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重
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体重测量简单精确,能较好地反应儿童生长及营养状况,也是儿科临床计算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男较女重)及宫内状况有关。男孩出生体重平均为3.3±0.4kg,女孩为3.2±0.4kg,平均为3kg。出生后第1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7~10 日后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小儿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出生后第1个月可增长1~1.5kg;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6kg),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9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12kg),2岁后到青春前期体重每年稳步增长约2kg。
具体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 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kg)=6(kg) 月龄x0.25
2岁以上:体重(kg)=8(kg) 年龄x2
(二)身长(高)
身高(长)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3岁以下儿童采用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3岁以上儿童采用立位测量,称为身高。身高增长与种族、遗传、体质、营养、运动、疾病等因素有关,短期疾病与营养波动一般不会影响身长(高)。身高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但身长的个体差异更大。婴儿期和青春期是身高的两个生长高峰。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 50cm。第一年增长约 25cm,第二年增长约10cm,2岁后至青春期增长平稳,每年为5~7cm;青春期后增长较快,可达每年7~9cm,持续 2~3年。
2~12岁儿童身高(cm)=70 7x年龄。
(三)头围
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称为头围,反映了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新生儿头围平均约 34cm。在出生后最初半年增长约8cm,后半年增长约4cm,1岁时达到46cm,2岁时为48cm,5岁时为50cm,15岁时为54~58cm(接近成人头围)。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头围增长过速多见于脑积水,过小则提示脑发育不良。
(四)囟门
囟门分前囟和后囟,囟门直接反映小儿颅骨间隙闭合情况。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为1.5~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时闭合。前囟早闭、头围明显小于正常为小头畸形;前囟迟闭或过大见于解颅、佝偻病,或脑积水等;前囟饱满常表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最迟于出生后 6~8 周闭合。
(五)牙齿
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20 颗)和恒牙(32 颗)。乳牙于 4~10 个月开始生长,出牙顺序是先下后上,自前向后依次萌出(尖牙例外),最晚30个月出齐20 颗乳牙。恒牙于6岁左右出第1颗;7~8岁开始,乳牙按萌出先后逐个脱落,代之以恒牙;最后一颗恒牙(第三颗磨牙)在20~30岁时出,也有终生不出者。
2岁内乳牙颗数=月龄-4(或6)
出牙为生理现象,但个别小儿可有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反应。出牙时间推迟或出牙顺序混乱,常见于佝偻病、呆小病、营养不良等。
(六)语言、运动发育
一睡二抬三翻四撑五抓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周会走
1.语言发育 新生儿只会哇哇大哭,没有其他发音;2个月能发出和谐喉音;3个月发出喃喃之音;4个月能发出笑声;5~6个月会发出单调音节;7~8个月会发复音,如“妈妈”“爸爸”等。1岁以后能说简单的生活用语,如睡、吃、走等;1岁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如吃饭等;2岁后能简单交谈;5岁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发育顺序是由上到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地进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能登梯、跳跃,动作也逐渐有力、精细和准确。
(1)粗大运动:1个月小儿在睡醒后常做伸懒腰动作;2个月俯卧时开始抬起头来;3~4个月俯卧时能抬起前半身;6个月能翻身;7个月会独坐;8个月会爬;10个月会扶走;12个月后能独立行走。
(2)精细动作:儿童精细动作的发育表现在握物的方式上。新生儿两手握拳很紧;2个月时握拳姿势逐渐松开;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开始有意识地取物;6~7个月时能独自摇摆或玩弄小物体,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食指取物;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能几页、几页地翻书;18个月时能叠2~3 块方积木;2 岁时可叠6~7块积木,能握杯喝水;3岁时在别人的帮助下会穿衣服;4岁时基本上能自己脱、穿简单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