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八仙中的张果老为什么要骑着毛驴“向后看”
“八仙”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己经很久了,而张果老就是“八仙”中倒骑毛驴向后看的那位老头。从唐代起,直至明代,诸朝文人对“八仙”的传说在其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载,只是名字不尽相同。自明朝吴永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问世起,“八仙”的名字才算固定了下来。此后,“八仙”的传奇故事就满天飞了;庙廊里有他们的壁画,戏台上有他们的曲目,不少地方据传还遗留着他们的仙迹。
在下最初认识“八仙”,大概应追溯到孩童时期看的连环画《八仙过海》了。当时就觉得张果老与其他七仙:汉钟离、曹国舅、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有点不同;这七位神仙都是各有各的神通,唯有张果老却看不出有什么神通来。他只会倒骑在毛驴背上,细眯着眼睛端端地朝后看,又觉得有点怪怪的,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见过一幅漫画叫《张果老新传》,画面上是一个干瘪的老头,倒骑在毛驴背上,戴着一副黑眼镜,直瞪瞪地看着后方,口中还念念有词:“糟了,一切都糟了!”,而远处的背景却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此后,小子就对张果老有了深刻的而又充满贬意的印象,这是一个不晓得“朝前看”,只会开历史倒车的干瘪老头。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几十年时光匆匆流逝,在下已从当年的少不更事,变成了如今的“夕阳无限好”。年龄大了,经见的世事多了,便容易自觉不自觉地“向后看”。由是,又想起了《张果老新传》中的张果老来。经过一番对比思索,这才发现,当年鄙视张果老是不对的。他根本不是什么开历史倒车的守旧派,而是一个善于发现前进中错误的人。他的真正本事是什么?恰恰就是那个倒骑驴的“向后看”。
历史永远是向前发展的,一代又一代人也总是把向前进作为手段,去奔向光明的未来。但,在“奔”的过程中,或因路线错误,或由经验不足,或是决策失当;便常常会影响前进的步伐和速度,甚至方向,从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了更好地向前进,就需要有人承担“向后看”的任务,看走的路对不对,看迈的步正不正。如果发现问题,就即时告诉“领路人”,校正方向,调整步伐,少走弯路。经验证明,任何“行路者”,包括大的集团,企图永远不走弯路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及时调整方向,纠正错误,才能避免出现更大的失误。
由此可见,“向后看”是“行路者”一种极可贵的自省、自察、自监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向前进就会“欲速则不达”,甚至会陷入盲区。那些只知道一味向前猛冲的莽汉们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当他们深陷盲区,想要“转弯”时,损失已经难以估量了。可惜,从古至今,这样的莽汉总是代不乏人。
凭心而论,张果老倒骑驴“向后看”,是“行路者”一种必须具备的本领。因为向前进与“向后看”,其表象看似水火不相容的矛盾体,实则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缺谁都不行的统一体。向前进是目标,“向后看”是手段,为了使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快,走得更稳,就须臾少不了“向后看”。因此,为了保证有效地向前进,就必须经常的“向后看”。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我们的先人,他们创造了神通各异的“八仙”,本来就很了不起,而在“八仙”中又创造了张果老这个“和而不同”的典型形象,就更了不起。在先人们创造的“八仙过海”方阵中,安排七个仙人勇往直前,却让张果老倒骑驴“向后看”,然奇就奇在这个方阵看似不一致的步调,而实际的结果却是极其一致;犹如人手掌上的五个指头,四个抓起来归这边,一个抓起来归那边一样。如果五个指头都整齐划一地归于一边,那就什么东西也抓不住了;正因为有一个归于另一边,抓东西才十分有力。同理,正是由于让七仙向前进,而让张果老“向后看”,这才确保了“八仙过海”临危不乱的整体步调,从而取得了渡海的胜利。窃以为,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中,如果有人硬要张果老也向前看,那这个“八仙”团队就一定难以漂洋过海,甚至还会弄出大事情来。
想至此,在下忽然大彻大悟。难怪中国百姓那么喜欢“八仙过海”的故事,关键就在那个“各显神通”上了。汉钟离等七位神仙虽然神通各异,但他们的表现都是向前进的,这显示了“神通”的普遍性;而张果老“向后看”的“神通”与他们是反方向的,则显示了其“神通”的特殊性;正是有了这个特殊性的“神通”,才确保了七仙普遍性的“神通”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不是去做无用功夫。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看来,“八仙”之所以能够顺利过海,就体现在他们的和而不同上了。他们够得上是一个“君子团队”。
由此看来,“八仙”中的七仙向前进,而张果老“向后看”;犹如人的手掌,四指握起的方向朝一边,而姆指握起的方向朝另一边,是符合自然法则的。人类的发展规律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只知道一味的战天斗地向前冲,而不懂得循序渐进地按照客观规律来发展,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哦嗬呀!原来张果老倒骑驴“向后看”,是我们的先人通过神话在向我们揭示一个人类前进的自然规律。而几十年前的我们,却把他涂抹成一个开历史倒车的人来恣意嘲弄他。在先人的智慧面前,我们显得是多么的苍白和无知啊!毫不夸张地说,张果老的“向后看”,简直就是我们先人的伟大创造。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和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样,闪耀着先人智慧的光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