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三大古建筑(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北京故宫三大古建筑(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2024-11-05 05:30:59  作者:河鼻赞  网址:https://m.xinb2b.cn/sport/gog162798.html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建造过程

北京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明成祖朱棣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以北京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 [16] 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新修的北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明朝时期


明人绘《北京宫城图》

紫禁城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20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嘉靖时期,故宫三大殿名称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天启七年(1627年)方完工。在明朝,乾清宫是皇帝的主要寝宫,也是主要政治活动场所。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皇帝虽然居住在迷楼式的宫殿内,且防范森严,但仍不能高枕无忧。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清朝时期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但李自成很快被清军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五月初二,清军进入北京,紫禁城被清军接管。 同年十月,清世祖顺治帝迁都北京。十月初一,顺治帝在太和门向全国颁布登基诏书,清王朝正式定都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乾隆帝行乐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基本完工。 清朝入关之后,依照明朝的旧例,顺治帝和康熙帝都将乾清宫作为居住和处理朝政的主要场地。雍正帝即位之后,开始移居养心殿。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起初,它并不是皇帝的寝宫。清康熙时期,内务府在此设置专为皇室造办宫廷活计的诸多作坊,称“养心殿造办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后,即位的雍正皇帝并没有搬到乃父的寝宫乾清宫去住,而是将西侧遵义门内暂时用作为父守孝之“苫次”的养心殿辟为皇帝寝宫。 ]从此,养心殿开始成为皇帝居住和清朝朝政的主要处理地点,此后军机处设立之后办公地点也在养心殿附近。乾隆帝即位之后,对养心殿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制。从雍正帝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位皇帝都在此居住。一直到宣统帝被赶出紫禁城。

咸丰帝在位时期,也曾把长春宫与前面的启祥宫(即现在的太极殿)打通,连为一体,咸丰去世后,慈禧也曾在这里居住,一人独享两宫。西六宫到了晚清的时候,慈禧开始改造某些宫殿。因此,西六宫中有四个宫都留下了慈禧的足迹。 咸丰帝死后,慈安和慈禧早期垂帘听政时,都曾居住在长春宫,同治十年(1871年),慈安从长春宫搬回钟粹宫居住,长春宫便成为慈禧太后一人独享的宫院。太极殿原来也只是二进院落,咸丰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民国时期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旧”等条款。所以依据《清室优待条件》部分条款,加之袁世凯感念旧主恩德,积极扶持,溥仪退位后,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以及原来的皇室大臣等却仍然安然无恙地居住在皇宫里。在皇宫紫禁城内生活期间,溥仪仍旧发布“上谕”,仍用宣统年号纪年,遗老遗少仍行跪拜大礼。宫内依然还保有内务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机构,故臣赠谥,不改衣冠,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遂使当时的紫禁城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民国时期的乾清宫

1917年7月1日,徐州军阀张勋拥立清逊帝溥仪复辟。为了让张勋投降,段祺瑞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其中包括命令北京南苑航空学校的师生加入战斗,用飞机轰炸紫禁城。在紫禁城内投下三枚小炸弹,以示警告] 。飞机距紫禁城的高度只有300米,超低空飞行。 炸到了紫禁城东六宫当中的延禧宫,使当时的建筑轻度损坏。这被认为是东亚第一次空袭轰炸。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败,有多处宫殿群倒塌,垃圾成山。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1933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其文物安全,不至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并在南京建立文物库房,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从1933年2月至5月,先后检选出文物、图书、档案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

现代状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同时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1862690件/套(截至2019年8月)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

21世纪以来,故宫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观众600—800万人次。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观众的人数有增无减,可见人们对紫禁城的兴趣长盛不衰。

2013年8月15日,寿康宫在进行原状陈列后,也正式展出。而位于慈宁宫的雕塑馆在2015年5月31日开馆。而按照2015年规模,到2020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76%。紫禁城正在进行文物古迹修缮、环境整治、扩大陈列展览的开放区域。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宫吉祥物首度对外亮相,该吉祥物源自中国传统的吉祥龙凤形象,分别为龙“壮壮”和凤“美美”。2015年10月11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对观众开放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等新的区域,使故宫的开放面积由目前的52%增加至65%。

2016年2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由故宫博物院主办“太璞如琢——崔如琢艺术故宫大展”。 [29] 2016年4月12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的开放面积再增11%,达76%,并开放多种形式的新展览。同时,“洛阳牡丹与故宫博物院牡丹题材文物联展”在故宫开幕。有1.2万盆从洛阳抵京的牡丹被分散布置于慈宁宫花园、乾清门广场、慈宁宫、寿康宫、永康左门—右门、隆宗门外等区域,重现了清代紫禁城牡丹花开盛况。

2018年5月24日,故宫博物院决定自2018年6月开始实行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此外,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宫累计接待观众达到1亿人次,2019年起,故宫试行分时段售票 。

2018年9月3日,故宫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

2019年3月4日,故宫公布了2019年下半年展览计划。

2019年9月21日至10月1日,据故宫博物院消息,根据工作需要和安排,故宫博物院暂停对社会开放。

2019年10月2日,故宫“休整”11天后开门迎客,3日至5日门票售罄。

2021年11月1日起,故宫博物院门票预售期由10天调整为7天,其他购票规则不变。广大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售票网站、“故宫博物院观众服务”微信公众号,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或护照等实名预约购票。

建筑形制建筑规模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注: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而是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建筑造型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宫后苑] 。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

建筑布局整体格局

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长八公里的中轴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如今故宫左前面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右前面的中山公园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坛;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人们进行交易的市场 。北京故宫的北面是万岁山,南面是金水河,恰好符合古人“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的建宫原则,万岁山是专门为营造皇城风水而筑城的一座人工山,完成于明初,位于元代寝宫延春阁旧址,用开挖护城河和南湖的淤泥堆积而成。此山的堆筑,一方面满足了皇城要“负阴”的原则,另一方面又镇住了前朝的风水,故万岁山又有“镇山”之称。 北京四九城的布局是二龙出水护着紫禁城。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中国古代的星宿理念

故宫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50米,面积72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000多间。它周围有高10米的城墙,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四面各有一座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内由外朝、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东有文华殿,西有武英殿为两翼,是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外朝的后面是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以及东、西六宫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此外,东侧还有宁寿宫区域,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做太上皇退位养老之所。

外朝分布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三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皇家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故宫内廷


内宫与外廷的交界点乾清门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建筑多是自成院落。

在故宫“内庭”最后面。重檐庑殿顶。坤宁宫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

主要建筑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

四门

简介

图片

午门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它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午门

神武门

神武门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神武门

东华门、西华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


西华门

外廷建筑

北京故宫的外廷以三大殿为主。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殿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建筑

简介

图片

太和门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3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门前列铜狮一对。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清初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满族统治者定鼎北京后的第一个皇帝福临即在太和门颁布大赦令。


太和门

太和门广场

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平方米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清代改为繙书房和起居注馆。


太和门广场及金水河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檐角安放10个走兽。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45]


太和殿

中和殿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中和殿

保和殿

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保和殿

体仁阁

体仁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面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文楼,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清初改称体仁阁。体仁阁高25米,座落于崇基之上,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下层面阔9间,进深3间。康熙年间,曾诏内外大臣举荐博学之士在体仁阁试诗比赋,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于此。乾隆年间重建后,此处作为清代内务府缎库,内设收贮缎绣木架143座。 [46]


体仁阁

弘义阁

弘义阁高23.8米,属前三殿区。黄琉璃瓦,庑殿顶,面阔9间, 进深3间,上下二层,四面出廊。弘义阁侍立于太和殿西南侧。初建于明永乐年,名为武楼,明嘉靖朝改称武成阁,清初改为今名,意为弘扬大义。清代的弘义阁长期用于收储宫廷使用的金银器具等。现辟为“皇朝礼乐展”展厅。 [47]


弘义阁

内廷中路

建筑

简介

图片

乾清门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米,单檐歇山屋顶,座落在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48]


乾清门

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 ,檐角置脊9个。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雍正以后,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乾清宫

交泰殿

交泰殿为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49]


交泰殿

坤宁宫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清康熙、同治、光绪皇帝在此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50]


坤宁宫

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51]


御花园

御景亭

御景亭位于御花园内东侧的假山顶上。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间改堆假山。山的东西山石间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西苑。 [52]


御景亭

摛藻堂

摛藻堂位于御花园内堆秀山东侧,依墙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放置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后,《四库全书荟要》曾贮藏于此。 [53]


摛藻堂

内廷西路

建筑

简介

图片

养心殿

养心殿位于内廷后三宫的西侧,西六宫的南面。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意为涵养心性。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利,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54]


养心殿

长春宫

长春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1对。东配殿曰绥寿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3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 [55]


长春宫

翊坤宫

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殿前设“光明盛昌”屏门,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 [56]


翊坤宫

储秀宫

储秀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所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 [57]


储秀宫

太极殿

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太极殿原为二进院,清后期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回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太极殿

永寿宫

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高悬乾隆皇帝御笔匾额“令德淑仪”,东壁悬乾隆《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班姬辞辇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下令,内廷东西十一宫的匾额“俱照永寿宫式样制造”,自挂起之后,不许擅动或更换。


永寿宫

重华宫

重华宫位于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住地赐名“乐善堂”。弘历登极后,名重华。重华宫沿用乾西二所的三进院落格局。前院正殿为崇敬殿。殿内正中悬弘历为和硕宝亲王时亲笔书匾额“乐善堂”。此后嘉庆皇帝将重华宫茶宴联句作为家法,于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十期间举行。道光年间仍时有举行,咸丰以后终止。 [58]


重华宫

咸福宫

咸福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为两进院,正门咸福门为琉璃门,面阔3间,黄琉璃瓦庑殿顶,形制高于西六宫中其它五宫,与东六宫相对称位置的景阳宫形制相同。后院正殿名“同道堂”,室内设落地罩隔断,顶棚为海墁天花。咸福宫为后妃所居,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道光帝琳贵人(庄顺皇贵妃)、成贵妃、彤贵妃、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 [59]


咸福宫

漱芳斋

漱芳斋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清乾隆皇帝即位后,改乾西二所为重华宫,遂将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漱芳斋为工字形殿,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乾隆年间,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重要节日,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并赐宴于王公大臣。宣统皇帝逊位后,同治帝瑜妃、瑨妃曾居漱芳斋芝兰室,遇太妃诞辰日,仍于此处传戏,直至溥仪被迫“即日出宫”。 [60]


漱芳斋

内廷东路

建筑

简介

图片

奉先殿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后又多次修缮。奉先殿建筑面积1225.00㎡。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彩绘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按清制,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均祗告于后殿。 [61]


奉先殿

承乾宫

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宫为两进院,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等都曾在此居住。 [62]


承乾宫

景仁宫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门内有石影壁一座,传为元代遗物。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景仁宫明代为嫔妃居所。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咸丰帝婉贵妃、光绪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63]


景仁宫

延禧宫

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殿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后院正殿5间,亦有东西配殿各3间,均为黄琉璃瓦硬山顶。宣统元年(1909年)在延禧宫原址兴工修建一座3层西洋式建筑——水殿。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环绕。主楼每层9间,底层四面当中各开一门,四周环以围廊。隆裕太后题匾额曰“灵沼轩”,俗称“水晶宫”。1917年张勋复辟时,延禧宫北部被直系部队飞机投弹炸毁。


延禧宫

景阳宫

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明代为嫔妃所居。清代改作收贮图书之地。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阳门,前院正殿即景阳宫,面阔3间,黄琉璃瓦庑殿顶,与东六宫中其它五宫的屋顶形式不同。后院正殿为御书房,面阔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次、梢间为槛墙、槛窗,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和玺彩画。东西六宫年节张挂的《宫训图》原收藏于此。 [64]


景阳宫

永和宫

永和宫,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其后,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等先后在此居住。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永和门,前院正殿即永和宫,面阔5间。明间开门,次、梢间皆为槛墙,上安支窗。正间室内悬乾隆御题“仪昭淑慎”匾,吊白樘箅子顶棚,方砖墁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东西配殿的北侧皆为耳房,各3间。 [65]


永和宫

毓庆宫

毓庆宫位于内廷东路奉先殿与斋宫之间,系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是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建筑群,前后共四进。正门前星门,门内为第一进院落,有值房3座,西墙开阳曜门与斋宫相通。过院北祥旭门为第二进院落,正殿惇本殿,东西配殿各3间。第三进院东西两侧各有围房20间,直抵第四进院,正殿即毓庆宫,建筑为工字殿。毓庆宫是康熙年间特为皇太子允礽所建,后作为皇子居所。同治、光绪两朝,此宫均作为皇帝读书处,光绪皇帝曾在此居住。 [66]


毓庆宫

斋宫

斋宫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南,毓庆宫西,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明代和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斋戒均在宫外进行。斋宫系前朝后寝两进的长方形院落。前殿斋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抱厦3间,明间、两次间开隔扇门,两梢间为槛窗。凡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大祀前,皇帝致斋于此。遇皇帝宿斋宫,恭设斋戒牌、铜人于斋宫丹陛左侧。斋戒日,皇帝与陪祀大臣佩戴斋戒牌,各宫悬斋戒木牌于帘额。斋戒期间,不作乐,不饮酒,忌辛辣。 [67]


斋宫

其他建筑

建筑

简介

图片

武英殿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明初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皆于武英殿,后移至文华殿。清兵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 [68]


武英殿

皇极殿

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殿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皇极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体现皇权的重要陈设。御道两侧各有六方须弥座一个,座上置重檐六角亭,亭身每面镌篆体寿字各三。 [69]


皇极殿

慈宁宫

慈宁宫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70]


慈宁宫

文渊阁

文渊阁是文华殿后的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浙江藏书名楼“天一阁”建造。阁分上下两层,黑色琉璃瓦覆顶,绿色琉璃瓦剪边,色调深沉雅致,又寓含五行中黑色主水,以水克火的用意。阁内藏《四库全书》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清代乾隆朝以后,除了皇帝来这里读书外,也允许臣工和学士们来此查阅图书。 [71]


文渊阁

畅音阁

畅音阁通高20.71米,在宁寿宫区的中部,养性殿东侧,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戏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嘉庆年(19世纪初)又增建扮戏楼。阁高20余米,从城墙外也能望见楼阁的绿琉璃瓦顶。“畅音”即尽情赏乐音之意。高阁分上、中、下三层,分别为福、禄、寿台。寿台台面有五口井通地下室,上有三个天井通禄台。此阁朝北,与帝后等赏戏的阅是楼相对。每逢年节,宫中即在此开演大戏,台上、台下都热闹非凡。 [72]


畅音阁

寿安宫

寿安宫位于内廷外西路寿康宫以北,英华殿以南。始建于明代,初名咸熙宫,嘉靖四年(1525年)改称咸安宫。清初沿明制,雍正年间在此兴办咸安宫官学,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宫官学移出。同年,乾隆皇帝为庆贺皇太后六十寿诞,将此宫修葺一新后改称寿安宫。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皇太后七十圣寿庆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层大戏台。嘉庆四年(1799年)将戏台拆除,扮戏楼改建为春禧殿后卷殿。 [73]


寿安宫

养性殿

养性殿位于宁寿宫后的养性门内。为宁寿宫后寝主体建筑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内廷养心殿建造,体量略小,平面布局特殊。养性殿作为太上皇帝寝宫,原为和玺彩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居乐寿堂时,曾在养性殿东暖阁进早、晚膳。此殿在光绪十七年重修后,除墨云室仍为和玺彩画外,其它均改为苏式彩画。


养性殿

九龙壁

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壁长29.47m,高3.59m,厚0.459m,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


九龙壁

珍妃井

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原为宫中普通水井。珍妃井井眼上置井口石,石两侧凿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惶西逃。临行之前,慈禧太后将幽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颐和轩,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她推入贞顺门内井中溺死,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


珍妃井

馆藏文物

编辑 语音

总体馆藏

北京故宫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862690件之多 [74] ,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中国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在1949年以后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截至到2017年,文物总数达到1862690件 [74] ,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 [75] 。





“金瓯永固”杯

珍宝馆金发塔

奶茶壶

珍宝馆佛像

经典藏品绘画: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绘画近420件,其中17件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故宫藏有诸多中国绘画史上的孤品、绝品。如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阎立本《步辇图》等。书法: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书法310件,其中11件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故宫藏有诸多中国书法史上的孤品、绝品。如东晋王献之《中秋帖》、东晋王珣《伯远帖》卷等。瓷器:北京故宫拥有35万件陶瓷器,包括一级品1100多件,二级品约5.6万件,另有从全国20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6万余片陶瓷标本。收藏特色尤其体现在三国至唐五代陶瓷器、元瓷、清中晚期御窑、宫廷陈设用瓷、紫砂器、多釉彩大型瓷器、清御窑生产资料、历代民窑瓷器和考古发掘资料。铜器:故宫藏历代铜器1.5万余件(不包括钱币和铜镜),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这三个数量均占中外传世与出土数量总和的十分之一以上,故宫是世界上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另有历代钱币1万余枚、铜镜4000面、印押1万余件。故宫青铜器馆设在承乾宫和永和宫。玉器:故宫藏玉器28461件,涵盖中国主要历史时期,尤以清代宫廷玉器为收藏特色。故宫玉器馆设在东六宫的钟粹宫。钟表:故宫收藏中外钟表1500多件,外国钟表包括英国、法国、瑞士、美国、日本所产精品,体现了18世纪至20世纪初世界钟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故宫钟表馆设在奉先殿。甲骨文:故宫博物院所藏甲骨总数,20世纪60年代调查粗估有22463片,占世界现存殷墟甲骨总数的18%,仅次于国家图书馆(34512片)和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25836片)。 诗作:2014年7月,故宫博物院在清理文物时,工作人员在库房里发现了两个箱子,上面写着“乾隆诗稿”,打开后,竟然是乾隆皇帝的2.8万首诗的诗稿。过去库房里有1.7万多首乾隆的诗,加上这次的发现,有4万多首。史传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作。


故宫藏品

文物保护

2015年,故宫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合作编制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面世并征询意见。《规划》的保护对象为故宫及其产权归属单位,包括紫禁城、端门、大高玄殿、皇史宬和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共5处明清皇家建筑群,总占地面积为106公顷。规划范围与故宫的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即故宫周边区域等同,预计于2025年实现目标。

故宫以1500万人次的年接待观众数量,位居世界所有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之首。自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试行每日限流8万人与实名制售票。

2016年8月22日,故宫在京宣布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科研课题全面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是中国首个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综合研究性修复项目,故宫博物院将以此项目为契机,通过机制创新,建立文化遗产修复的科学规范,在国内创立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典范。

作用价值博物作用

故宫博物院的创立,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胜利,是对复辟势力的一次致命打击;其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业绩。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举行故宫博物院成立典礼。博物馆是以文化教育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实物的机构。将作为君主法统象征和仅供皇帝观赏享用的珍贵文物,变为全民族的共有财富。故宫博物院成立时,就制定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博物馆的法律,后来又颁布了《中华民国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这两份文件在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博物院已由草创走向成熟,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走上正轨的开端。


清代五位皇帝福字展出

遗产价值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却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故宫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相得益彰。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可看到,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样性,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人们努力挖掘和认识故宫具有的突出的和普世的价值。

“文化遗产”观念的引入,突破了传统的“文物”观念的局限性,强化着遗产的环境意识、共享意识,以及全社会都必须承担管理和保护的理念,促使人们从“大故宫”的观念来看待故宫保护。这在故宫保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不仅要保护故宫本身,还要保护它的环境。过去只重视对故宫本身的保护,后来认识到与皇宫连在一起的护城河也是皇宫的当然组成部分,必须治理,于是就有了20世纪90年代投资6亿元人民币、费时三年的护城河治理,改变了长期存在的脏、乱、差面貌。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要求,在文化遗产地的周边必须划定“缓冲区”,以保护其周边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环境。200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通过的《北京文件》,对中国遗产保护的政策和原则给予很高评价,对故宫等世界遗产地的修缮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遗产及其特色的保护方式的尊重。

学术价值

故宫学是故宫博物院于2003年提出的,它是以北京故宫及其丰富收藏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故宫学研究主要包括紫禁城宫殿建筑群、文物典藏、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六个方面,有着丰富深邃的学科内涵。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权、皇宫为核心的皇家文化。故宫学的提出并确立将使其研究进入自觉阶段,从整体上提高故宫学研究的水平。

从故宫学的视野看待故宫,不仅认识到故宫古建筑、宫廷文物珍藏的重要价值,而且看到宫廷历史遗存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古建筑、文物藏品、历史遗存以及在此发生过的人和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这一认识是故宫学得以产生的重要依据,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故宫的历史文化内涵。故宫文化的这一整体性,也使流散在院外、海外、国外的清宫旧藏文物、档案文献有了一个学术上的归宿。基于此,两岸故宫博物院在学术研究上的交流与合作就是不可避免的,人为地阻隔只能是暂时的,事实上这种交流也是在不断地发展。

  • 30条法律小知识解释(这些容易让人误解的法律术语)
  • 2024-11-05这些容易让人误解的法律术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词语也会出现误解误用的情况,更不用说我们并不太熟悉的法律术语了,即使是一些很基础的法律术语,也经常会让人们产生一些本末倒置的理解今天,就让“央视社会与法”给大家讲讲这些最常见,却也是。
  • 三大抗癌食物到底是什么(常见的它竟然杀菌抗癌营养高)
  • 2024-11-05常见的它竟然杀菌抗癌营养高洋葱,在生活中特别常见,价格也不贵,既能调味,又能当菜吃而且洋葱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常见的洋葱杀菌抗癌的效果非常棒,所以有空多吃些想知道洋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洋葱的做法大全吗?那就一起。
  • 东京女孩 玉城tina 岛国鬼魅芭比
  • 2024-11-05东京女孩 玉城tina 岛国鬼魅芭比玉城TINATamashiroTina1997年10月8日出生于日本冲绳县玉城Tina是美日混血儿,爸爸美国人,妈妈日本人混血颜值自出道起就超级吸睛,既有西方人的深邃立体的五官,又有东方人的甜美可爱,。
  • 抗原检测家人是阴我是阳咋回事(居家抗原检测阳)
  • 2024-11-05居家抗原检测阳作为防疫工作的重要补充,抗原检测具有无需专业人员、场地及仪器、出结果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这一轮疫情中被广泛运用在家自行进行新冠抗原检测,出现阳性了怎么办?新冠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不同是质量问题吗?记。
  • 如何建立产品bop(如何拓展新品类更容易成功)
  • 2024-11-05如何拓展新品类更容易成功近期,零食麦片销量第一的“欧扎克”,进军植物奶领域,引发高热度传播,从5000多个燕麦奶品牌中脱颖而出从麦片到燕麦奶,欧扎克的新品类拓展策略是什么?凭什么快速出圈?有什么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一起来。
  • 舒畅李易峰青云志见面花絮(曾获林心如力捧不红)
  • 2024-11-05曾获林心如力捧不红文:娱乐星侦探曾出品《古剑奇谭》《盗墓笔记》《青云志》等多部古装大剧的欢瑞世纪目前又开始在筹划新剧的开拍了欢瑞出品的剧向来都是收视的保证,但口碑并不太好不过,目前还在卫视热播的《大唐荣耀》却是收视与口。
  • 喝酸奶的正确方法有哪些(你还在喝酸奶吗)
  • 2024-11-05你还在喝酸奶吗在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非常喜欢喝酸奶,酸奶的口味非常的好,酸酸甜甜,并且酸奶富含非常丰富的营养,多喝酸奶对我们的身体也非常有好处但是你知道吗?喝酸奶也是要分时间段的,在什么时间喝酸奶,营养才能更好地被吸。
  • 晶莹透亮是什么意思(晶莹透亮解释)
  • 2024-11-05晶莹透亮解释“晶莹透亮”是一个组合词,形容器物光亮通明,可以透出光亮晶莹: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形物体引证:朱自清《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透亮:。
  • 刘涛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刘涛爱的能力)
  • 2024-11-05刘涛爱的能力文能饰演职场女精英安迪,武能扮演横刀立马的霓凰郡主,现实中是好妈妈、好妻子、《花儿与少年》里的“万能涛”、热心公益的慈善大使,刘涛堪称一名力量源源不绝的“女战士”“没有人生来就是强者,没有人生来就是战。
  • 纳兰性德为什么要改名(纳兰性德并不叫)
  • 2024-11-05纳兰性德并不叫【文|马浩亮】如果要说这些年最畅销的古代诗人,恐怕非纳兰性德莫属李白、杜甫、白居易,课本里就有,其他场合就很小众了而性德为题材的各种诗集、传记、小说、电视剧,却是层出不穷的确,除了婉约凄美、缠绵清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