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键对话中,我们很容易就会有负面情绪的出现:比如愤怒、恐惧等,这时候对话高手和普通对话者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对话高手既不会成为情绪的俘虏,也不会隐藏或压抑自己的情绪。与此相反,他们会驾驭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具体来说,在出现强烈情绪时,他们会通过认真分析的方式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情绪。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可以做到选择情绪,进而有机会选择可能带来良好结果的行为方式。
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创造的,我们的脑袋一直在“编故事”事实证明,在他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中介环节。这个中介环节就是一种心理解读——在观察到对方行为之后,产生某种情绪之前,我们在大脑中构思的想法或情节。
换句话说,我们会对观察到的事实赋予某种意义,猜测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同时,我们还会加入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是好是坏?然后,在这些想法或情节的基础上,我们的身体开始对情绪做出响应。
行为方式模型
所以关键就是这里的“主观臆断”这个环节。因为有能力主观臆断的是且仅是我们自己,这就表明,如果我们有办法控制内心产生的想法(通过重新思考或重新解读等方式),我们就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进一步掌控整个关键对话的表现。
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
——威廉·莎士比亚
想法是我们判断事物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实做出的解释,说明我们看到和听到的现象,是我们用来说明原因、方式和目的的依据。例如,看到会议上的情形,玛利亚想的是:“路易为什么要这样做?哦,因为他不相信我的沟通能力,认为我是女的,所以大家不愿接受我的观点。”
想法还会帮助我们解释行为方式。例如:“我该怎么判断这些情况呢?这样是好还是不好?路易觉得我能力不足,这样当然不好。”
同样,想法也能说明行为目的。例如:“对此我该怎么办呢?如果挑明问题,他会觉得我爱抱怨、太敏感或是没事找事,还是保持沉默比较好。”
主观臆断过程转瞬之间即可完成。一系列事实片段的组合会让我们形成无数的想法。这就说明为什么同样的事实会让人产生千百种不同的解释。
例子:老公对老婆的话有什么想法这是从李松蔚老师的演讲中抽取的一个例子,场景是,有一天老婆对老公说:XX家换了一辆车,哎(紧跟了这个字)。
老公听到后,就会产生自己的想法,这里只列举了他3个想法,就是他推测老婆说这句话背后有什么含义。这些“主观臆断”又带来不同的感受,以及不同的回应。
方法:用“行为方式回顾四步法”来控制想法
要想放缓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你应当一级一级地沿着行为方式模型向前反推。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应当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整个反推过程是这样的:
·[行为]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询问: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的?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延伸阅读:《关键对话》(整书介绍:做一名刀尖上优雅的舞者|《关键对话》)
(全文完,“ManagerUp职场精进”,“习惯养成”,“回应的艺术”更新中...W.X“中层管理精进”,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