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二课教学内容,我是@木段落,小学语文教师,分享一下我对此文的教学看法。
作为一篇史料性质的文章,《将相和》在教学中主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史料显然是不正确的。
整篇文章分了三个部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其中,人物的言语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完璧归赵”中,面对着束手无策的赵国君臣。身为下等门客的蔺相如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块璧”不能不给。但考虑到赵王舍不得,所以他决心靠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一身是胆,大义凛然。
及至到了秦国,面对想吃白食的秦王。他用一个小计俩轻松过关——"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这一次,蔺相如把握住了秦王的心思,也成功地救了自己。
机智如斯,应对如流,就是他的行为写照。
这么一个人才,赵王如获至宝,立刻将其封为“上大夫”。而这一封赏,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笔。
果不其然,吃了瘪的秦国不会善罢甘休。没几年,就打算找回场子。
仗着国势强大,他们搞了一场提前百年的“鸿门宴”,逼迫赵王渑池会面。去了会凶多吉少,显而易见。
于是,赵王又一次认怂。于是,蔺相如又一次火线救驾。
会面上,秦王逼迫赵王鼓瑟,意图羞辱赵国。
"请您为赵王击缶。"蔺相如决心干一件大事。
秦王拒绝了。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视死如归,针锋相对。
“渑池之会”,秦王再次落败。
踩着秦王落寞的背影,蔺相如登上了赵国的高位“上卿”。而这一次,赵国隐藏的矛盾也暴露了出来。
身为军人,不能以军功位列高位,反而靠耍嘴皮子得到赏赐,这使得一班武将心中不服。尤以将军廉颇,怨气最大。"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到底识大体,知局势,就故意避着廉颇,免得见面尴尬。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他的这一番话传到了朝野上,廉颇也只是一时气愤冲昏了头,此刻如醍醐灌顶,猛然惊醒。唇亡齿寒,国之将覆,将相岂能完全?
于是,老将廉颇身负荆条,赤裸上身,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二人一番推心置腹,彻底消除隔阂。
文相武将,由不和转为和气,是之为《将相和》。PS:这篇文章放到这里,在当今台海局势紧张的情况下,还是颇有一些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