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说王阳明格竹子的结果
《传习录》中有记载:“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格了七天,格的是头昏眼花、“幻视幻听,体力严重不支,昏倒了去。醒来后,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朱熹说,天下万物乃至一草一木皆有其理,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所不到也。王阳明觉得,格个竹子都这么费劲,天下万物那么多,就是格到死,连圣贤的影子也看不到。通过朱熹这条路成为圣人,对他而言就是死路一条了。
于是乎,王阳明放弃了“格物致知”成圣之路,对朱熹的狂热也瞬间全无,格竹子事件是以失败告终!
二、王阳明格竹子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掰扯一下王阳明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大明帝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以后,全盘接受了元朝的科举制度,把理学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帝国的知识分子想要进入仕途,必须精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文考试;由此,理学成了明帝国的唯一思想,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
王阳明作为状元的儿子,自小接受的就是孔孟之道、程朱理学,肯定是读了不少朱熹的大作,对格物致知本就认同其理。但直到1492年,王阳明二十岁的时候才想起来格竹子,这中间定是有什么导火索让他突发奇想要格竹子。
时钟拨到1489年的秋天,王阳明带新婚之妻从南昌回老家浙江余姚,途径江西上饶之时,拜访了在此居住的大理学家娄谅。正是他与大儒娄谅的这次见面,让他对“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启发,最终促成了几年后他格竹子一事。王阳明难得遇到理学高人,就向娄谅请教朱熹理学,实际上是想得到成为圣贤的答案。
王阳明问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做圣贤?娄谅回答:圣人是可以靠后天学习而获取的。王阳明听后大喜过望,这正是他一直以来的认知,如今在大儒这里得到了验证。于是,接着问了第二个问题:为万世开太平是不是通往圣贤之路的捷径?娄谅回答:不是,为万世开太平是‘外王’,只有先‘内圣’了才能‘外王’;所以要成为圣人,必须锻造自己,然后才能去做圣人做的事。王阳明接着又问了第三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内圣的人呢?娄谅回答了四个字: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朱熹理学的治学方法,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你就是圣人了。王阳明回去后,谨遵娄谅教诲,深入钻研朱熹理学,并认真践行;一草一木皆有道理,必须要格出来,于是王阳明就去格竹子了。目的就是希望能从竹子身上格出天道至理,格出成圣之路。
王阳明虽然格竹失败,但也并不是一无所获,正是对“格物致知”的深度实践和后面几年里的穷极思索,才让王阳明于肯定和否定中大彻大悟,最终成就了“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