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初刻制于嘉庆八年(1803年)。 全书共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队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的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做的对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这里先说一下作者吴敬梓。吴敬梓(1701年——1754年),安徽全椒人,字敏轩,号粒民,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为家里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为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自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出身名门望族,是一个“科举家声从来美”的科举世家。曾祖一辈,兄弟五人,四人中进士,其祖父吳国对是顺治十五年(1658年)殿试的第三名,俗称探花,官至翰林侍读,提督顺天学政。祖父一辈,族祖父吳晟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吴昺是康熙三十年(1691年)殿试的第二名,俗称榜眼。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曾为赣榆县教谕,是一个清贫的学官。这里解释一下拔贡:(就是科举选拔进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一开始是6年选一次,乾隆七年改为十二年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只要经朝廷考试合格,一等生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吴敬梓小时候就聪慧异常,最擅长记诵,吴敬梓从小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前辈对科举的热衷追求,对经史的推崇都对吴敬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从小就学读经文准备走科举之路。但也并没有完全受封建教育所约束,对诗词歌赋以至野史杂谈都有兴趣,这为他以后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吴敬梓在少年时代过了几年安逸读书生活,13岁母亲去世了,14岁跟随父亲到赣榆县去生活,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吴敬梓考取了秀才,而他父亲因为规矩方正被霸免了县学教谕,吴敬梓又跟随父亲回到了家乡全椒,而他父亲也在这一年抑郁病逝。而他父亲一死,亲戚族人欺负他家里一代单传,纷纷来侵夺他家的祖址遗产,这让他看清了封建家族伦常道德的虚伪。由于他不会治理生计,且平常挥霍放荡,乐于助人,没几年家产就被他消耗完了,逐步落到了贫困交加的地步,常常饭都吃不上,也被乡里人当为反面教材用于子女教育。在家乡亲友的讥笑和世俗舆论压力下,他33岁时,怀着决绝的心情,变卖了全椒的祖产,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
吴敬梓也想过走父辈科举荣身之路。雍正七年(1729年)他参加应试科举,因为他平常的行为传到了考官耳朵里,终以一句“文章大好人大怪”而落第。这事让他大受打击,感觉人受到了侮辱,同时也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雍正十三年,巡抚赵国璘推荐他参加“博学鸿词举”的考试,他参加了地方一级的考试。却在进京考试时,以生病为由推辞了。几经周折,他对科举制度彻底失去了信心,也看清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再也不参加科举了,宁愿清贫度日。后来移居金陵,是当时的文坛盟主,又聚集志同道合的人士在雨花山麓建造先贤祠,钱不够,把房子卖了,从此更加贫困了,常常要靠变卖家当度日。吴敬梓生活的最后几年常从南京到扬州访友求助,常诵“人生只合扬州死”的诗句。不幸言中,乾隆十九年(1754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在扬州与朋友欢聚之后,溘然长逝。结束了其悲惨坎坷而又磊落的一生。
吴敬梓一生创作有大量的诗歌、散文和文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十二卷》,现存四卷。不过,确定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还是这部《儒林外史》,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大概花了他20年时间,直到其49岁才完成创作。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其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贵坠入贫穷,思想上,他对功名利禄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科举累代的科举世家,一生时间大部分都在扬州、南京两地,见惯了官僚豪绅、富家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见到了官僚徇私舞弊、豪绅的欺压成性、膏梁子弟的昏聩平庸、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在《儒林外史》中都有对这类种种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腐烂的生活进行揭露,塑造的艺术形象典型而生动,使作品具有真实度和吸引力。
《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先生认为该书思想“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在国际汉学界,该更是影响甚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有认为《儒林外史》可以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也有些国人一直把它当做中国第五本名著!不管怎么说。《儒林外史》都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