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对生产停摆、供应链受阻、交期无法保证等艰难处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密控股仍然实现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3%,净利润同比增长36.27%的优异成绩。
“逆势增长”背后,有怎样的底层逻辑?近日,光明网记者在2022第七届中国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上专访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集团信息化运营总监邓杰,探究“数字韧性”的奥秘。
在市场实践中探索数字化转型
此次大会从108个优秀案例中遴选出11个2022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卓越奖,中密控股荣获了“数字韧性特别奖”-卓越奖。身为国内机械密封行业领军者的中密控股,如何探索出一条数字化转型道路?
邓杰介绍,中密的数字化之路,早在2011年便开始筹备。当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是相对被动的。从2011年至2018年,企业分别在业务软件、供应链、图文档管理、工艺、办公无纸化等领域逐步实施数字化,然而各个领域零散的数据难以整合,以至于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
“中密集团大概有将近100万个品号,要把这100多万个品号整合起来进行数字化运作,然后把各个流程打通,这个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邓杰谈到,为解决这个问题,2019年公司就成立了一个信息化领导小组,目的是统筹公司不同业务的数据,实现集团化。中密控股将这一年定义成信息化元年,也是其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
自此,中密控股开始从集团层面进行整体的顶层设计,统一了包括物料品号、编码、工艺路线、供应商与客户编码、员工的编码等等,梳理过程长达整整一年。
“当初不知道我们这个协同会不会产生效益,但实际运行下来之后,在前两个月没有什么感觉,后来随着我们之间的协同越来越多,大家就充分意识到集团化非常有效。”
2021年11月,公司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公司厂房关闭了整整一个月,正是依托数字化战略,使得公司能积极面对业务中断,迅速地恢复业务运营,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与复杂的市场形势中占得先机,保证企业拥有坚韧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出色的数字化转型道路,离不开公司勇于创新、不断迭代的探索精神,当然也离不开优秀的战略合作伙伴。金蝶云·星空平台就是这样一个重要角色。
邓杰认为,之所以选择金蝶作为数字化合作伙伴,源自于金蝶本身发展具有迅速、平衡两大特征。一般的财务平台,在与制造业,尤其是离散制造业的合作方面是短板,而金蝶在过去的10年当中将此补齐,业务架构也比较均衡。
与金蝶的合作让中密控股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万物时代”向“万智时代”的转变时期。从单纯的售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到提供细粒度服务的转型,也是中密控股实现数字化的必经之路。
据邓杰介绍,单纯地售卖产品会存在“用户使用情况不清晰”的问题。面对这个困境,公司开发了SIMS(SealIntelligentMonitoringSystem)系统,进行密封件的智能监控,这也是制造业智能服务转型的一次开创性尝试。监测系统安装在用户的主机上,便可以随时监控公司产品在重大设备的运行情况。“这其实有点像现在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旦运行状况出了问题,总部都能非常清楚地了解情况。”
SIMS项目的实施使得中密控股可以提前了解密封件的运行状况,为重要客户的重大项目进行安全预警,避免重大损失。邓杰表示,“我们将过去的售后服务前置化,成为售前服务。这是我们这些年在数字化转型当中做出的一个比较大的改革。”
数字、安全、环保与制造业的未来
谈到未来企业,数字、环保、安全是三个热门关键词。数字化带来的效益,如何实质性地运用到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当中?
对此,邓杰告诉记者,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中密控股将继续利用数字技术,在核电市场、国际市场、产品研发、新能源市场以及国际化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业务结构上向清洁能源靠拢。
不仅限于产品本身,中密控股也密切关注环境问题与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除了严苛的巡检制度外,企业还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与环保领域的结合。邓杰还介绍了一个企业正在实施的项目——智慧车间,即对各个业务场景实施数字化监控,对于有毒有害物质跑冒、滴漏等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将污染风险降至最低。
在能源的节约方面,企业则引进“6S模式”,网格化生产管理,统计每个区域的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贯彻爱护环境、节约能源、反对浪费的理念。
“数字韧性,是利用数字化的技术使企业保证坚韧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邓杰这样理解。未来,对于制造业来讲不仅仅是宏大的商业布局,也同样是一种理念。数字化与环境保护的结合,便是对这种理念的诠释。(记者 焦子原)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