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晚清重臣,太平天国平定者, 地摊成功学代言人。在没有具体读过曾国藩传、家书... 之前,以上标签化的认知就是对他的全部了解。
最近看完曾国藩的生平,对他有了立体的了解,也给我很多教育方面的启发。曾国藩从一个“学渣”,七次县试才中秀才,身体素质也欠佳的“普普人”,最终逆袭到一代名臣,个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天资平平
曾氏家族的遗传基因非常一般。
曾麟书(曾国藩父亲)考了十几次,到了四十多岁才勉强考上秀才、曾国藩考了7次,叔叔曾骥云一辈子都是个老童生。曾国藩的几个弟弟,很早就读书了,但没一个中举的。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小偷晚上到曾家行窃,没想到曾国藩在家背书,一篇《岳阳楼记》,多少遍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小偷将《岳阳楼记》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资质平庸几乎是公认的事实,科考连考了7次才中秀才,第六次考完还被学台(相当于如今的省教育厅长)发公告批评,说他“文理太浅”。
他日记中也说自己“受质本薄……志亢而力,不副识远而行不逮”“资质之陋,众所指视”。天赋太差,志向远大但能力跟不上,大家都看得出来。
梁启超对曾国藩有一段评价,说曾国藩并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同时期的杰出人物中是最笨的一个,一生一直处于逆境。
同时代名人对比
曾国藩,17岁起县试,考了7次,23岁考上秀才,倒数第二名;
左宗棠,14岁县试,第一名;
李鸿章,17岁县试中秀才;
梁启超,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
曾国藩自己都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我就是才华缺缺,资质比较笨。
“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这不完全是他自谦,也确实是没什么过硬的天资。左宗棠一直看不上他,经常批评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于兵机每苦钝滞”。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
多病缠身
不仅脑瓜子不够聪明,曾国藩身体素质也不是很过硬。日记里常常感叹“受质本薄”,“志亢而力不副”,“志欲强而气血不能副”。意思是,老天爷给他的身子骨不太好,志向远大体力却无法配合。
30岁,头昏、耳鸣
这一年,曾国藩发现自己稍一用脑,就感觉头昏疲劳。在家书中说:“男身体如常,……惟不耐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无用,优游涵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
同年,曾国藩在日记中还记:“是日微觉耳鸣”。“自十八、九以来,人疲乏不清醒,耳微鸣。”在家书中说:“总以耳鸣为苦。”
32岁,吐血
曾国藩在日记中记载:“早起吐血数口。” 早上起来吐血好几口。
致曾国荃家书,谈及病情
32岁,眼病,右眼失明
他所处的时代没有现代照明设备,灯光昏暗,极耗目力。曾国藩又非常刻苦,夜间读书,处理文件,大大透支了视力。
32岁时,眼睛就不大灵光了,出现看东西模糊的现象,36岁就开始戴老花镜了。46岁时,老花镜都不起作用了。
到了晚年,右眼直接失明了。
35岁,皮肤病
35岁开始,曾国藩得了皮肤病,这个毛病困扰了他一生,带来了无数痛苦。
家书中:男在京平顺,惟身上热毒至今未好。其色白,约有大指头大一颗,通身约有七八十颗,鼻子两旁有而不成堆,余皆成堆。脱白皮痂,发里及颈上约二十余颗,两胁及胸腹约五十余...
身上开始大面积长癣,“其色白”,遍布全身,“大者如钱,小者如豆”,奇痒异常,抓烂作痛。
皮肤病严重影响形象,头面部长满皮癣,无法觐见皇帝,甚至无法见上官。
皮肤病常常使他终夜难眠,因为发作严重之时,奇痒难挨,需要彻夜爬搔。他在日记中常常记录,“癣疾大作,彻夜不能成寐”。
虽然想尽办法,寻遍名医,但皮肤病还是伴随着他也折磨着他一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天。
失眠
曾国藩的毛病还有失眠。
给好友,家人的书信中常常提到“夜不成寐。”“通夕不寐。”“夜间多不成寐。”
这一症状也跟随了他一生。失眠对曾国藩来说是家常便饭。即使成眠,每天也不过能睡三四个小时。
高血压,心脑血管
曾国藩家族有脑血管病的基因。爷爷曾玉屏因中风而偏瘫在床,父亲曾麟书也是因脑血管病去世,母亲江太夫人得的是急性脑溢血。
曾国藩一开始有高血压,经常眩晕。
“余眩晕尚未全愈,每到枕之时、起床之际辄晕昏,久之始定。
除了这些,他还经常腰痛;得过疝气;牙齿也不咋滴,经常牙疼;肠胃也不咋滴经常胀肚、腹泻、腹痛.....
想想如果是我,有这些毛病,光维持普通的正常生活都很不容易了,还想建功立业,简直是痴心妄想。整日对付病痛就耗光了精气神,然而曾国藩却身伴多病还有一番大成就,真真让人佩服,励志学当之无愧第一人!
普通人的缺点,他也有
好色,爱看美女食色性也,其实年轻人爱看美女是天性,没什么好指摘的。但是曾国藩认为这是“错误”。
他常常在日记里自我批评,比如在朋友家见到女人
“注视数次,大无礼”。看了好几次,哎,太无礼了。
“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朋友纳妾了,据说很美,他借故去朋友家,强迫朋友领出来看看。
“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和朋友侃大山,朋友说自己情场得意,他听到了羡慕不已,然后骂自己“真特么禽兽!”
“是日,目屡邪视,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在别人家,看到姬妾成群,美女如云,曾国藩眼花缭乱,看了好多眼。又痛骂自己“简直不是人,毫无廉耻”!
修养不好,脾气暴躁 到北京的头几年经常跟人发生冲突。有一次他跟一个同乡因为意见不一致吵起来了,就要动手,旁人拉开了,还互相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曾国藩在日记纪录“肆口谩骂,忿戾不顾,几于忘身及亲”,破口大骂,口不择言,都互相问候了家人。
以上都说明了青年时期的曾国藩不仅智力平庸,身体素质不咋滴,情商为人处事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那么,这样一个基础普通的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后来的地位呢?我觉得可能归根于以下的原因。
祖孙三代,非常倔!
曾国藩身上有一股天生的倔劲。这种个性可能来自于家庭影响,他的爷爷、父亲身上都有一股异于常人的倔劲。
爷爷曾玉屏本是个普通农民,年轻时没读过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次机缘巧合发誓要兴家立业,三十五岁才开始务农,每天在田里日以继夜,扩大耕田,扩大产量,在家种地、喂猪、养鱼....
如此辛苦奋斗了十几年,曾家变成了家境富裕的小地主。一个字“倔”!
发迹之后,曾玉屏的目标就变了---家里一定要有当官的,家族才算稳固,于是,砸钱助力儿子曾麟书考功名,请最好的老师。
曾麟书从十几岁开始入考场,结果考了十几次,年过四十,头发都花白了,仍在坚持科考。
曾国藩也没什么过人的天赋,开始也是屡考不第。
砸了无数钱财,供了儿子又鞭策孙子,一度沦为乡里乡间的笑话“祖坟没冒青烟,再怎么折腾也没用”。并没有动摇曾家人科考的决心,两个字“够倔”!
功夫未负有心人,曾国藩第七次终于中了秀才,最后终于做了大官。
从一个“学渣”走到“晚期重臣”,这股倔劲,就算今天读起来仍让人肃然起敬。
想让孩子坚持,首先家长得坚持,坚定不移地坚持。
座右铭是“有恒”
曾国藩身体条件中等偏下,智力平平,是怎么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境界呢?
除了前面说的“倔劲”之外,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保持反思,持续改进。
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来,曾国藩有记日记的习惯,记录自己为人处世,记录功课学习....并不断自省不断地改进,未曾中断,可以说保持着终生学习不断完善。
曾国藩坚持了一辈子,他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在著名的曾国藩家书中也可以印证,他不断地强调“恒”的重要性。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的这种“恒”其实恰好和如今的“成长型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这种思维和行动让曾国藩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他实现“逆袭”的最大原因之一。
感兴趣的宝子们可以了解以下这种思维:
成长型思维
相信努力,积极向上,不畏挫折,有较强地失败复原力。相信成功是不断学习,努力的结果。
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努力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才能。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失败只意味着,自身没有成长,即没有达到想达到的目标,或者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意味着失败。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说:“在事情非常难,我很努力去尝试,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在我钻研某件事很长时间,终于有了眉目的时候。”对这些人来说,聪明并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战,取得进步。1.“持续进步最重要”
考不考第一名不重要,持续进步最重要。暂时做不到,说明更加需要努力,正是查漏补缺的机会;
抗挫能力,也来自于成长型思维。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抗挫能力更好,因为他们相信的是长久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不会被一时的挫折打败。
2.“语言氛围要“信任、摒弃评判”
家长的语言,其实很关键。可以帮助和引导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不强调分数、排名、智商(或聪明),注重和孩子多谈过程,行动细节,分析问题所在。
不要说“别难过,没关系”,可以说“这次考试(游戏,或者生活里其他事情)有难度,暂时做不到做不好,也不要难过。有几个地方做得很不错,比上次有进步,我发现有xx地方还要提高,xxxx”
相关研究:
在研究120名杰出的成功人士,包括钢琴家、雕塑家、奥运会游泳选手、世界级网球运动员、数学家以及神经学专家时,本杰明·布鲁姆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启蒙老师都非常和蔼可亲,富有包容力。并不是这些老师的标准很低,完全不是这样的,而是他们创建了一个充满信任、摒弃评判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就是“我会来教你”,而不是“让我来评判你的能力”。
3.“营造成长型思维的环境。”
每天晚上,家人可以安排一次围绕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谈话。一家人互相探讨类似的问题:“你今天有新学到什么吗?”“你有没有什么失误,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你今天努力尝试做什么事了吗?”每个人都试着回答这些问题,积极地讨论自己和其他人的努力、策略、挫折和学习情况。
互相告诉对方,自己今天掌握了哪些过去没有掌握的技能。
家长生动地讲述自己犯了什么错,如何通过错误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4“生活中时时引导。”
如果孩子说起自己比别人做得好时,不要让孩子只是自夸聪明,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努力;
孩子说学校教的东西太简单,那说明没有学到新知识,要强调学到什么。
当他吹嘘自己是第一时,你们就说:“最努力的人才是冠军。你可以成为一个冠军。明天,你来告诉我们,为了当好冠军,你做了什么事。”
如果孩子写作业时抱怨题目太简单枯燥,你就要引导他想办法让作业变得更有趣味和挑战性。比如,他要抄写单词“boy”,你就可以问他:“你能想到多少个和boy押韵的单词?写在另一张纸上,等一下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些单词造句。”
不求一次两次的成绩,看三年五年十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从未懈怠,也从不透支,才能持久。
改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吗?不能。但我们应该知道,这种思维模式会带来不同以往的生活——更加丰富的生活。因为这种思维模式,我们成了一个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人。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一旦养成这种思维,孩子将会受益无穷。
因为留下来的资料很多,曾国藩其实是一个相当具体立体的人物,没有去深入了解的话可能不会知道,只会记得一些所谓的语录。事实上,他智力平平,体质偏弱,却完成了普通到卓越的跨越,实在是“伟大”!
曾国藩目标崇高——要做“圣人”,且终身处于学习、进步之中。
能做到这样,谁能没一些成就?
因此,智力平平不是问题,多病缠身不是问题,能否几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自省,坚持自我改善才是问题。
难怪成为励志第一人。
参考资料
1: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岳麓书社,2020.07
2:张宏杰,《曾国藩传》,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
雪球妈妈(snowballmom),陪娃一起长大的80后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