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弹痕
本文为8090军事独家纵览公众号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如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公众号8090军事独家纵览及作者信息,并且在公众号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欢迎朋友圈及微信群转发本文,无需授权)
说到伏击,相信很多朋友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切,不就是找个看不见的地方猫着,等敌人经过再出其不意的发起攻击么,这有什么可说的?没错,这个战术确实是太常见了一些,想必很多小伙伴上学的时候都有过埋伏在放学回家路上,看见喜欢的女同学一个加速飞奔过去,塞上错字连篇还带着拼音的小纸条,或者是攒了N天的零花钱买的小礼物,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离现场的经历吧。从广义上说,这就是典型的伏击战术了。
所谓伏击战,通常是预先在敌必经之路的有利地形上,在我方武器的有效射程内埋伏兵力,当敌进入伏击地域后,以猛烈的火力和短促有力的冲击消灭敌人。伏击战最重要的几大要素包括地形、时机、敌情,以及行动的突然性和快速性。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不妨再次回到放学路上,选择埋伏的区域一定要是对方回家的必经之路,否则守到第二天早上也是白费功夫。
同时,选择藏身的地点一定要既便于观察又利于隐蔽而对方还不便于快速行动以及获得增援,不然对方远远就看到了一脸猥琐的你吓得逃开了,或者对方从你面前经过你没看见或则等你看见对方时只看见对方的后脑勺,再或者你一出现在对方面前对方撒丫子跑了或则叫人来了,那对这次行动也是非常不利的。行动的时机也很关键,如果对方还在你一个箭步窜过去的距离之外你提前行动,那么这次行动很可能以失败收场。对于敌情的观察,你一定要看清楚,她是一个人还是身边或附近还有其他人,她身边或者附近的人是否对你构成威胁。
如果她身边跟着家长或者你打不过而且还跟你有过节的男同学,通常情况下,我建议你放弃这次行动。因为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避之是兵法的基本原则,战术战法的运用是为了在保存己方实力的基础上尽量消灭敌人。
弄明白了伏击战术的基本定义和几大关键要素以后,我们不难发现,伏击战是一种消极态势下的积极行动。道理很简单,捂着你的良心告诉我,如果你足够吸引该女同学,你需要埋伏在放学路上偷偷塞纸条或者送礼物么?正因为这一点,在作战中对于敌情的观察和判断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旦敌情发生变化,必须迅速调整作战部署。还记得李云龙伏击日军“华北战地观光团”的行动么?
一开始李云龙的目的只是想伏击据点里的日军,在发现对面的日军并非原先据点里的驻军后,临时改变了作战部署,放过了作为警戒部队的日军,而选择了大多只携带有随身自卫武器的日军战地观光团作为目标。消灭日军观光团后,李云龙率部及时脱离战斗,因为如不及时脱离战斗,一旦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势必遭受较大伤亡。对于伏击目标,通常会选择战斗力较弱,机动性不强的目标,因为如果对方战斗力强于己方,很可能己方即使有兵力优势,也无法迅速将其消灭,而如果对方机动性较强,一旦遭遇伏击则可迅速脱离战场,伏击目的很难达成。伏击不仅仅是守株待兔,也可以利用己方佯动诱使对方行动然后布设埋伏,再次回到放学路上,你可以根据放学的时间预先埋伏在那里,或者是还没到放学时间,找人谎称对方家里有事,诱使对方在你预定的时间从放学路上经过。
从前面的内容中,相信大家已经对伏击战有了基本认识,同时,大家也应该看到了伏击战的一大弱点:可供满足伏击的时机和地点实际上是相对固定的。因为伏击战是一种消极态势下的积极行动,选择伏击作战的时机和地点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对方的,而对方对自身的活动自然非常熟悉,因此如果在行动中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在一些容易被伏击的地点进行必要的侦察,布置足够的兵力和火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避免或者削弱遭受伏击所带来的损失的。我军在自卫反击作战中,对于越军可能进行设伏的位置通常预先进行大规模炮火覆盖,这使得越军预先设置的埋伏部队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
苏军在阿富汗的作战行动中,在一些关键的隘口、山路两侧通常会预先布置侦察部队进行警戒,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地段会布置直升机为地面部队提供增援。苏军入侵阿富汗期间,反苏武装虽然屡屡对苏军运输车队进行伏击,但常常在苏军机动兵力和火力的增援下被击退,虽然苏联的入侵战争最终是以失败告终,但单纯以战斗层面看,阿富汗反苏武装的伏击作战时非常不成功的。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大国已经逐步构建成空天一体,覆盖地面及水下多层次、多手段、全方位的全天候、高分辨实时侦察体系,在这样的侦察条件下想要在某一地点和时间点上设伏难度极大。
同时,随着各国陆军部队机械化程度和空中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军队指挥系统层级的不断压缩,各国作战部队战场生存能力、机动性和反应灵活性有了极大提升,即使在特定的区域遭受伏击,部队也可凭借其自身兵力和火力进行反击,而一旦某一点遭遇伏击,增援部队也可迅速赶往增援。美军在伊拉克的作战中,通过为运输和装甲车辆加装防护隔离栅栏提高战场生存性,依靠电子干扰等手段屏蔽反美武装控制路边炸弹信号,一旦部队遭受伏击附近地面和空中友军迅速增援等手段,有效削弱了反美武装的伏击效果。
无论是伏击还是反伏击作战都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对于伏击作战而言,掌握了伏击的基本要素,还需要指挥员缜密的部署和部队高度的组织性,敌方未进入最佳伏击范围时不能擅自行动,敌方进入最佳伏击位置后必须坚决行动,在敌方增援部队抵达战场前必须结束战斗,这些都需要指挥员具备相当的素养,部队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实现。对于反伏击作战,部队必须消除麻痹松懈心理,从习以为常的细节中察觉反常所谓“鸟起者,伏也”,再缜密的设伏都会留下蛛丝马迹。一旦遭遇伏击,指挥员必须沉重冷静,及时展开兵力和火力发起反击,而增援部队必须快速行动,以优势兵力和火力瓦解敌方行动。可以想见的是,随着作战手段的更新,伏击与反击作战也在形式上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变,但正弹痕一直强调的,无论战争的面貌如何改变,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