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族是新西兰的少数民族。属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毛利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有新创拉丁文字母文字。信仰多神,崇拜领袖,有祭司和巫师,禁忌甚多。
相传其祖先系10世纪后自波利尼西亚中部的社会群岛迁来。后与当地土著美拉尼西亚人通婚,发生混合,因此在体质特征上与其它波利尼西亚人略有不同。19世纪初英国人入侵前约有20多万人,分为50个部落,有部落联盟。原始公社开始解体,阶级分化明显。社会以父系大家族公社为单位,有的开始向大家庭过渡。采用夏威夷式亲属制度即伯叔父与生父同一称呼,伯叔母和生母同一称呼,侄甥与儿女同一称呼。经济以农业为主,行刀耕火种;部分人从事渔猎和采集;手工业发达。殖民时期惨遭屠杀,人口一度锐减。1907年新西兰独立后,民族权利受到尊重,人口逐渐回升。现代毛利人已接受英裔新西兰人的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均已发生变化,多会讲英语,许多人进入城市当雇工。部落界限已被打破,民族意识开始形成。民族文化得到复兴和发展。
毛利人约于一千年前由太平洋中部,从传说中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至此,并从此定居。如今,生活于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继承了毛利的传统文化。他们对族人聚首的时刻,如葬礼尤为重视,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会面的难得时刻,总趁机回乡。说毛利人一旦离开人世,便会与祖先会合,并凭着他们赐给的力量,赋予子孙精神力量与指引。毛利人极重视他们的传家宝物,如权杖、绿玉项链等,深信它们蕴藏看祖先的灵气。他们会将这些家传之宝传给世代子孙。过去,毛利人与他们居住的环境有极密切的关系,并创造及流传着许多相关的神话传说,如森林之神及大海之神等。透过传统歌曲舞蹈流传坊间,成为如今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怀唐伊条约》的签订,保留毛利人的土地及其他资源的拥有权,使这种独有民族的文化精粹得以保存,如今成为新西兰一大旅游特色。
在新西兰,你会时刻感觉到毛利文化的存在,一个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生活。同样,其中毛利人的碰鼻礼和纹面广为我们所熟悉。
至于战舞也是毛利人闻名世界的舞蹈,在古代,毛利人在发动战爭之前,他们会先跳一种极具挑战意味的哈卡舞(Haka)。哈卡的用意就是想要吓跑敌人,如同鸟类动物为了示威,会刻意膨胀自己身上的羽毛与瞪大眼睛一样,舞蹈中也拥有许多夸张肢体动作与吐舌头的招牌表情。但隨着时代的演变,哈卡的意义也跟着转变。如今,毛利人在来访宾客面前舞枪弄棒并没有恶意,只是用来试探客人的来意,是毛利人对客人友好欢迎的表示。
传统上一般是由男性跳,女生会在旁边翻白眼助阵壮大声势相传哈卡舞来自毛利太阳神的传说,据说太阳神Ra有两位妻子,分別是「夏季」Hine-raumati和「冬季」Hine-takurua。最初的舞蹈来自于夏季的儿子旦那罗(Tanerore)为討母亲欢心的表演,因此哈卡舞中常见抖动的手,就是象徵夏季天气太热在空气中产生抖动的闪光;至於舞者为把舌头伸长的姿势,意思是扮演敌人被杀后,头颅被猎首,掛在长竿上的模样。
毛利(Māori)其实一开始是毛利语中正常、正常人的意思,当西方人来新西兰时,对自己的自称,并且称西方人为反常人(Pakeha)
纹身、战舞、雕刻艺术、银蕨,形成新西兰毛利文化独特的基因。毛利人脸上和身上的刺青也是地位的象征,通常越多或越复杂的花纹就代表拥有越高的地位。这些在她们脸上神秘瑰丽的刺青被称为TMOKO,因为毛利人以前没有文字的记录,图腾象征便显得格外重要,每一张刺青图案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就像一份人生简历,记录着毛利人的出身、地位、职业,甚至是一生的成就。其中最常见也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新西兰的代表植物银蕨。银蕨在毛利人心中有着相当崇高的地位,原因当然也跟他们古老的传说有关!传说毛利人TIARA跟她的丈夫RAHI在一次的战爭中,敌方绑架了TIARA,为了让失散的丈夫能在丛林中找到她的位置,便偷偷的将银蕨叶背翻过来,通过月光反射出叶子背面银白色的光芒,便能为丛林里的人指引方向(根本是新西兰版的糖果屋的故事)也因此毛利人更将银蕨引申为指引人生方向的精神代表。
语言
毛利语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语言,也是新西兰的三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两种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新西兰手语。毛利人从太平洋诸岛来到新西兰之后,语音基本上变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沟通无碍。
文字与发音
毛利语采用拉丁文字,只有15个字母,分别如下:
元音:A, E, I, O, U
子音:H, K, M, N, Ng, P, R, T, W, Wh
当中“R”是颤音,“Wh”基本上发/f/音或/Φ/音,但北部亦有发/h/音或/hw/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