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周六,妈妈负责接送女儿上芭蕾课,因为临时接到重要的工作任务,错过女儿的下课时间;儿子要参加雅思考试,但是他不想出国留学,于是在去往考场的半路上,逃跑了;爸爸在报社工作了十年,却忽然遭遇失业……10月21日至23日,音乐剧《Amanda的三十八岁生日》亮相上海大剧院·New Box小剧场。
“剧本原本题目为《梦想成真》,我们把它改成《Amanda的38岁生日》。Amanda是外企女职员常用的英文名字,A又是字母第一,而且全家只有妈妈的名字是英文,她是个要强的完美主义者。”《Amanda的三十八岁生日》制作人张磊经常被朋友问起,“为什么剧名选择38岁,不是28岁或者35岁?”在她看来,“35岁以下的人,可以说是30出头,一到37岁、38岁就是年近四十。小时候,我觉得40岁是很遥远的事,到了40岁应该事业有成、儿女双全,但其实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已经40岁了。”
编剧张燕、导演范煜群、作曲顾易把《Amanda的38岁生日》打造成属于上海的故事,剧本、音乐、舞蹈均为原创。还在剧本讨论阶段时,剧组成员常常感叹剧情“似曾相识”,“在每个人家里安装探头了吗”“怎么这样像我家”“这妈妈和我妈妈一模一样”“我爸爸就是这么被嫌弃的”。
《Amanda的38岁生日》是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和不称心的现实和解,和不如意的家人和解,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自己和解。“明天起,生活会变好。”张磊表示,妈妈首先要允许自己做一个“60分妈妈”。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妈妈不用逼迫自己做到100分,那么她就不会去逼迫孩子,不会在孩子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感到失望、委屈,家里的氛围会好很多,“其实60分妈妈对孩子、对丈夫来说,也许就是100分。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棱角,彼此镶嵌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完美的图形,这才是重要的。”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徐佳敏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来源:作者: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