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是河南省地级市,中国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文化旅游城市 ,总面积6266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封市常住人口为4824016人。
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八朝古都”之称,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自宋代以后,历代王朝都把开封作为中国北方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开封人民创造了灿若星辰的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忠烈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开封历史上涌现出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铁面无私的包公、满门忠烈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变法图强王安石、破秦救赵信陵君、画家张择端、文学家蔡邕、诗人阮籍、教育家林伯襄、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大师冯友兰等名人大家。
开封历史沿革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国都里村),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大禹为避商均而居阳城(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之东。
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
春秋早期(公元前8世纪),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战国魏惠王六年,魏国君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公元前334年称王)迁都于大梁(今开封市鼓楼区)。
秦,设大梁县,属砀郡,郡治睢阳县(今商丘市睢阳区)。
西汉,境内设浚仪县,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
东汉,浚仪县仍属陈留郡管辖。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改司隶部为司隶校尉部,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开封县属之。
三国时期属魏国陈留国。
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孝静帝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等三郡。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也由县治改为州治。
隋朝置陈留郡于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后改陈留郡为汴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设汴州总管府,下辖汴州、洧州、杞州、陈州。武德七年(624年),汴州总管府改为汴州都督府。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河南道,道治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设为陈留郡。
兴元元年(784年),李希烈占据汴州城,僭即皇帝位,自称国号“楚”,建年号为“武成”,以汴州为大梁府治。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时间虽短,但国家的租赋较轻,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后梁定都开封,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从河洛地区的洛阳转向豫东平原的开封地区,对中国古代的都城转移及政治中心转移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923年,后梁灭亡,继起的后唐定都洛阳,于开封置汴州。
936年,石敬瑭灭唐,建立后晋,又从洛阳迁都到开封。947年一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灭亡。
947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开封为南京,改汗称帝,定国号为“大辽”。
辽军北撤后,后汉立国仍定都开封。951年,郭威发动澶州兵变,灭后汉建后周。郭威勤政爱民,大力改革使后周出现了新的气象。
960年,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今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开封府,历经9帝、168年。
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改东京称为“汴京”。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陪都。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前进基地。贞祐二年(1214年),完颜珣为避蒙古军锋,迁都“南京开封府”。天兴二年(1233年),完颜守绪在开封被蒙古军围困下,逃出汴京开封,迁都到归德府(今商丘)。
元初,沿袭金国称呼,仍称为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为河南江北行省省治。元朝末年,“天下义军共主”小明王韩林儿率领的红巾起义军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龙凤四年(1358年)红巾军占领汴梁,并从亳州迁都于此。龙凤五年(1359年)开封城被元军攻破,韩林儿逃至安丰。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将开封县并入祥符县,至此两县合一,置河南中书分省,省治开封府。同年八月,以开封府升格建为北京,位居陪都,重建开封城,改土城为砖城。 洪武十一年(1378年),罢北京称号。
清军入关后,基本沿袭明朝行政区划。省、府衙署均因开封城淹没而寄驻邻县理事。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府城。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开封府改设豫东道。祥符县改名为开封县,开封为河南省省会、豫东道治所。民国三年(1914年)6月,改豫东道为开封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豫东道。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开封市、开封县同城不相属。
1948年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2月23日,改为开封市。1949年3月,开封改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5月10日,根据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府委员会议5月8日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开封成立,省政府下辖开封、郑州两市及陕州、洛阳、郑州、陈留、商丘、淮阳、潢川、确山、许昌、南阳等10个专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封市仍为河南省省会。
1952年6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陈留专区并入郑州专区。
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市西迁至郑州市(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
1955年1月,郑州专区公署驻地由荥阳县(今郑州市荥阳市)迁至开封县(今开封市祥符区),改称开封专区。
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河南省辖地级市。
1983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
2014年9月,开封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开封县,设立开封市祥符区,同时还撤销金明区,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龙亭区。
开封市下辖5个市辖区、4个县: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区、祥符区、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
开封下辖4县,部分在历史上曾多次变更名字,假如用过去的名字,哪一些会比较好听?尉氏县历史悠久。早在7000——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春秋时为郑国别狱,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沿袭至今。秦始皇三年(前219年)置县,历经分并废置,隶属关系多变。
尉氏县于秦始皇三年置县。“古狱官曰尉氏”,今尉氏原为“郑之别狱”,并以这里为食邑,人们又称此邑为“尉氏”。据《汉书》:“郑大夫尉氏之邑,故遂以为邑。”
春秋时,为郑国别狱。大夫尉氏任狱官,地为采食之邑,邑袭狱官姓氏为名至今。战国时期,尉氏属梁地,秦置县。汉承秦制,尉氏属陈留郡,三国时属魏地,为兖州陈留郡所辖,西晋时归兖州陈留国,惠帝末年,改陈留郡为建昌郡,属洛州。
北魏属梁州陈留郡。文帝兴安初,尉氏并入苑陵(故城在今新郑东北)。太安三年(457年)析苑陵复置尉氏。东魏属梁州开封郡。后齐废尉氏入苑陵,隋开皇六年(586年)分苑陵再置尉氏归颍川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隋遗将王世充僭位称帝置尉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平王世充改尉州为洧州,归河南道汴州陈留郡。后复名尉氏,历经宋、金、元、明、清直至现代,名称未再变更。
结语:讨论历史旧名的主要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家对过往历史有所了解回顾认知。所谓“历史很精彩,传承更重要;知事先知史,看人看古今。”不喜勿喷。
以上就是开封市下辖4县部分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名字,大家觉得哪个名字好听呢?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最后介绍下开封旅游开封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宋代特色为主,元、明、清、民初特色齐备,布局严谨,古朴典雅。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清明上河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亭公园、大相国寺、包公祠、开封府、铁塔公园、中国翰园、焦裕禄纪念园等8家,其他旅游景区(点)15个。
◎清明上河园 位于开封城西北隅,是以北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主题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园内上演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成为展示宋文化魅力的印象画卷和夜游开封的重要载体。 ◎龙亭风景区 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南与宋都御街相接,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整个景区建在宋、金皇宫和明代周王府遗址上,景区内有气势恢宏的皇宫建筑群、碧波荡漾的潘杨二湖、丰富多彩的宋代宫廷文化节目展演,以及众多的文物遗迹。 ◎铁塔 位于开封城东北隅,国家4A级旅游景区。铁塔建于公元1049年,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园内宝塔高55.88米,八角13层,是目前我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砖塔,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砌褐色琉璃砖,浑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开封府 位于包公东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驰名中外。重建的开封府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 ◎大相国寺 位于开封自由路西段,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北宋时期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大相国发掘整理的佛乐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公祠 位于包公湖西畔,是为纪念我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国内资料最全、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纪念场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公祠占地16亩,是一组典型的仿宋风格的古典建筑群,气势恢宏,风格凝重典雅。 ◎山陕甘会馆 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富商集资修建,是旅汴同乡聚会的场所。现存建筑为会馆关帝庙部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建筑布局严谨,建造考究,装饰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中国雕刻艺术中的珍品。 ◎中国翰园 位于龙亭湖西岸,是中国首家集书法和旅游为一体的民办碑林,被命名为国内首个“中国书法名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规模之大,藏碑之多,为我国现代碑林之最,是融碑刻艺术与园林建筑为一体的东方文化宝库。 ◎延庆观 原名重阳观,是为纪念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兴建,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更名为延庆观,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中国三大名观,为中原第一道观,在中国道教史、建筑史、艺术史、民族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天波杨府 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因北宋时位于东京城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杨业为国捐躯后改为家庙,名“孝严寺”。大型马战实景演出《铁血忠魂杨家将》堪称中原首创,全国罕见。 ◎禹王台 坐落于开封城墙外东南部,是一座以古建筑为主景,以植物园区为主体的文化休憩公园,有“千古名园”之称。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盲人乐师师旷常在此吹奏古乐,故名“古吹台”。唐天定三年(公元744年),李白、杜甫、高适三贤曾在此聚会,饮酒赋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明嘉靖二年(1522年),为追念大禹治水功德,在古吹台上建禹王庙一座,此后改称禹王台。 ◎繁塔 建于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7年),因其建筑北宋四大皇家寺院的天清寺内,故又名天清寺塔,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佛教建筑之一,是开封现存最早的佛塔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宋代它曾是一座六角九层、80余米高的巨型佛塔,极为壮观。因岁月沧桑,至明代仅余三层。后人在大塔上仿损毁的六层缩建为六级小塔,成为如今独特奇丽的造型。 ◎焦裕禄纪念园 位于兰考县城北黄河故堤顶上,是兰考人民为了缅怀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而建。纪念园始建于1966年2月,占地91.7亩,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朱仙镇岳飞庙 位于中国四大历史名镇之一的朱仙镇西北隅,是为纪念岳飞在此大破金兵,于明成化十四年(1479年)所建。朱仙镇岳飞庙与汤阴、武昌和杭州岳飞庙统称为全国四大岳飞庙。 ◎启封故园 位于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是集文化、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一期古镇风情展示区于2016年10月竣工开园,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 ◎七盛角 开封首个集旅游、文化、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全仿宋建筑项目。是一条以宋文化为主题,以中原民风民俗为内涵,体现开封文化特色,集时尚购物、特色餐饮、民宿客栈、娱乐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休闲街区,于2014年5月盛大开街。 ◎大宋御河 2006年开始投资兴建,2013年5月正式运行,投资约6亿元,全长1.9公里,贯通开封市龙亭湖、包公湖两大主要景区,包含西司、包公祠、龙亭湖三个码头。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在开封水系中地位举足轻重。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 地处开封城西北部,与龙亭湖风景区毗邻,占地五百余亩,是一座以宋文化、城墙文化和七朝文化为景观核心、以大宋武侠文化为旅游特色、以森林自然为格调、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大型游览区。 ◎小宋城 位于开封市东京艺术中心内,占地35.9亩,先后获得“开封人的待客厅”、“外地游客的首选地”、“开封市的新名片”、“文化旅游新地标”等美誉。目前是我国首个融演艺(《千回大宋》)、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超大型文化综合体。 ◎皇宋大观文化园 皇宋大观文化园是在老绵纺厂厂房的基础上创意提升而形成的,既具有古朴的气息,又具有现代的时尚感,是开封目前最有特色的文化创意园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