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旷世巨作,几乎所有关于世界文学名著的推荐书单里,这部书都不会缺席。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总共花了六年的时间。短视频、微博……短平快的节奏下,已经很难容下艺术作品的容量和体积,碎片化的想象力、解构式的创造力,都让现在的艺术作品,有精度、锐度,却往往缺少宽高,和高度。文学如此,音乐同样如此。
所以,当听到迪玛希的新歌,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命名时,瞬间就能感受到这首作品可能会和当下的许多歌曲,有些不同。
事实上,它也的确不一样。《战争与和平》毫无疑问可以称得上是一首大歌。很多人对于大歌的印象,就是层次丰富、结构立体、气势恢弘,这些大歌的典型性特点,迪玛希的这首《战争与和平》,当然都有。但大歌很容易有一种偏差的走向,就是大而无当,因为调式过高而显得空洞。甚至在很多时候,人们还常常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用小而美去“对抗”大歌。
其实,不仅小而美和大歌可以并存,甚至大而美在一首歌里,同样能够共存。虽然这首歌是叙述爱与光明这个宏大的主题,但词坛圣手姚谦的填词,却避免了《战争与和平》这首歌曲在文字上的空洞与贫乏。绕指柔的细腻,也让这首有着大视野、大格局的作品,于波澜壮阔的汹涌之下,同样有着细如发丝的情感冲击。
于是,一首气势恢宏的大歌,也就能够让人感同身受。这就是一首作品最有价值的地方:共鸣。
另一层面,迪玛希在《战争与和平》这首歌曲里的演绎,也定义了大歌这个概念的新高度。无论怎么形容迪玛希的音乐天赋,其实都不过分,甚至可以说,即使有的歌迷未必喜欢迪玛希这种类型的歌手,都无法否认他就是一个会唱歌的天使。
但天赋越高的歌手,往往会因为起点越高,所以反而束缚了自己。不过,在这首歌里,即使你之前对迪玛希的演唱风格,已经有了一种明确的定义,都不得不承认,他在这首歌里的表现力,远比那些约定俗成的印象,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
迪玛希最终没有变成“迪玛希风格”的复制者,一首《战争与和平》,每一段乐符都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可能性,真假声的转换,带动着整首歌曲的起承转合,也打破了传统三段式作曲的界限感。这种界限感的打通,不仅让整首作品有了更好的流畅性和完成度,也让作品的艺术感更为浓烈。
这首《战争与和平》,恰恰因为是迪玛希自己创作的缘故,所以在人声与作品的结合上,也能做到真正人歌合一的境界。很多细节都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迪玛希的歌声就是创作,而他的创作本身也是一种歌声。
至于歌曲最后那声高音收尾,看似完成了一首歌曲的结尾,但那种余音缭绕感,也像极了东方文化里的形断意连和留白效果,因此也让作品更意犹未尽,颇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当然,从另一个层面,这样的留白,恰恰也留给听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误会与理解”,以及“爱恨的细节”……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迪玛希,还证明了一个很少被歌手证明过的道理——大歌,原来也是可以很美的。
文|爱地人(ID:aidiren)
编辑|胡萝卜
- 长按关注QQ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