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这世界上一边说话一边打手势的国家,意大利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其实意大利这个国家挺有意思,别看巴掌大点地方,因其狭长的地形,北部、中部和南部不仅美景各有千秋,人的性格也各具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工业发达的北方看不上南方人的懒惰和散漫,南方人不喜欢北方人的“工作狂”。巨大的分歧有点像“豆腐脑是咸是甜”的争论。当然这个“工作狂”只是相对于意大利内部来说的,拿中国人的眼光去看整体依然是“不着调”。没辙,谁让这个国家天生就适合踢足球、吃冰激凌、看歌剧呢。
意大利语言手势的起源地,就在中南部城市——那不勒斯。
每一个城市都有人对其褒贬不一,但尤其是在意大利的城市,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头所好。但唯独那不勒斯,我听到的声音极其两极分化:要么厌恶她的脏乱差,要么就是喜欢她这种独特的混乱。
我就属于前者。
那不勒斯(Naples/Napoli),有人更喜欢亲切地用意大利语音译称其为“拿波里”。它是意大利南部最大的城市,坎帕尼亚大区的首府。沿海湾一直向南就是被誉为“欧洲最美海岸线”的阿马尔菲海岸,附近又有维苏威火山、庞贝古城、卡普里岛等热门旅游地。在老城区里有中世纪的大学、数百年的教堂,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在意大利有这样一句谚语:“Vedi Napoli, e poi mori”,意为“看一眼那不勒斯,然后死去”。
和中国的谚语“朝闻道,夕死可矣”有异曲同工之处。
和意大利其他城市不大一样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种族的人先后统治了那不勒斯,城市里也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痕迹。所以,在那不勒斯迷人的外表下,是她混乱的一面。为了应付频繁更替的统治者,那不勒斯人养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热情刚烈又自由散漫,圆滑且善于夸张表现。他们每个人的表情都极其丰富充满活力,手势比语言更丰富。意大利北方人和南方人吵架,那不勒斯人“能‘动手’绝不吵吵”,比划着手势就“骂”回去了。那不勒斯人甚至坦率地说:我们用手来说话,人人都了解我们的手势!
我想,谁也不会喜欢这样的人,因为跟他们打交道太累了。意大利人戏称那不勒斯是永恒的剧院,每一个那不勒斯人都是最佳演员。更有甚者,说“那不勒斯是最不像意大利的城市”。
由于外来人口众多,城市的治安也就成了大问题,许多人都提到过那不勒斯的混乱,别说游客,就连意大利本地人都不愿意去那不勒斯。偷盗、抢劫、飞车党这些词汇一直和那不勒斯联系在一起。我在阿格里真托碰见的一对中国去旅游的夫妇,就是在那不勒斯被抢走了手机。
对于80后的球迷来说,最早知道那不勒斯大多都是因为一代球王——马拉多纳。从1984-1991年,从24岁到30岁,马拉多纳将自己职业生涯最美好的7年都给了那不勒斯,凭借一己之力将那不勒斯带上意甲冠军的宝座,与北方诸强相抗衡。甚至有过这样的说法:那不勒斯有三宝:阳光、海水、马拉多纳。
这个意大利最特别的城市,还是意式披萨的发源地。披萨既好吃又便宜,薄薄的面饼上洒满馅料、芝士、蔬菜和香肠,一整张披萨只要3、4欧元,几乎是整个意大利最便宜的。
由于那不勒斯的混乱,我也一直对其望而却步,直到第三次来意大利才在这里短暂停留一晚。因为游览附近的庞贝、阿马尔菲等地不一定非要住在那不勒斯。我也是只想来此追寻球王的踪迹,吃原汁原味的披萨。从萨莱诺乘最早一班火车北上,很快就抵达了那不勒斯火车站。
全世界任何一个火车站周边都是鱼龙混杂之地,由于只停留一晚,我就把酒店订在了火车站正对面,为的是出火车站赶紧进酒店省事儿。但一出火车站,看到的堵车与街道的垃圾,仍然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
虽然火车站周边混乱,但我还是更推荐住在火车站附近,因为交通方便。如果想去周边游览,最推荐购买“那不勒斯三日交通卡(Artecard)” ,所有那不勒斯的市内地铁、公交车、以及郊区火车(包括去庞贝、索伦托等地的火车),自打票之时起3天内(不是72小时)一卡通用。并且一系列主要的旅游景点,持Artecard购票,前两个景点免费,然后从第三个景点起半价。
把行李放到酒店,办好入住,酒店前台的工作人员也提醒我要注意安全,走在路上不要低头看手机,相机和项链要留意,最好把相机放在包里,包要斜挎放在身前……这一系列的提示,让我对这个城市又多了几分紧张。
把相机塞到包里就往老城区走,整个那不勒斯似乎到处都在修,完全没有意大利传统城市的浪漫风情,大多数建筑破败又缺乏修缮,路面交通靠自觉,红绿灯一半是坏的,另一半也没人看,室内室外的禁烟标志下就有人在吞云吐雾,垃圾分不分类不知道,都漫出了垃圾桶……
也许是依山傍海的那不勒斯觉得自己美的得天独厚,任性地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那不勒斯老城区的游览非常简单:从火车站经过商业街到海港边的城堡,再钻小巷吃个披萨,如果不逛博物馆的话,一天时间足够了。
翁贝托一世拱廊街(Galleria Umberto I)是那不勒斯的一条购物长廊,建于1887-1891年,就以国王翁贝托一世的名字命名。翁贝托一世 (Umberto I,1844.3.14-1900.7.29),于1878-1900年做意大利国王。他出生于都灵,自幼受到全面的军事教育,领导自己的国家摆脱孤立状态,与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结成了“三国同盟”。
这拱廊是不是看上去有点眼熟?和米兰大教堂旁边的艾玛纽埃尔二世拱廊很像。也以透明玻璃做屋顶,十字形平面,中间为穹顶,当地人更喜欢把这里当成是社交场所。虽然没有米兰那么多大牌奢侈品,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那不勒斯是意式西装的发源地,盛产全世界最顶级的手工西服!多年来深为欧洲王室贵胄所青睐,这里的裁缝被奉为神灵!
长廊旁边就是圣卡罗大剧院(Teatro di San Carlo),不知道这外表被遮起来了是在维修还是因为太破败了搞一下“面子工程”遮遮羞。它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持续使用至今的剧院,得名于波旁王朝国王卡洛斯三世,是意大利三大歌剧院之一,1737年就开始对外开放,拥有3000个座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歌剧院,金色大厅装修奢华精致。
位于海边港口附近的新堡(Museo Civico Castel Nuovo),又名“安茹城堡”,是那不勒斯王国第一位国王,安茹王朝的查理一世为纪念将都城从巴勒莫迁至那不勒斯而下令建立的第一座王宫。城堡始建于1279年,历时三年修建完成。入口处为建于1467年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凯旋门Torre della Guardia,为的是纪念阿拉贡的阿方索一世(Alfonse l el Batallador)于1443年占领那不勒斯,四座圆筒形高塔是法式城堡的风格,被誉为哥特式至文艺复兴过渡期的代表之作。
老城区是那不勒斯最有特点的地方,跟着谷歌地图都不一定能找到目的地。虽然街巷狭窄、房屋破旧、但却充满了生活氛围。生动的涂鸦、迎着阳光飘舞的床单、满街叫卖的柠檬甜酒、疯狂地穿梭在小巷中的Vespa(意式小摩托)……走上一遭要是没丢点东西,那不勒斯之行都不能算圆满。可适应了这个城市之后,我倒觉得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更重要的是,这里藏着那不勒斯最好吃的美食。作为披萨的起源地,在那不勒斯披萨可不是“垃圾食品”,而是那不勒斯人的骄傲,料足价廉,街巷里就飘着烤披萨的香味。我和当地人打听那不勒斯最有名的披萨店,问到的人都跟我说“啊,‘达马切’”,然后就用他们的手势语言比划着给我指路。隐藏在小巷中的这家“苍蝇馆子”,就是那不勒斯最有名的一家披萨店Pizzeria Da Michele,始创于1870年,也是米其林连续五年推荐的餐厅。据说是那不勒斯甚至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披萨店,我来的时候不是饭点儿,还门庭若市。
一进门就看见了一个大烤炉,在店内一角,几个人忙的不亦乐乎,用长长的铲子把披萨送进送出。
幸好我一个人来,等不了多一会儿就有位置。更幸运的是,我正好坐在了马拉多纳照片的下面。
玛格丽特披萨(Margherita)是那不勒斯最有特色的披萨。据说,19世纪时,玛格丽特公主在那不勒斯停留期间,厌倦了宫廷内的锦衣玉食,要求随从去民间给自己找美食吃。当时披萨还只是平民食品,随从就给公主呈上了一种主色为红(番茄酱)、白(面粉\奶酪)、绿色(罗勒叶)的披萨,公主觉得非常好吃,从此就流传于贵族名流之间。
听上去有点“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意思
旁边那张照片,是茱莉亚·罗伯茨来店里,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Eat Pray love)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若说那不勒斯是“中国十八线城市管理水平”,绝对是有点自黑。好歹也算是意大利二线城市,还有2条地铁呢!(本来规划是6条,意大利人的建筑效率,你懂的)表面上“脏乱差”的那不勒斯,地下别有洞天。位于商业区的托莱多地铁站,由艺术家Oscar Tusquets Blanca倾心打造,设计了一个海底世界。整个地下空间,覆盖着一层蓝白相间的马赛克,层次渐变,柔美又温馨。用蓝色与白色的灯光交替闪烁,如夜空中的繁星。
无论是沿扶梯下行还是上行,都觉得忽而进入天籁,忽而又坠入深海,变幻莫测。
这个地铁站被誉为“世界最美地铁站”,虽然我也看过莫斯科那些地铁站,但两者感觉大相径庭。莫斯科是因为那些特定时期建造的壮观,但那不勒斯将意大利的浪漫融入到了其中。
在这座城市短短的一天,我倒是理解了她。对那不勒斯实话实说我是真的喜欢不起来,但也许她是意大利受误解最多的城市。即便传说中脏乱差,也有着自己迷人的一面。宁静的海港、童话般的城堡、浓厚的烟火气里生机渺渺。也理解了意大利每次想拉动经济,都还得照顾这个“拖后腿”的前朝遗老。即便世界秩序早已变革,她依然故我,傲然于世。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