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波斯湾西岸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很多人开始以为听错了。
没错,就是贵州铜仁的梵净山最终获表决通过。这里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是贵州省继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之后的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至此,贵州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梵净山突然爆冷,就像它所在的贵州一样。在国内各省区经济实力排名中,贵州曾长期徘徊于底部,说白了就是垫底。
如今,中国天眼FAST、大数据产业,贵阳的全城直播带货,各种新事物不断刷新人们对贵州的认知。
更难得的是,贵州已经连续10年经济增速位列全国前三强。其中,旅游业的进步尤其引人瞩目,增速高达40%以上。
为什么是梵净山申遗成功,这不是一个凑数的地方吗?人们印象中,梵净山也许最多算一个区域性名山。
很多外地人也许知道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也许知道赤水丹霞,但可能没有听说过梵净山,这名字似曾相识,好像在武侠小说里听过。
国内在世遗大门外排队的名山大川多了去了,如长白山、衡山、恒山,更不用年年填写申请表的华山了。当时山东人民听到消息后特别后悔,真该把青岛的崂山也报上,说不定就成功了呢?
呵呵,只能呵呵了。梵净山,这个素雅的名字,的确好听有意味,似乎能安抚每一颗浮躁的心灵。凭着这个名字也得有奇迹发生啊。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海拔2493米,系武陵山脉主峰,森林覆盖率为95%,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这座佛教名山,顶着“天下众名岳之宗”的光环,五岳之于梵净山,就是这个关系,这里还有梵刹庙宇云集,诞生“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的记载。
梵净山,发韧于唐宋,兴旺于明清,万千善男信女天南海北、接踵而至,梵净山在时光深处有着一道庞大的背影。这道背影又被光照出诸多褶皱,褶皱里藏着无数惊喜。崂山道士再多,在此恐怕也难抬头。
这只是梵净山提报的资料,必须填写的那部分内容。其实,要想真正了解梵净山的价值,不能用平常看待名山大川的方式。因为其出众的不是外形、不是宗教,而是它所孕育的生命和走过的历史。
以人类的时间观念来看,梵净山历史悠久。但从地质学角度看,梵净山是一座相当“年轻”的山脉,目前依然保持着自全新世和第四纪冰期以来的重要生态过程,有着明显的植被垂直光谱和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这也是梵净山申遗成功的重要原因。
贵州大地,梵净山就像一个生态孤岛,上面有很多物种在里面生存、发展,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
梵净山西麓站立着孤独守望了1400年的紫薇树,树冠荫蔽,筋骨嶙峋,只开花,不结籽,不繁衍,中国唯一仅存和34米的高度让人万分感慨。
没有人说得清这座山到底收藏了多少时光的秘密。庞大的山体,2600余种生物种类,在这“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的地方共生共死。
珙桐、鹅血楸、冷杉、香果,这些濒临灭绝的树种,混生在成片的杜鹃树之中,与那些隐没大山之中的动物昆虫声息相闻。
有“世界独生子”之称的黔金丝猴,被统计全球只剩750只左右,也仅生活在这里。
在这生命的大舞台上,腐烂与新生,繁荣与枯谢,在静静地进行风景流转,置身其中,让滚滚红尘的得失感慨都黯然失色。
梵净山作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其佛教的历史其实并不算长。最早在梵净山传播佛教的记录,是在北宋初期,梵净山西麓的兴建了贵州省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这座寺庙兴建于宋太祖年间,后反复重建存续了1000多年。
明代万历年间,梵净山真正达到鼎盛,梵净山区域修建大量的佛寺,有着皇家背景的国舅李颖,又名玄妙禅师入山潜修,亲自主持为梵净山“重塑金顶”这项工程,太后也出面捐钱捐物,甚至惊动了13省布政司,碑文甚至都是当朝户部郎中李芝彦亲自撰写的。
那这个金顶怎么样呢?九十余米高的金顶,却是在海拔2493米之上。这两个数字,看似那么不对称,却被大自然神奇地叠加到了一起。
金刀峡一劈而就,金顶从此一分为二。始建于明朝的释迦殿、弥勒殿左右侍立,而横跨连通两殿的天桥,以及殿后的两块巨石——晒经台和说法台,组成了梵净山绝顶之上的独特风景。
面积拘谨的金顶之上,云雾迷蒙,风驰呼啸,湿漉漉的呼吸滋润肺腑。环顾两大宝“殿”,空间摆设很小且简单,一尊像、一神龛、一香烛、一功德箱、一僧人。这样的简陋,让人生发出一种难以言述的心情。
金顶这么小,梵净山也不大。但这座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
梵净山的万米睡佛、又为佛中佛,佛头三个、座佛两尊,寓意“五福临门”,长达万米,为世界之最,极像大肚弥勒,千百年来该地百姓把梵净山称作“大佛山”,
佛的存在是和谐,是万物共生,梵净山存在的意义就蕴藏其中。对一座山的认识在这一刻清晰呈现。
这就是世界遗产梵净山,暑期将至,过来看看吧。此地还有很多景点,贵州和曾去过的老铁们补充介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