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于修挑战的各路武林高手,如今都在干什么?
有独立做展的艺术家,有富足闲暇的纹身师。最接近武术的人,大概就是那位辗转各个片场的武打明星。
封于修在挑战他们的时候,除了想证明自己,言行举止里也有藏不住的恨和鄙夷——那趋于消失的江湖,终究是被这些风云人物抛弃了。
可反过来说:是他们抛弃了江湖,还是时代抛弃了他们?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转行重生,选择更利于自己生存的行当?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也是一个不需要答案的问题。
在夏侯武和封于修决斗之前,整部电影给人以压抑和心酸的感觉。可等到主角光环比汽车大灯还耀眼的甄子丹出现,这部电影那一口吊了一个多小时的气,泄了。
单纯从电影角度出发,甄子丹的角色一直让人无从下笔、一言难尽。他本人更像封于修,用最后的自以为骄傲睥睨着整个江湖,却忘了这已经是一个再高的武功也没有一根手指好使的年代。
不肯倒下的甄子丹,就像不肯退居历史幕后的江湖一样,倔强、又带着一丝让人心疼的好笑。
整部电影的基调从甄子丹出场,就已成定数——即便你厉害到徒手可以打死人,也真的把武术练成杀人技,也要在法治社会和年代付出对应的代价。
从根本上来说,寻仇切磋、一走了之的江湖,早已消失不见。
这种感觉就好像“我行但我不能”是一样的——可以做到的事却不得不时刻保持收敛。这种压抑会随着武艺越来越高强,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顺着这个思路再去品读王宝强扮演的封于修、再去看那枚他每次都会放在失败对手身上的“堂前燕”,也有了新的理解层次和角度。
电影中关于“堂前燕”的解读,专业人士给出了解答——一是慰劳那些败北练武人士的辛苦,二是暗示“不过一介武夫,再厉害也不过是朝廷堂前的燕子”。
个人觉得这段剧情放置的位置不太对,后续也没有能衔接这处“点睛之笔”的设定。如果将这段解读放在电影的后半段或者在结尾以闪回的形式重现,再在武夫们“不甘心”和“不得已”上下一点功夫,整部电影的层次感也不至于如此单薄。
那么赐给对手“堂前燕”的封于修,俨然是深谙着这两层含义。
他自己先天有缺陷,又在如此条件下将各路武功练到出神入化,他所体会到的其中辛苦必比其他人多出几倍。
但同时他又恨自己只是一介武夫,连给心爱之人看病的能力都没有。最后不仅只能眼睁睁看着爱妻受病痛折磨,还在最后一刻忍着巨大的悲痛亲手结束了妻子的生命。
无能的固然是他,但将这无能放大的又是谁?退一万步讲,先天不足的封于修哪怕不练武,投身社会又能做什么?扛大包还是打零工?以他的资质想必也成不了高端领域的顶尖人才。
封于修将这怨恨全部发泄给客观环境和其他同道中人,但其实他的内心比任何人都清楚:说到底,这根本怪不得别人。
从这一点,亦可以看出曾经江湖“容错性”和宽广的接纳度。在那个有人气就有恩怨的地方,从来都是“英雄不问出处”:你的家世你的曾经,都不足以让别人给你下定义。只要武功强大,就会有立足之地。如果再加上一些义薄云天、恩怨分明,你就是万里无一的大侠。
很大程度上,中国的武侠和西方的牛仔有很多共通之处。都是“过去时最后的乌托邦”,也保留着很多不会再现也无法再现的特质,还有人。
让人泪目
当片尾出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时,热爱武侠电影、老港动作片的人,明显能够感知到:
那些身影、那些作品,终成历史。虽足够美好,却再无回去的可能。
从1912年的黎氏兄弟到现在的英皇,香港电影走过的岁月就像那只能在正史中窥见影子、野史中支离破碎的江湖一样。
除了从前的电影,消散在风里的还有从前的武林。那些直来直往的义薄云天,那些说一不二的快意恩仇,也尽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