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1 5公里处的终南山北麓。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名胜风景区景观。
相传周代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体,叫做草楼观。后老子西游入关,便住在归草楼。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因而又叫说经台或授经台。这就是楼观台名字的由来。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叫老聃。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东)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东汉末年,张陵创立道教,抬出老子为祖师爷,并尊其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于是,老子深受到各朝历代的广泛崇拜。唐朝时的皇室更是与老子攀亲续谱,封其为玄元皇帝,道教几乎成为国教而盛极一时。
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名胜风景区景观。
楼观台现已成为名胜风景规划区,占地面积323平方公里,这里依山傍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风景极为优美。人们称道:“关中河山百二,必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最著名。”并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美誉。
远在二千多年以前,楼观台就被人们所重视并成为游览的好地方。相传周穆王曾游历这里,并建造了“楼观宫”;秦始皇建庙于楼南,并亲自来此求仙;汉武帝立宫于楼北;晋惠帝元康年间,植树十万株,迁来居民三百多户,进行护理;隋文帝开皇初年,对这里大肆修缮;唐高祖更认老子为远祖,修建规模宏大的“宗圣宫”,同时改说经台为“老子祠”。唐玄 宗又把宗圣宫隆重地改,为“宗圣观”。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正是楼观台最昌盛的时期。后至宋、元、明、清各代,都有过补建,但基本上未改变原来的规格。
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名胜风景区景观。
楼观台的庙宇建筑,星罗棋布,都与传说中道教的一些事迹有关。登上楼观台,通过浓郁的橡树林,就可以仰见半露树梢处的说经台。沿着一条斜坡小石径,向东上至山门口,南边是婷婷竹林,东边是参天古木。山门左右有碑厅,其中以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隶书碑石最为珍贵。碑厅前各有六角亭一座,两亭之间有一池水,清澈见底,名为“上善池”。左边亭内竖立着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隶书“上善池”碑石一块。山门以上是一条宽广的石阶路,几经转折,通到台顶。路右边的断崖上,嵌镶了一些历代名人的诗词石碣。台顶上为老子祠,据碑文记载,当代创建,明代重修。祠门朝南,门内两侧分立《道德经》石碑。西边两块是篆书,东边两块为楷书。院内有正殿、配殿、左右厅房、斋舍等建筑。院中央是一座四方亭形的正殿,出檐斗拱,东西两面砖砌的墙头上,雕刻着精细的纹饰。殿内中间龛内安置着老子的石刻像一尊。殿后有玄武庙,内藏塑像2 0余尊,神采各异,亦非近代作品。
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名胜风景区景观。
自说经台而下北行2公里,是唐代宗圣宫遗址,有几棵相传为汉代所植的古树。其中一棵古柏,树冠枝权藤结,状似三只老鹰,故名“三鹰柏”。还有一棵“系牛柏”,据《古楼观志》记载,老子入关驾车之牛系于此柏。在说经台以西4公里处,有老子墓,墓为椭圆形,高约4米,面积为2 0平方米。
如今,楼观台开展旅游事务接待,年均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共接待外国游客近10万人次。现成为西安的主要旅游热点之一。
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名胜风景区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