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节日在我们的表达里,已经退化成了几口简单的吃食。
上元成了“汤圆节”,端午成了“粽子节”,春节以及大部分二十四节气在北方都可约等于“饺子节”……至于,中秋,无疑就是“月饼节”。
而过去数千年间,这片土地上最有趣的灵魂们所累积起来的节俗雅事,似乎正在被抛进时间的尘埃。
中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的大节,地位仅次于春节,自宋代开始便被认为是与上元灯节并列的,值得通宵庆祝的两大狂欢节之一。
所以,吃,在中秋这一夜里,实在算不得头等大事。
除了流淌在中国人文化血脉里的那一朝万古明月之外,或许还有一样东西,在中秋夜幕降临之后,更值得我们把玩。
这就是中国人一项足以让全球夜空黯然失色的民俗工艺——灯彩。不过反过来念,你或许更容易接受,彩灯。
得益于最近几年汉服在年轻群体中的复兴,中国传统灯彩艺术,也在年轻人手中重焕生机。
今年刷爆社交平台的网红中秋彩灯,图:小红书@未年。
看完以后,你或许就能感受到,比起酒足饭饱后埋怨节味越来越淡的我们,为什么古人们会如此盼着过节。
不过在此之前,阿信觉得,还是有必要帮你复习一下那些:
你不知道的中秋小史一提到中秋节,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致的: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
可是你知道吗?
和端午节一样,如果没有楚国人,我们100%过不上中秋!
虽然我们可以模模糊糊地确定,中秋来源于中国上古各地先民中都广泛存在的“月神”信仰,但是中秋拜月却不是一种平头老百姓可以行使的权力。
“中秋” 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一书中,书中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 、“中秋献良裘” 、“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但这只是天子之礼。
清,张廷彦,《中秋佳庆轴》
战国时期楚国的迅速崛起,为后世中秋节节日习俗与活动内容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和文化基础。
最早提到月中玉兔神话是《楚辞·天问》。屈原在该篇中发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作为后来月亮神话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的玉兔神话,可以肯定产生于此时的楚国。
至于文献中最早提到嫦娥神话和月中蟾蜍神话,则来自于集楚文化之大成的西汉初南派新道家的集体著作《淮南子》。
《淮南子·览冥篇》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精神篇》云:“日中有玄鸟,而月中有蟾蜍。”
中国传统织绣中的蟾宫纹样
但中秋节作为完全成熟和定型化的节日,却是在唐宋时期。
唐朝虽没有中秋节日,但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名句辈出,如: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路从今夜自,月是故乡明。”
白居易:“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及至两宋,经济水平比之前代大大发达,农业、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盛,北宋的都城汴梁以及南宋的都城临安,居住的人口都己超过了百万,是有史以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为中秋节的狂欢提供了物质基础。
北宋太宗时,正式下令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而且还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中秋节作为宋人特重的节日,在宋词中的体现比之唐诗中的同类题材更为隆重繁盛、铺张扬厉,《全宋词》中,涉及中秋的词作有262首之多。
例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开篇就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东京梦华录》称北宋时的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草鼎沸,近内庭居民,深夜遥闻竿竿之声,宛若云外。”
南渡之后,临安中秋奢侈享乐之风更不逊东京。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述:不论上层宦绅,中层小康,下层贫民,各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欢度中秋佳节;而市街则是“玩月游人”,通宵达旦。
至明清两朝,中秋节的地位进一步升高,成为与春节并重的两大节日。
自宫廷至民间,祭月、赏月风行。月饼、月光纸、灯彩、瓜果雕刻、彩塑兔儿爷等民俗都与此有关。
明代《帝京景物略》,清代《燕京岁时记》对此都有记载。月光纸“以纸为主,上绘太阴星君,为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如人立而执杵。藻彩精制,金碧辉煌”。顶有二旗,作红、绿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祭毕一并焚之。
《北平岁时志》说得更详细,月光纸“供于桌上,再陈各种果品,旁置瓷瓶,左右各一,其一插鸡冠花(象征月宫的婆娑林树),其一插带(枝)叶毛豆(供月兔食用)”,还要供九节藕,说是兔儿爷的剔牙杖。
而在供奉的果品中,按照清宫的记载,西瓜为C位,必须摆放正中。
为何,中秋必燃灯?既然中秋这天的主要活动都在夜幕降临之后方才开启,那么各种灯具就免不了要大放异彩。
所谓中秋燃灯,并不是我们广义理解的灯会。赏灯会,是元宵节的习俗。
燃灯又和中秋游湖、登桥赏月的传统民俗有关。
元,张可观,《露台月夜图》
唐代,以彩帛装饰游舟赏月,见裴夷直诗《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
而根据宋代的记载,中秋的赏灯是指中秋夜里放的水灯。
《乾淳岁时记》中也说,宋代,临安街市灯烛华灿,竟夕乃止,还施放由红色羊皮制成的小型羊皮灯,质轻,浮于水面而不濡(沾湿),称为一点红,约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
放水灯不只是为了观赏,更多是为了向江神祈福。有些商人在行船途中也不忘放水灯以祈福,因此苏轼才有“千灯夜作鱼龙变”之句,并且自己做注曰:“是夜贾客舟中放水灯”,可见放河灯祈福在宋人心中地位之重要。
花灯一方面是祭月祈福,另一方面就是为各种玩乐助兴。宫中在赏灯之余,也会踢蹴鞠、排布龙灯,群臣斗酒论诗。
在孙何的《侍宴御楼》中就曾有写道:“突兀毬场锦绡峰,游人士女拥千重,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簾摯火龙。”
王公大臣们,自然要抓住机会表现自己,以取悦龙颜。所以,宫中的中秋赏灯宴,气氛极佳,热火朝天。
清代,江南水乡都有游湖和登桥赏月的习俗。
江苏杨州、如皋、浙江鄞县等皆设灯船,玉箫丝竹演奏,通宵达旦。人们身穿皓衣(或称素衣,即白色,唐代盛行),妇女以桂花簪髻,泛舟赏月,月影映照,池光映天,加以绿荷含香,芳藻吐秀,游鱼浮禽竞戏群集,真乃良宵美景。
浙江民间自十一日夜至十七日止悬挂通草灯、旛灯。而青田县妇女每逢中秋之夕于清溪门外瓯江旁徘徊赏月,身着淡素衣服,于江中浣手,以当拔禊之意(古代在秋季于江边举行辟邪的祭祀)。
西瓜灯
江西民间儿童拾瓦砾于门首砌搭成宝塔状,有高至一丈者,并于其上燃灯设供为戏。
广东以竹篾编织成灯彩,有果品、鸟兽、鱼虫等状,外糊以纸,施以彩绘,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屋顶,俗称树中秋。家人则聚集在灯下,欢饮为乐。
广东南雄又有柚子灯,即将柚子内的果肉掏空,并在柚皮上刻镂图案,然后燃烛于中,晶莹黄澄,别有风格。
中国的灯彩文化究竟有多惊艳?中国灯彩艺术从灯具的发展演变而来。
自西汉开始,灯彩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它的型、色、质、彩,记录了中华民族用火文明的历史轨迹。
历史的厚积和文化的浸润,使灯彩超越灯具的一般实用或观赏价值,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奇巧风趣,古朴典雅的灯彩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而且还体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祈盼吉祥的良好心愿,呈现出善良友爱,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
传统的灯彩制作往往集彩扎、裱糊、编结、雕刻、剪纸及诗词画于一体。
《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堪称对中国灯彩文化的精彩总结:
金屏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矶;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
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
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
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
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判官灯锤馗共小妹并坐。
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
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
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大口髯贴鱼灯平吞绿藻。
银蛾斗彩,雪柳争辉。
以上,说的是灯彩之形。而根据灯彩的材质,其制作就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最平常的是纸灯,取材方便,造价低廉,但往往却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花灯制作,比如最近几年大火的,鱼灯。
纱灯,裱上纱绢而成,由于灯内燃烛,风吹不灭,所以俗称“气死风灯”。其上下多饰金纸剪制的如意云纹,底端常缀金色丝线流苏,仙风道骨。
绛纱灯
琉璃灯,因为《红楼梦》而被大家熟知,用五色玻璃制成的灯彩,表面可绘山水人物、点缀花竹翎毛。点燃后灯体透亮、图案层次丰富,同灯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梦幻般的效果。
珠灯,既缀珠之灯。明代已有记载。珠灯由千颗万颗彩珠串制而成,珠子多为釉彩瓷珠和琉璃珠,珠灯的华丽,让人为之惊叹。
高3.6米,直径2.2米,120万颗珠子做成的明代珠灯。
鱼鳞灯,利用鱼鳞的半透明性,以鱼鳞为饰,把鱼鳞嵌作各种形状、纹样的花瓣,并与各种材质的线框相配,镂空透地,形成灯面黑、白、灰的影调变化和点、线、面的形式融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明瓦灯,也叫羊角灯,用羊角煎熬成透明液,凝而压成片,谓之明瓦,由于工艺复杂,造价高昂,古时候大都只在皇家宫中和贵族府第中才有使用,而且一般都会在上面写上宅子的主人姓氏或者官称。
从洪荒时代的熊熊簧火到文明时代的熠熠灯彩,贯穿着中华民族由火的原始体验而生发的信仰习俗、文化理念和美学意趣,使之超越了普通灯具的实用或观赏价值,成为体现传统民俗和社会功效的人文载体。
所以,下一个中秋节,你还会只知道吃月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