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封面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听堂FM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 “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朱永富的诗。
80后诗人朱永富出生于贵州纳雍,是贵州省作协会员。他的诗歌发表于《诗刊》《星星》《草堂)《诗林》《诗潮》《中国诗歌》《诗选刊》等文学期刊。
朱永富的诗歌,篇幅几乎都很短,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恰到好处;又如中医针灸,不见血痕,却深入骨髓,直达生命痛点。他对旧事物、日常发生有自己的重新打量和命名的特殊能力。
一起来听朱永富组诗《水的尽头相遇大河》中的《肖像》:
后来的事,就交给相框
天冷,骨头凉
我们在门前数流水
我们在抹玻璃上的尘土
抹了尘土之后
所谓慈祥,就是经历很多年
一底褪色的底片
纵横着沟壑和山脉
朱永富的大多数诗歌,既不歌颂,也不哀怨,只是通过精准的细节和丰富的场景的摄取,通过给平凡的人事物罩上淡淡的光晕,折射出一种设身处地后的同情和悲悯,清淡而富有意味。
再来听听组诗中的这首《西湖》:
我有足够的时间想流水
一路抒情
想心里,涌上来,又摁下去的部分
感性,柔软,没有棱角的一生
想流水的脚,万千和千万
舟行碧波,荡漾着一颗春心
倒影是流水的孤独
一舟,一篷,一槁木
桥洞善于吸纳
流水善于吞吐
烈日当头,人世需要阴凉的话题
雷峰塔走后,又涌来小孤山
在朱永富看来,每一首诗歌的发生,必须经历长久的生活沉淀,之后,才可能上升为诗意存在。而“诗人在内心经过漫长的自我博弈、跋涉乃至挣扎,爱恨交加。之后,过滤掉那些多余的情感,枝蔓,细枝末节。才能接近心灵所渴求的东西。”
一首诗就是一盏灯,而诗人就是那“燃灯的人”。阅读就是分享光亮,因为“我们隔着相同的黑暗”。今后,朱永富将用什么照亮我们?一起期待吧。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今天读诗就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