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睡,包养,堕胎,裸照,潜规则,耍大牌……
这些罪名可以同时安在一个女孩身上,尽管她未满18岁。
尽管这些都是假的,但人们仿佛默认了,一夜成名的人,理应承受这样的流言诘难。
15岁时,酸酸甜甜的女孩张含韵一夜成名,然后用了一段等长的人生,来偿还这笔与魔鬼的交易。
四川德阳,成都周边的一个小城市。
2004年7月14日这天,德阳中学的初中生张含韵,报名参加了《超级女声》海选。
张含韵的爸妈都是本分人,不支持女儿参加什么音乐比赛,于是她只好拉上同学陪同,偷偷坐长途汽车赶往成都参赛。
“评委老师好,我是0403988张含韵。”
经过漫长的排队等待,留给她的展示时间少得可怜,在清唱了两句《遗失的美好》后,她就被评委客气打断,匆匆打发下了台。从上台到下台,还不够半分钟。
张含韵抿了抿嘴,以为自己被淘汰了。她当然不会想到了,自己的这半分钟,开启了中国娱乐业近二十年的选秀时代。
15岁张含韵参加“超女”海选片段,青涩有么有?_腾讯视频
张含韵没有被淘汰,她一路过关斩将,拿下2004年《超级女声》第三名,是所有选手中人气最高的那一个。
唱功平平,没有受过专业声乐训练,张含韵取得好成绩的全部奥秘,不过是这个年龄段少女的天真可爱。
讨喜的性格和长相带来巨大的观众缘,小镇姑娘一跃成为耀眼的明星。
名利来得飞快,好运接踵而至。
04超女评委李小麟,梅艳芳、刘德华的金牌经纪人,直接略过冠亚军,在第一时间签下季军张含韵。这位圈内大佬的判断标准很简单,“因为我们认为张含韵的潜力最大。”
李小麟业务能力过硬,为张含韵谈下的第一个大合作,就是蒙牛酸酸乳的新代言人。
蒙牛看张含韵只是个新人,态度强硬:代言可以,没有代言费。李小麟一口答应,他看中的并非金钱,而是一次绝佳的曝光机会。
当时蒙牛酸酸乳已经决定1400万赞助2005年超级女声,随之配套全国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电视、网络、公交站、灯箱,目之所及,都是张含韵的可爱海报,大街小巷都在放她演唱的广告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
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一句“酸酸甜甜就是我”,给蒙牛带来20亿的收入,也让张含韵成为老少皆知的少女偶像。
张含韵去演出,观众看到她的第一反应,“那个买酸奶的”。
多年后赵丽颖在《偶像来了》上遇见张含韵时还说起,“她在唱《酸酸甜甜就是我》那会儿,我还在家看电视,在看她的广告。”
张含韵还为2005年超级女声演唱了主题曲《想唱就唱》,“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几乎成为选秀精神的代名词。
这两首歌,至今还是难以逾越的巅峰。
同一年,张含韵发行了首张专辑《我很张含韵》,销量突破80万张,全国销量第一,签售会人潮汹涌,场面堪比天王巨星。
那时她不过16岁。
张含韵,凭什么啊?这是萦绕在同龄女孩心中解不开的结。
于是她们像张含韵那样,纷纷涌向新一届超级女声的海选,现场随处可见的张含韵海报暗示着她们,似乎明星梦触手可及。
2005年超级女声,共有超过15万人参加,仅张含韵的“发迹”之地成都,就有5万多人报名,李宇春、张靓颖、何洁位列其中。
排队的人群中不乏张含韵的模仿者,她们自信满满,比如一位叫小文的初中生说:
“我觉得我比张含韵漂亮,而且年龄比她小,只要能参赛,我相信我一定能出名。”
如果小文听过张含韵接下来的遭遇,还想成为下一个她吗?可能不会了。
争议和恶意一步步向张含韵靠近。残酷的成人世界,开始向她露出獠牙。
选秀节目让少男少女有了明星梦,于是家长们愤怒地认为,是张含韵“带坏了”孩子,她是“蛊惑青少年”的“坏榜样”。
在杨澜的访谈节目《天下女人》里,她被安排去和一位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对谈,探讨“中学生该不该参加《超级女声》”。
这位年龄比张含韵爸爸都大的专家,把她当作了反面教材:
“作为家长来讲,最喜欢看到的还是你们考试的优异成绩单。为了母亲的微笑,你们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对此张含韵解释,“我妈妈可能比较另类,从一开始就是最支持我的。唱歌是我从小大到的梦想,所以我拿到超女成绩的时候,妈妈是相当高兴的。”
但她并没有否认学习的重要性,“我知道学习是第一位的。因为人长到这么大,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老专家似乎没听进张含韵的话,只是自顾自地下了个结论:天下父母的幸福感都来源于孩子的成绩单。
更加不礼貌的行为,他断言张含韵的红只是昙花一现。
这场辩论的结果是,张含韵在节目里痛哭,录制被迫中断10分钟。
诚然,选秀火爆的那几年,出现了一些未成年人不理智的行为。
然而反思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去探究是否家长教育缺失,不去探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却简单地怪罪于另一个未成年人,这何尝不是一次群体对个人的暴力行为呢?
一方面口口声声劝张含韵要学习,一方面又不给她学习的机会。
2004年,成名后的张含韵移居北京,公司为她安排到北京一所女子中学就读。但这所学校的家长抗议,觉得张含韵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与此同时,因为公司的工作安排,张含韵要时不时请假外出,这让学校感到难以管理。
无奈之下,张含韵只好退学。后来公司又找了许多学校,但最终只能勉强进入一所艺校就读。
“我想像普通的孩子那样上学。”16岁的张含韵说。她想和别人一样,读一所普通高中,学学数理化,学学英语,然后读大学。
这个看似简单的心愿,身为明星的她却无法实现。
学校拒绝她的理由大多相似,怕她影响别的学生,怕不知道如何管理明星学生。
2007年6月,本该是张含韵参加高考的日子,她放弃了。原因不言自明,她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学习机会,又怎会考出理想的成绩?
而不理想的成绩,反而为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提供了抹黑她的素材。
张含韵可能是内地明星里第一位有批量黑粉的人,她的一举一动都被置于放大镜下,供人揣摩咀嚼。
有人抓住她小错误,无限放大。
上个节目,不小心把“憧憬”念成了“撞憬”,好事者就坐实了她“没文化”的标签;张含韵为此道歉,说了一句sorry,又被不知哪里来的人评价:
“难道对不起这三个字很难听吗?非要用sorry!显得很国际化么?”
有人说她港台腔、装可爱,她辩解说因为很多同事是港台来的,会被影响。没人信。
拜托,那个时代的少女,谁还没迷恋过几部港台偶像剧呢?被带跑偏些口音又怎么了?
反正她是张含韵,做什么都是错的。
有人兜售不负责任的谣言,说她成绩差,数学只考了4分,说她在德阳是不良少女,打架、说脏话,甚至是早孕。
还有记者在采访时,当着张含韵的面拿出网上PS过的裸照要她澄清,把她逼哭才肯罢休。
然而张含韵也只能再三解释“那真的不是我“,以及“很多人会去问我妈,我很心疼我妈。”
2005年前后,刚刚学会上网冲浪的年代,很多人都轻信了这些谣言。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这些言之凿凿称自己是“张含韵校友”、“张含韵朋友”的人,上网发帖的ip地址根本就不在四川。
但张含韵又能怎么办呢?
那时候的艺人明星不像现在那么强势,张含韵没钱没人脉,也没什么法律途径维权,只能听任谣言生长,疲于应对。
成名后的那几年,张含韵应该对那句歌词深有体会:
“大人们的世界,等待着我去冒险。”
大人们的世界不一定是美好的,冒险的路上长满了荆棘。
2008年初,为了更好发展事业,刚成年的张含韵拿出大部分积蓄,在北京贷款买了一套房。
她选了年份较短的贷款计划,对未来颇有信心,想着以自己前几年的赚钱能力,咬咬牙,总能还得起吧?
然则天有不测风云,下半年金融危机大爆发,张含韵的经济公司扛不住,倒闭了。公司没了,合同期限还有4年,张含韵的发展一下子陷入停滞。
08、09两年,她全年只有零星几个通告,活动和收入都锐减,入不敷出。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想过转行,去和姐姐开淘宝店。
成年以前,张含韵的工作交由公司规划,加之人气旺盛,事业发展似乎不必过分担忧。但现在,她不得不自己找出路了。
20岁刚出头的姑娘,自己跑去联系唱片公司,但都没有答应给她出唱片;为了生计,她硬着头皮去当主持人,因为NG次数多,被同行前辈当场大骂;当“回锅肉”再次参加选秀,然而毫无水花。
对一个明星艺人来讲,比有争议、有谣言更可怕的是什么?是费劲力气,却没有任何声响。
她有些自暴自弃,一度暴饮暴食胖到120斤。
时代不同了,超女快男选了一届又一届,当年口口声声“爱她到永远”的粉丝,早已另有心头好。张含韵沦为“前浪”,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另一方面,张含韵似乎也没有完全准备好。当人气散去,当没有了公司作靠山,她的能力显然还不足以去乘风破浪。
这可能是选秀幸运儿的通病,当名气与实力并不完全匹配,如何去填满一张爆红的白纸?
张含韵的选择是,苦练基本功。
糊了也有糊了的好处,她总算有时间学习了。张含韵曾与刘德华有过一面之缘,低谷时刻,天王建议她去尝试学演戏,路子会比当歌手宽得多。
2011年,她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两年。虽然是插班生,倒也弥补了没能高考上大学的遗憾。
读中学的时候,张含韵的英语成绩比较好,这下也有了时间重新拾起。几年后《声临其境》节目里给《冰雪奇缘》英文配音,因为发音纯正而被人夸奖、挂上热搜,是她认真学习的证明。
2013年学成归来,张含韵后来的故事就简单多了。
她有了演戏的机会,来者不拒。最初只能接些烂片,后来慢慢有了好点的机会,比如电视剧《知否》中的盛淑兰一角。
她还去参加了《偶像来了》,一众大明星里谨小慎微,甘当绿叶。唯有在见到汪涵时,眼里透露出真诚的开心,因为这是从04年超女就认识的“汪伯伯”。
曾经的辉煌和污名已经远去,今年31岁的张含韵用了十多年时间,将自己这张白纸,一笔一画填满。
现在的张含韵,是一个等待翻红的小艺人,却比16年前一夜爆红时,更加踏实。
End
今年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张含韵的初舞台亮相,一袭露背黑色长裙,钢琴自弹自唱《Wonderful U》,姐味十足,博得许多好评。
AI财经社采访了一位拥有许多当红艺人的资深经纪人,他直言不讳地说,“所有艺人里我最想签张含韵”。
其一,张含韵的心态特别好。这是他签艺人最为看重的一点,“少女时期走红被网暴,多年都没有资源,但是自己一直默默学英语学配音,心理素质过硬”。
其二,经过多年踏实的学习张含韵的专业能力在线,如果有机会,翻红只是早晚的事儿。
——AI财经社
翻红倒不一定,但《浪姐》中的张含韵,已然更加从容。就像她在舞台上唱的那样:
我这一生漂泊四海看淡了今朝。
经历过高峰与低谷,她不是最初那个被记者问哭、被网暴的十几岁小姑娘了。
当在节目里又一次被人提及“酸酸甜甜”,她理直气壮地回复:
“我早就不是酸酸甜甜了。”
如果《浪姐》的口号是“打破定义”,那么张含韵的这个回答,无疑是对节目精神的极佳诠释。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参考资料:
1 .《乘风破浪的姐姐》
2.《定义》张含韵专访
3.《天下女人》张含韵谢雅雯做客
4.《明星在线》张含韵访谈
5.AI财经社《女团可以乘风,姐姐无法破浪》
6.江南时报 《张含韵被迫退学》
7.中国青年报《“超级女声”成都报名 交通拥堵万人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