,而正在成长起来的Z世代吸引了众多关注,甚至不少品牌开始向Z世代靠拢,以求获得这一群体的注意力那么,Z世代究竟是怎样的一代?本文作者就此做了解读,不妨。
  • 二十的同音字有什么(廿和念)
  • 2024-11-25廿和念【廿】字就是二十的意思,也是二十的合音【说文解字】二十幷也【廿】字在唐宋时期与“入”同音【唐韻】廿,人汁切【集韻】【正韻】日執切,音入一,首先用普通话解释“廿”的读音nian①是无法用合音来解释的二十。
  • 融汇温泉城泉里怎么样(融汇温泉城圣地亚)
  • 2024-11-25融汇温泉城圣地亚小区基本信息pk融汇温泉城圣地亚融汇温泉城B区区县商圈梨树湾梨树湾小区地址梨树湾70号清溪路5号建筑年代2012-07-012012-06-30总户数20183052容积率4.004.00物业公司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