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文学刊物《延河》刊登了茹志娟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作品问世以来,读者和各大评论家对于它的好评几乎没有中断过,“清新、俊逸、动情”早已成为了《百合花》的标签,也成为了茹志娟的标签。
《百合花》的读书软件评分个例
早在1943年,茹志娟就与文学结缘,陆续发表过十余篇文学作品,但是她始终未走进大众的视野。直至1958年《百合花》的发表,让她备受读者的欢迎,并得到了茅盾、侯金镜等评论家的重视。
我曾问过身边人阅读《百合花》的感受,问过高中生学习《百合花》的启示,说法不一,但是中心点却很集中,那就是感动!当我再追问感动在何处时?他们似乎又无法组织语言,这让我更加疑惑,表述不清的原因是催泪点太散还是没有掌握小说的情感内涵?
茹志娟《百合花》
时隔六年之久,我又再次读起《百合花》,这篇让人催泪的短篇小说。今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将《百合花》这首诗意的颂歌送给我们敬爱的党,也送给我们自己!
01
简单的情节结构,预设感情基调
解放战争期间,一名小通讯员护送文工团女兵前往包扎所。为什么要称“通讯员”为“小通讯员”呢?因为他年仅19岁,正是一个意气风发、朝阳似火的年纪!
两人到了包扎所之后,因为救助伤员的棉被紧缺,一起前往老百姓家,向一户人家的新媳妇借棉被。后来因为战争需要,新媳妇也来到包扎所,和文工团女兵一起照顾伤员,而小通讯员已经前往一线。结局也并不出人意料,又是战争,又是一线,小通讯员则因为救战友而牺牲在包扎所,新媳妇把她的百合花棉被盖在了小通讯员的身上......
故事从开始到结束,情节的设置并未出人意料,因为开头就介绍了故事发生在1946年,战争题材小说肯定难免有英雄牺牲的英勇事迹。通过上述的阅读,你是否泪流满面、哽咽不语了?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只是有一点点触动而已,并且只是停留在表层的些许触动。
触动来自于年轻的通讯员为抗战而牺牲,这是一位让人尊敬的革命战士,这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英雄人物,这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前辈们壮丽史诗中的一个乐章......
我们的触动是宽泛的、单一的、不全面的,深层的剖析还得来看茹志娟隐藏在小说之中的细节描写。
电影《百合花》
《百合花》有5830字的篇幅,读完之后却能让我们随即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可见它的情节结构并不复杂,它的绝妙之处也并不在于情节的构建。这是它和其他小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它淡化情节、重意象、重象征,是一篇典型的诗化小说。
02
细节的巧妙设置,推动了情感的迸发
我们从小说的细节之中窥探战争下的人情美,感受茹志娟的绝妙用笔之处。
走了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的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的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
这是硬馒头第一次出现在小说的情节之中,小通讯员离开包扎所时将干硬了的馒头留给文工团的女兵,也就是文中的“我”。后文之中,还有一次对于这两个馒头的呼应。
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是我无意中碰到了他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这是结尾部分,小通讯员奄奄一息躺在包扎所病床上的情节。两个干硬的馒头不再是供人饱腹的馒头了,而是另一种深深的情谊。
干馒头
第一次硬馒头的出现时,我们似乎还能看见那个羞涩,甚至带着一点俏皮的年轻的战士,可是当第二次硬馒头出现时,这个战士却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通讯员身上除了作为战士的使命感,还有与人玫瑰、关爱同伴的人情美,这种人性美就被两个干硬的馒头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干硬的馒头,当然还有其它细节的描绘,比如百合花棉被。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的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
茹志娟在这里介绍了百合花棉被对于新媳妇的重要意义,既说出了以新媳妇为代表的老百姓支持抗战的觉悟,也指明了军民鱼水情的高贵。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里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的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囔了半句,就扭过头去。
小说近尾声时,百合花棉花被又再次出现了,这一次棉花被没有抱在通讯员手里,而是一半压在了他身下,一半盖在他身上,他就这样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我们从棉花被,不仅看到了通讯员的逝世、新媳妇的善良与纯真,更看到了浓厚的军民鱼水情。故事的结局是伤感的,是触动人心的,但是把目光停留在干硬馒头和百合花棉花被时,情感的冲击更为浓烈和震撼。
百合花棉花被
03
写在最后
《百合花》无疑传达了一种纯真、善良的人情美,是战争时期军民鱼水情的高度概括,是战争时期战士之间最为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不仅体现在干硬馒头、百合花棉被上,还体现在众多的细节之中。令我们赞叹的人情美不仅仅存在于40年代的包扎所,也应播撒于属于我们的时代之中!
《百合花》的成功铸就了一座回望过去、坚守现在、展望未来的桥梁,也成就了茹志娟自己。作为作者的茹志鹃和作为作品的《百合花》之间,其实是一个互相生成的关系:一则,茹志鹃创造了《百合花》这篇广受好评的作品;二则,《百合花》的写作过程也是茹志鹃在克服生活困境以及超越自我质疑的过程。在这部作品清新俊逸的外貌下,时时投射出源于作者本身内心艰苦跋涉的痕迹,这也许正是长期以来评论者们对这部作品皆交口称赞而又难以名状的原因。
百合花
歌颂一切事物的题材都不会过时,过时的不过是迷失于物欲横流的读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