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将子女培育成才,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乃至于成为各领域内的杰出精英,是好爸爸的标准之一。
那么,民国时期倒是有这么几位“好爸爸”,在子女成长道路上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助力。
1、周叔弢(1891—1984)
周叔弢,原名暹,安徽省建德县(今东至县) 人,中国近代史上知名古籍收藏家、文物鉴藏家、政治家、 实业家、全国政协副主席。
周叔弢生有七子三女:长子周一良、次子周珏良、三子周艮良、四子周杲良、五子周以良、六子周治良、七子周景良、长女周珣良、次女周与良、三女周耦良。
周一良
(1913-2001),知名历史学家,对日本史和亚洲史深有研究,著有《亚洲各国古代史》、《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等。
周珏良(1916-1992),知名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外交部任翻译室副主任,长于西方文论和中国古典文论。
周艮良(?),知名建筑设计专家。
周杲良(1918-),知名神经生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教授。
周以良(1922-),知名森林植物学家、东北林业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
周治良,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亚运会工程副总指挥、总建筑师。
周景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地质学会分析测试委员会主任,中国最早使用电子衍射进行晶体原子结构分析的人。
周珣良,铁道部教育处干部。
周与良,知名微生物学家,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微生物学家。
周耦良,北京高中英语教师。
2、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茶坑村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梁启超生有九个子女:长女梁思顺、长子梁思成、二子梁思永、三子梁思忠、次女梁思庄、四子梁思达、三女梁思懿、四女梁思宁、五子梁思礼。
梁思顺(1893—1966),字令娴,诗词研究专家, 中央文史馆馆员,曾任职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
梁思成(1901—1972),近代知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设计者之一。
梁思永(1904—1954),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曾任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梁思忠(1907—1932),曾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参加抗战,因误食脏水不幸去世。
梁思庄(1908-1986),知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
梁思达(1912-1986),知名经济学家,曾任职国务院调研处统计科科长,参与过《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
梁思懿(1914-1988) ,知名社会活动家,燕大学生领袖,“燕京三杰”之一,曾任职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
梁思宁(1916-2006),曾任职新四军123支队司令部宣传干部,
梁思礼(1924-2016),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职第七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航天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
3、宋嘉树(1864—1918)
宋嘉树,字耀如,教名查理·琼斯,海南文昌人,民国时期知名实业家,孙中山从事革命事业的背后金主,重要财政支持。
宋嘉树生有六个子女:长女宋霭龄、次女宋庆龄、长子宋子文、三女宋美龄、次子宋子良、三子宋子安。
宋霭龄(1889-1973),知名社会活动家,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女性,曾任孙中山秘书,嫁给财阀后任职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
宋庆龄(1893-1981),知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孙中山先生的妻子,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曾任职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
宋子文(1894-1971),知名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曾任职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外交部长,联合国大会中国首席代表。
宋美龄(1898—2003),近代知名政治家、外交家,中华民国第一夫人,中国空军之母。
宋子良(1899—1983),涉足民国政坛及商界,曾任职外交部总务司司长、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总经理、广东财政厅厅长等职务。
宋子安(1906-1969),较少涉及政治,曾任职中国国货公司董事、广州银行董事会主席、西南运输公司总经理等职。
4、陈三立(1853-1937)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湖湘三公子”及“维新四公子”之一,被称作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陈三立生有五子:长子陈衡恪、次子陈隆恪、三子陈寅恪、四子陈方恪、幼子陈登恪。
陈衡恪(1876—1923),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近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曾任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
陈隆恪(1888-1956),字彦龢,知名诗人,曾任职南浔铁路局局长、九江税务局主任、上海邮汇总局秘书、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等职。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近代知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前辈史学四大家,时人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知名编辑、诗人,大有名士派头,被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登恪(1897-1974),字彦上,知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词人,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之一。
5、黎培銮(1870-1952)
黎培銮,字松安,湘潭县石潭坝乡菱角村长塘人,晚清年间贡生,为齐白石好友,无意为官,注重子女培养,终将子女们培育成才。
黎培銮生有八子四女,八子为:长子黎锦熙、次子黎锦晖、三子黎锦曜、四子黎锦纾、五子黎锦炯、六子黎锦明、七子黎锦光、八子黎锦扬,时人称之为“黎氏八骏”。四女中一女早夭,其他都长成,分别为:长女黎锦珈、次女黎锦皇、三女黎锦文。
黎锦熙(1890-1978),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文献学家,注音符号发明人之一,曾任职北京女子师大、湖南大学等校教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等职。
黎锦晖(1891-1967),知名音乐教育学家、儿童文学家,我国儿童音乐鼻祖,流行歌曲之父,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有《明月歌曲128首》及《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选》等,创作歌曲《毛毛雨》、《桃花江》广为人知。
黎锦曜(1895-1954),矿冶学家,曾任职湖南省工业厅高级工程师。
黎锦纾(1898-1954),知名教育家及出版家,曾任职湖南省教育局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黎锦炯(亮)(1901-1981),知名铁道桥梁专家、建筑设计师,我国北方第一座铁路大桥的设计者,曾任职铁道部总工,被授予“人民工程师”的荣誉称号。
黎锦明(1905-1999年),五四作家,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曾任职湖南省文联委员、省政府委员,创作有《尘影》等。
黎锦光(1907-1993),知名音乐家,老上海流行音乐家,创作有《采槟榔》、《夜来香》、《香格里拉》等知名歌曲,被称作为“歌王”。
黎锦扬(1915-2018),知名旅美作家,以英文写作打入西方文坛的美籍华人作家的先行者,创作有《花鼓歌》、《天之一角》、《旗袍姑娘》等。
黎锦珈(1893-1968),湖南周南女校早期学生。
黎锦皇(1903-1994),天津师大学生,曾在北伐国民革命军任职。
黎锦文(1910-2007),农工民主党中央机关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