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顾名思义,是未被人类驯化的菜疏。既有野性,人类自不得常食,偶尔食之。也正因其野性,固有其独特风味,让人思之,念之。这种因时令气候而发生品质变迁的野菜,就有了一种过时不候的傲气,也正是她亘古不移的骨格,才能做到不因人而异,她只尊重时节,经历着自身的兴衰更替,你喜之亦好,厌之亦好,从不改本性,真乃天地间一独物矣!
清拌莼菜
翻读《诗经》,里边野菜繁多,古人恰是多食野菜的。从开篇《关睢》里的"荇菜"到《泮水》里的"茆";从《汉广》里的"蒌"到《采葛》里的"蒿";比比皆是,有水生,有陆长;有独立成棵,有丛生如蓬;有鲜如少女,有厚如村妇;有高洁如兰,有粗鄙似草;古人采来,难不成是看其形,描其态,方可烩之。可见厨艺由心,自古有之。
凉拌荇菜
凉要说起杭帮菜中的“莼菜鲈鱼”,你能想到的不只是水面上飘浮的翠绿圆萍,那双在水面搅动清波,薄采莼菜的双手已是让你有了食欲。而“荇菜”,因其所居,清水潦绕,虽处身于污秽之地,却是呈现出至纯至真的风味,全无泥土腐气,这岂是高洁人士不爱之物,何况嫩芽初上,新叶繁茂之时,恰是少女怀春,少儿郎泮水寻春之季。难怪《颜氏家训》中要列出“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训导后人要如莼菜,行世清澈,不入歧途。
香椿炒鸡蛋
“香椿爆蛋”,名虽粗野,却因其风味独特,趋之者,甘冒临高之险,攀援采之;恶之者,掩鼻而避食,却时时转睛,见盘中绿黄杂陈,煞是夺目,食者甘饴自得,也不忍舌底生津,然终不愿举著一尝,失之交臂,亦是其执拗性格,失掉了人生诸多品味之机,岂不憾哉!
人生五味,苦味皆是避之不及。然食苦之风,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种基质,也是古人养生之道的一种智慧。《谷风》里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文中的荠菜因酸涩和清凉,在酷暑之日,吃上几口,是极其酣畅淋漓的快事。荠菜,苦菜,我国遍布各地,这种生存的韧性和生命力的旺盛,与我囯百姓何其相似,这也是人们爱食的一大原因吧。
茯苓莲子羹
古人以"苓"字为女孩取名,是要其如茯苓般内敛而不张扬;以“荷”为称谓,寓出污泥而不染;以“萱”为缀,盖是念母恩而不忘,存孝心而不殆。其余如槿,如茜,如云英,种种野菜入名,非取其味,是取其品性,寄寓深矣。
于是,吃野菜之前,听人说一番野菜之道,亦是品咂之前,添一份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