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留在你身上的痕迹#“大婶,您开开门吧,您家来且了!”
且,客人,亲戚。那么为啥叫“且”呢?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读了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才知道,原来是“切脚语”的缘故。
切脚语,是古代拼音的一种形式。即,一个生字,可以用两个汉字来拼写。例如,脚,可以用“街”和“唠”俩字拼。街,jie,唠,lao,前面的字取声母J,后面的字取韵母ao。合起来成为jiao脚。
那么,且,可以看成“戚”和“也”这样俩字“切”。也可以说,且,是“戚”和“也”俩字的快读: 戚—— 也,于是乎读成了“且”。
戚也,亲戚。歪打正着!
戚也 ,等于“且”。亲戚朋友客人同事领导,凡是来串门的,都可以称为“戚也”。哎!你家来“戚也”啦!
天津人不说戚也,而说“客前儿”或“客戚儿”。实际上,就是把“客”与“戚也”组合以后再加以“儿化”:
“您是客前儿,您得先动筷儿!”主人在宴会前如是说。
来“戚也”,在哈尔滨是件大事。主人忙前跑后的,端茶倒水,点烟斟酒,忙得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在东北农村,来且更是一件大事。把“且”(戚也)让到炕上,盘腿端坐,喝茶唠嗑,糊锅地瓜,再整一锅猪肉炖粉条,或小鸡炖蘑菇兀的,好一通猛造!
当然,这都是过去式了。如今怎样?未曾去过东北农村,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