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油车时代,大家信仰马力为王,而电动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准则。依靠着电机的特性,大多数车企很轻易就能做出百公里加速4S内的车型,因此标榜马力为王的时代开始没落,取而代之的是续航竞备赛。
今天我们要评价的这款车是奇瑞新能源小蚂蚁EQ1,在续航竞备赛中,奇瑞新能源EQ1以轻量化引领行业,巧妙结合了民间技术,实力开辟中国电动车历史新篇章。
先介绍一下,目前市场在售的2019款奇瑞eq1有三种配置版本,分别是5.98万的智尚版、6.98万的智享版和7.58万的智炫版,外型方面三者几乎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顶配车型带有天窗。
先从外型说起,第一眼望去不禁赞叹EQ1设计(抄)得好,虽然不是原创(抄的是丰台iQ,挺逗的,人家是iQ 智商,奇瑞是 EQ 情商),但终于有一个不是抄Smart 的小车了,也算是一大进步。
具体效果,秉承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准则,大家自行定夺。
内饰设计:内饰布局相对简单,但也有一些设计感在里面,比如副驾正前方的琴弦状设计,并配有双色搭配,观感不错。不过受成本控制,内饰的用料比较一般,能摸得着的地方都是满满的硬塑料。
中控区10英寸的大屏,能够完成车辆设置、音响娱乐、蓝牙电话等功能,也是倒车可视系统的显示屏。
但它自身不带通话模块,也没有导航功能,虽然能一定程度提高用车的便利性和乐趣性,但作为人机交互和重要功能的载体,它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奇瑞eQ1车厢储物空间不算大,因为加入后排座椅,行李厢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连塞一个书包都比较困难,所以你随身带的包包只能放在后排座椅上,毕竟它的轴距只有2150mm倒也可以理解。
三电系统:小蚂蚁基于奇瑞的LFS(LightweightFrame Structure)平台开发,该平台是奇瑞最新的纯电动汽车平台。引用奇瑞自己的描述:“小蚂蚁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铝制车身的新能源车型,它的车身框架主要材料是高强度镁铝合金,比例高达93%以上。车身外覆盖件则采用了复合材料,重量轻成本低,而且可以为小蚂蚁带来丰富的个性化车身颜色。"
最后的内容是本文要介绍的重点部分,从EQ1前部的防撞梁开始:其采用了单层冲压式设计,厚度只有2毫米,只能算得上是很薄的一层铝片,这绝对是我见过成本最低,坚固程度最低的防撞梁。
图三是普通燃油车防撞梁的设计,可以做一番对比。
其实大家都知道,因为铝材料更软,相比钢铁更轻,所以为了保证它的强度,只能从结构设计着手,一般我们能看到的前防撞梁大多是日字型或者目字型的多层冲压结构。
接下来可以看到,防撞梁两边焊接在多边形吸能盒上,吸能盒设计比较合理,同时也做了内凹和打孔的溃陷设计。
再往后可以看到水箱框架,eQ1的水箱架竟然是塑料的,可能是为了减重,不过这样设计,对于强度和寿命可就大打折扣了。
最后,从布局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防撞梁到水箱框架的距离太近。
总体来看,奇瑞EQ1的前防撞梁本来就薄弱,加上溃缩吸能盒距离短和可能是为了减重和降低开发成本而采用工程塑料的水箱框架,不管是低速碰撞吸能、还是降低碰撞经济损失,都没有起到实际效果。
尾部设计:与令人意外的前防撞梁相比,后防撞梁的设计其实还是在预料之中,因为这台车就没有后防撞梁,只有一个车架的后底板。
不过在车尾倒是有一根铝合金的横梁,但并不是起到防撞梁的作用,而只是后车架的一根连接固定杆。
轻轻的一撞,几乎就报废了,因为后面直接连接的是车架和三电系统,所以真的为买了这辆车的小伙伴捏一把汗,上路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裸露在外的小屁屁。
车架设计:严格的说这台车没有独立的前后副车架,而底盘悬架系统设计就是采用了方管形铝管焊接而成的铝合金架子。
其实早年在山东的低速电动车产业,一开始就是用这种架子车,成本低,门槛低,一个厂房、几个工人、几把焊枪就可以开干。看到奇瑞这台车,我励志为打造豪华电动车而学电焊。
除了前后防撞梁和车身骨架,这台车的外表,全身上下都是工程塑料。说白了,这台车奇瑞eQ1就是一台“塑料车”,前引擎盖轻飘飘的像老式洗衣机的盖板。
优势:塑料覆盖件的缓冲作用更好,而且小幅度碰撞可以用胶水粘合。
劣势:稍微重一点碰撞维修成本高。一般铝合金材料的车门,坏掉之后还能做钣金,但塑料坏掉就只能更换,所以别看这是一款小车,维修成本并不低,出事就得换换换。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市场上会有这么奇葩的车,按照开发标准可以大概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用现有的汽油车改成电动车,例如比亚迪E1。但是汽油车的车体经常会不符合电动车的尺寸要求,电池电机的位置不一定合适,毕竟不是给电动车设计的。
另一种是开发一个适合电动车的新车体。但是开发一个新的承载式车身,非常困难,模具成本高,开发周期长。
所以用钢管的方式焊接车架是最快的方式,而且成本低。其实游乐场的玩具汽车和一些军事特种车辆,沙漠突击车等都是用的这种方式。
从以上的拆解图也能看出奇瑞的eQ1就是采用了第二种方式,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车架能够非常适应电池尺寸,能够在车身不大的基础上,多容纳更多的电池。而且成本低,上马快。
缺点嘛,文章中说的很清楚了。
回到正题,其实对于这样一台小车而言,《高工车评》认为同样需要完整的架构和安全的车身,例如:“雨燕、飞度、雅力士“。但目前来看,EQ1除了前防撞梁看似比较“高级”,其余位置的设计都充满了目的性。为了压缩成本,车身蒙皮变成了塑料,为了减重,两毫米的前防撞梁也能装上车。
对于消费者而言,驾驶这样一台车塑料车,在马路上疾驰,安全性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