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宫廷舞会上,
巴赫的大提琴被别人做了手脚,
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
见此状况,巴赫临危不乱,
索性只用G弦谱写了美妙乐章,
这首即兴演奏的咏叹调异常优美,
因而得名《G弦上的咏叹调》……
郑京和演奏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今天的主角就是这首耳熟能详的《G弦上的咏叹调》,仅在G弦上演奏的作品,却在徐缓的旋律中给人难以形容的深沉、庄严、恬静之美。
它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1754年出版的《音乐图书馆》封面
其实,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出自巴赫《第三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巴赫用了“咏叹调”作为第二乐章的音乐基调。“咏叹调”是歌剧中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唱歌曲,巴赫用在这里,正是想将一个极富抒情般歌唱色彩的情绪赋予这一乐章中。
巴赫《D大调第三组曲》第二乐章
指挥:小泽征尔
原来,巴赫的《第三管弦乐组曲》是为安哈尔特亲王利奥波德所写成的,1871年,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将第二乐章改编为小提琴与钢琴曲,旋律相同,但为了炫技,移至C大调,用小提琴的一条G弦演奏,故称为《G弦上的咏叹调》。
直到现在演奏这部作品时,都在G弦上。其充满诗意、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者的青睐。
威廉密August Wilhelmj
不过不论哪一种说法,
这首乐曲自上演以来便广受大众欢迎。
百余年来,
它作为配乐出现在电影《七宗罪》、
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等许多地方。
《七宗罪》选段
据说,1830年,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上的咏叹调》演奏给歌德听时,歌德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由此可见这支乐曲的不凡。
为歌德演奏的门德尔松
有评论言:“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这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或许这就是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的魅力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