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自《列子·汤问》第五章,是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前450年——前375年)创作的一篇小品文故事,全文虽然只有300余字,却文笔精炼,寓意深刻,通过愚公和智叟的言行,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学说的二元辩证思想。
故事概括大致如下: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横卧在冀州南边、黄河北边。住在山北的90岁高龄的愚公,每次南行都要绕道,于是,在某一天,他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到一起,准备把大山一点一点挖平,以便造福子孙后代。一帮人抱着坚持到底的态度说干就干,根本不在乎山的高大。
邻村的智叟得知愚公要挖山,就对愚公冷嘲热讽,认为山那么高大,想靠人力把它铲平,无异于天方夜谭。面对智叟的讥笑,愚公并没有理睬,而是持之以恒,坚定自己的信念。最终,愚公以虔诚之心感动了上天,在天神的帮助下,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壮举。
这篇小品文故事,通过愚公的行为,至少阐述了两种价值观念。
一是“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态度。
二是“人定胜天”的进步哲学思想。
这两种思想被概括为“愚公精神”,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生活态度,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意志,是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情。
拥有“愚公精神”的人,自信心十足,本身就是生活的强者,对世间一切艰难困苦毫无畏惧,可以斗志昂扬,也可以笑傲人生,给身边人带来的全是正能量。
长辈常常教导晚辈,做任何事情都要具备愚公精神,只有如此,人生才有方向和信仰,才能给自己塑造出强大的内心世界,一步一步迈进目标。行走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愚公精神跟勤劳、勇敢、坚韧、顽强的民族精神完全一致,早已渗透进我们的血液里,成为民族优秀品质的一部分,不知帮助多少走上了人生巅峰。因此,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丢弃它。面对它,感到引以为傲才对。
事实上,愚公精神对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十分显著,“抗日战争”时期,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创作了多幅以《愚公移山》为题材的国画和油画作品,并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进行展览和宣传,看到这些作品的观者,无不被作品里蕴含的精神能量所感动。
可以说,在积贫积弱的年代,正是愚公精神给全体军民带来了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力量,支撑了人们抗战到底的决心。
面对《愚公移山》油画作品,即使不了解创作背景的外国观众,当他们听完《愚公移山》的故事后,同样被感动得心潮澎湃,可见,在面对具有正能量的物品面前,所有人的体会是一致的。
由于《愚公移山》表达出来的精神意志非常鼓舞人心,意义重大,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此文跟《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并称为“老三篇”,被郑重其事地编排进初中语文课本,帮助孩子们自小认识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品质。
到现在,《愚公移山》已经在语文课本里存在70个年头,成为经典课文之一。
然而,近些年,面对《愚公移山》这则故事,出现了许多不友好的声音,不少人要求把《愚公移山》从课本中删除,其中不乏一些著名学者、教授,以及名校教师,并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些理由大致如下。
其一,认为山是大自然的馈赠,愚公搬山是在破坏自然环境。
其二,比起搬山,搬家容易得多,愚公太傻太天真,竟然自不量力去跟大山搏斗,虽然勇气可嘉,但愚蠢至极!
其三,愚公有搬山的力气和魄力,还不如在山上开荒、植树造林,同样可以造福子孙后代,这样做也是改造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表现。
其四,生命短短几十年,愚公自己选择去搬山,也号召子孙后代去搬山,岂不是荒废了子孙后代的前途,让子孙后代跟他一样碌碌无为。
其五,搬山是一项大工程,短期内难以完成,在搬山的过程中吃喝拉撒要花费巨资,有这个精力和时间,还不如引导家人该读书的读书,该经商的经商,该工作的工作,同样能改善生活,为何要一条道走到黑呢?
可见,在这些学者、教授和老师眼里,《愚公移山》如同一个笑话,现实意义并不大,弊大于利,给孩子带来的是误导而不是启发,因此,《愚公移山》真该移出课本了,免得它误人子弟。
看到这些言辞,除过能感叹他们的伶牙俐齿之外,还能怎么回应?完全是不负责任,胡搅蛮缠的说辞。
如果抱着“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任何美丽的言语、行为、思想,都可以找出污垢,真不知道他们是为了建议而建议,还是另有企图?
《愚公移山》本身就是一则励志故事,传达的是一种精神观念,对改造人的精神思想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如果不倡导愚公精神,教唆孩子们知难而退,投机取巧,做缩头乌龟,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有什么出息?又怎样在社会上立足?
初中孩子正是形成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非常需要励志故事来塑造他们的思想意识,强化他们的精神意志,而《愚公移山》故事完全具备这些功能,因此,不但不可以删除,更要大力弘扬愚公精神,培养孩子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让他们将来成为强者,拥有安身立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