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奔流不息的江河,有屹立不倒的胡杨,有蜿蜒曲折的天路,还有一群在风雪里坚守的兵站官兵。踏上高原,保障过往车队,官兵的根扎得比胡杨更加牢固;战天斗地,爱站如家,他们以赤子之心坚守在战位。
山高路远,家国情长。今天的《士兵面孔》,让我们一起走上世界屋脊,感悟兵站战士的生活与心灵世界。
——编者
坚守就是荣誉
■宁卫芳
【人物名片】张晓容,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上士,先后5次被评为优秀士官,荣立三等功1次。
高原雪山寒气逼人,兵站厨房却热火朝天。起灶、烧油、放菜,干脆利落;下料、翻锅、装盘,一气呵成。在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中,张晓容把一盘热气腾腾的青椒炒肉丝端上了桌。行云流水般的操作,颇具“五星大厨”的风范,让人很难相信张晓容竟是一名掌勺仅一年半的炊事员。
唐古拉兵站海拔5200多米,终年积雪、高寒缺氧,是青藏线上氧气最稀薄、位置最偏僻、海拔最高的兵站。张晓容在这里一守就是7个年头。稀疏的头发加上黝黑的脸庞,让这名“90后”战士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许多。
张晓容最初是名通信兵。两年前,由于炊事班骨干分流,兵站人少活多,饭菜质量也随之有些下降。“过往的官兵知道我们人少,工作不容易,从没抱怨过一句。”但在得知官兵吃不好,偷偷在驾驶室里啃方便面时,张晓容惭愧极了,“战友们顶风冒雪行驶在青藏线上,兵站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吃饱吃好、心情舒畅地执行任务吗?怎么能让他们带着失望离开呢?”想了一宿,张晓容打定主意:转岗去炊事班。
对于从未下过厨的张晓容来说,进炊事班的第一课,就是要熟练掌握手中的“兵器”——菜刀。从一开始偶尔会切到手指,到如今挥刀如风,掌心厚厚的茧子见证了张晓容的成长。为了练习翻炒,他拿脸盆当炒锅,用边角料当食材,架在一个废弃的油桶上模拟操作。仅用半年时间,他就在上级组织的炊事比武中挺进前三名。
每当官兵吃完饭,张晓容都会拿着小本准时出现在饭桌旁,收集大家对饭菜的意见。渐渐地,他探索出不少适合高原烹饪的食谱,“唐古拉蒸蛋”“浓汤小白菜”“青椒肉丝”等菜品成为过往官兵争相打卡的美味。
每逢车队上线执勤,张晓容都会事先打听车队里有谁过生日。等车队到站,他便第一时间把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端到“寿星”面前。一桌热菜,暖了汽车兵的心扉。
站外,车队再次发出声声轰鸣。像往常一样,汽车兵又将驶向远方的天路。雪山之巅,因为可口的饭菜,大家有了短暂的相遇。虽然很少有人能记住张晓容的面孔,但张晓容清楚地知道自己坚守的理由:能守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让过往官兵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站在兵站门口,张晓容目送车队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向远处的山顶。在那里,在风里雪里,矗立着一座反映高原官兵扎根世界屋脊、默默奉献的雕像。
张晓容凝望着车队,思绪飞回他初上高原之时——风雪之中,他面对这座雕像,高擎右拳,庄重地立下誓言:“兵站官兵,以站为家,使命就是生命,坚守就是荣誉。”
守山便是守家
■李磊
【人物名片】杜庆学,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上士,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士官。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休假中的杜庆学仿佛穿越3000公里,回到了山上的那个“家”。
“班长,发电机运转正常,可就是不发电!”电话那头,正在值班的下士小王遇到难题,一轮检查下来,问题依旧没能解决。情急之下,他拨通班长的电话。“电话拿近点,我听听声音。”轰鸣的噪声中,杜庆学眼前浮现出一台通体墨绿色的发电机,保护罩有节奏地抖动着,排气孔向外喷吐着白烟……“电机消磁了吗?用万用表测一测,没磁就拿蓄电池过来充。”在杜庆学的远程指导下,供电恢复了正常。雪山深处,寂寥的大地再一次被灯光点亮。
五道梁兵站,海拔4500多米,含氧量不到内地一半,四季皆冬,而杜庆学在这一待就是10年。
2010年新训刚结束,杜庆学就接到“上山”的命令。他坐着汽车,一路向西,当窗外繁华的城市逐渐被荒芜的戈壁取代,刚刚从寒冬中苏醒的大地又被冰雪覆盖,杜庆学突然对“山”多了一分畏惧。刚下车,杜庆学就出现剧烈的耳鸣和头痛。恍惚中,他听到带队的干部指着面前的小楼说:“当兵的人都有两个家,这里将是你第二个家,山上的家。”
谈到山上的家,杜庆学总是会从繁忙的任务说起:“五道梁兵站接待官兵较多。战友们善于用忙碌的工作抵抗高山的寂寞,用紧张的气氛弥补稀缺的氧气。”
工作中,杜庆学会针对不同的情况制订不同的保障方案,“暖气要根据当前的气温做调整,太冷了不温馨,太热了出去容易感冒”“下个车队喜欢川菜,我们提前准备着”“洗漱的热水要定到45℃,这样发电机负荷小,大家用着也舒服”……
为了让官兵在兵站里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杜庆学还尝试在兵站种植花草。他托人从市里买来种子,用复合维生素当肥料,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养活了一盆盆绿植,“虽然长得不茂盛,但很多官兵抢着要和它们合影呢!”
上山的10个年头里,杜庆学干过给养、修理、勤杂等工作,兼任过通信员、卫生员、军械员,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用心做好。“只要是保障兵站正常运转的活,我都干!”这些年来,杜庆学从懵懂的新兵一步步成为身兼数职的班长,从畏惧大山变成敬仰大山,从守山变成了守家。每次有新战友加入,他都会主动送上自己的关爱。“第一次上山可能会流鼻血,适应一周就没问题了”“只要愿意扎下根,小小兵站也能温暖你的心”……在杜庆学朴实真诚的言语中,一些最初有些不适应兵站生活的新战友,总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羌塘古谣唱道,“当汗水灌溉在脚下的土地,再遥远的地方也会变成故乡”。群山之中,风雪再大,五道梁总有一个家,守着严寒与一盏不灭的灯,等候着过往的车队。
风雪无阻送健康
■王先锋
【人物名片】连鹏博,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四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1次。
背上药箱,连鹏博一路小跑,在兵站门口赶上了准备出发的车队。风雪中,他喘着粗气敲开一扇车窗,将药品递给驾驶员,叮嘱道:“这些药按剂量吃,路上别着凉,饭尽量按时吃。”
一辆辆汽车驶出兵站,车轮压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连鹏博站在原地望着渐行渐远的车队,挥了挥手,小声说了句“一路平安”。
在战友眼里,连鹏博总是背着个药箱,笑呵呵地穿梭在过往车队中。很少有人知道,11年前的一段经历,至今仍让他心头隐隐作痛。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在玉树军分区服役的连鹏博接到命令,前往玉树州孤儿院救治受灾师生。一个个被困师生顺利脱离危险,但有一名身受重伤的老师,连鹏博拼尽全力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我一直感到愧疚和遗憾,恨自己医术不精、怨自己救治不及时,在很多年里都无法释怀。”从那之后,连鹏博总是把药箱带在身边,哪里有患者伤者需要救治,他都会背着药箱迅速出现在哪里。
今年年初,某执勤车队遇上暴雪,长时间滞留在线路上。车队有一名年轻战士感冒发热,高原反应严重。接到求助电话的连鹏博立即驱车出发,可是没行驶多久就遇上了严重堵车。为了不耽误时间,他跳下车,徒步前进。在海拔4200多米的高原上,一般人走几步路都会头晕气喘,连鹏博硬是背着药箱、扛着便携氧气瓶,顶风冒雪前行了近4公里。
抵达车队所在位置时,连鹏博面色发青、嘴唇发紫,双手几乎冻僵了。来不及喘口气,他便开始了一系列护理工作,输氧、量血压、喂药……看到战友面色逐渐好转、呼吸平稳,连鹏博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许久直不起身来。
兵站驻地偏僻,连鹏博最害怕的就是出现药品短缺。他托人利用各种机会带回急用药品,还建起官兵用药档案,有侧重地进行药品储备。为了更好地服务官兵,连鹏博还主动与乡镇卫生所和县医院建立联系,对急重病患进行联合会诊,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
15年高寒缺氧,15年风雪奔波,连鹏博的身体也多次“报警”。面对体检单上一项项异常指标,他早已习以为常。3年前,面临走留问题,家人多次打来电话劝他退伍回家,可连鹏博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家里的生活要安逸得多,但我总感觉守在最需要我的地方才最安心。”
每次休假回家,连鹏博从来不谈单位的事。家人至今都不知道他工作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只能透过视频聊天看到,他待的地方常年被冰雪覆盖,那里不长一棵树,也不生一株草。
风雪中,花石峡兵站岿然挺立。寒风卷着雪花吹打着连鹏博的脸颊,他紧了紧药箱带子,转身走向医务室,“我得再去准备准备,下趟车队也快到了”。
岗位虽小 也是战位
■陈奇
【人物名片】黄昆,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上士,荣立三等功2次。
古措兵站不大,但离上级机关却最远。从兵站往南,再走100多公里,就是中尼边境。如果天气好,官兵还能在这里看到茫茫云海中若隐若现的珠穆朗玛峰。
勤务班班长黄昆,来这里当兵已经10年了。如果只看外表,很难相信他只有27岁。青藏高原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他留下了极具标识性的印记——干裂的皮肤、发紫的嘴唇,还有长着冻疮的双手。
新兵下连时,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奔赴一线岗位,黄昆却被分到离市区300多公里的兵站,迎接他的是从未接触过的铁锅和炒勺。“这也叫军人?”想到战友们驾驶战车驰骋沙场,自己却要守着三尺灶台,黄昆突然感觉从军报国的梦想离自己远去了。
“菜盘子连着战斗力,岗位虽小,也是战位。”老班长似乎看出他的心思,耐心开导他。然而,没过多久,刚刚熟悉炊事班业务的黄昆,却因单位调整改革,被分到了勤务班。
勤务班包揽了兵站运转的众多琐碎事项。一时间,失落、迷茫又袭上黄昆的心头,高山上的兵站显得更加孤寂。
一个寒冷的中午,兵站一下子挤满了过路的官兵,炊事班全员上阵准备饭菜。可就在这时,灶台突然打不着火了。黄昆忙活了大半天,依旧没能解决问题。
“黄班长,燃气啥时候能修好啊?”身后传来战友的催问,黄昆急得满头大汗。因为业务不熟,他只能边摸索边修理。
两个小时后,灶台终于燃起火焰,热气腾腾的饭菜很快端上桌。看着战友狼吞虎咽的样子,黄昆心里充满愧疚。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到,再小的岗位,也有存在价值。在这之后,黄昆再也没有懈怠过。
作为勤务班班长的黄昆,除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还需要解决站里最难的一件事情——吃菜。兵站海拔4000多米,氧气少、气温低,站外荒芜一片,离站最近的供给点也有100多公里。以前,司务长外出办公,会顺便买够1个月的菜,放到地窖里储存。后来,单位修建了温室大棚。可是在高原种菜,大伙儿都没经验。
“以后种菜就是咱们班的重要任务。”黄昆给全班下了“军令状”。种菜需要沃土,黄昆就带着大家到几十公里外的山沟里去挖;需要水,他们就在大棚里铺设灌溉渠道;需要种子,大家就通过多种方式带回来一包包菜种。浇水、施肥、除草……大家像呵护孩子一样,悉心照料每一棵菜苗。
大棚里,卷心菜像足球一样包裹得紧密又结实,南瓜的藤蔓缠绕在大棚顶部,尤其是又大又圆的西瓜,水多味甜,最受官兵喜爱。
“来到这里,吃着最新鲜的蔬菜水果,就像回到了内地。”听到过往官兵的夸赞,黄昆觉得此前的一切努力都特别值。
“岗位虽小,也是战位”,老班长的话语在耳边响起。他觉得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自己是充实、幸福的。
摄影:张振启 邹宁宁 冯建强 杨东 路前进
图片制作:孙 鑫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