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8年山东省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作为山东地区仅有的两所985高校,分别位列榜首和次席。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8中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报告》
同样诞生于儒家文化发源地,同时头顶“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等诸多光环,海大和山大在谁更胜一筹,一直难分高下。
一母同胞
山大是海大的兄长
山大年长海大23岁。
山东大学的前身是1901年创立的山东大学堂,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则是于192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
两校发生交集是在1928年,当时因战乱私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源头)和在济南的省立山东大学分别陷入困境,之后两校合并组建了国立青岛大学。
直至1958年,山大与海大才开始分离。山东大学回迁济南,原校址留下部分改称山东海洋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从此,曾经一母同胞的两兄弟天各一方,一个久居济南,一个扎根青岛。
不过,当时作为哥哥的“山大”在离开时,也为弟弟“海大”今后的发展积蓄了力量。有资料显示,当时留青组建的山东海洋学院不止老山大海洋、地质、水产三系师资。根据山东大学档案馆存《山东大学教职工调济、留青综合统计表》,当时除了海洋、水产、地质三系和附中师生全部留下外, 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公共基础课都有教授、副教授留在青岛,留青部分相当于山东大学教学力量的三分之一。
校址之较量——济南青岛“一省双雄”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影响城市。山东大学主校区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省会济南,中国海洋大学则位于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
恰巧,这两座城市也是如今山东最得意的两张名片。一个是千年古城、一个是近代明星,当大学命运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时,海大和山大综合实力的较量,也在两座城市的比拼中得以体现。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政治文化中心;青岛是胶东城市群的龙头,山东省的经济引擎。济南有名泉,青岛靠大海。济南的历史人文底蕴青岛自愧不如,而青岛的现代和国际化济南也追不上。事实上,这些年,两座城市的角逐其实早已暗自开展,虽然济南省会的地位不可撼动,但青岛的迅猛发展也常引来外界关注。
济南和青岛,一个古老而厚重,一个年轻而时尚,分别代表着山东的不同侧面。
全面发展的山大和个性的海大
同是山东省的双子星,同样贴有“综合性”大学的标签,但由于地缘及历史等各方面原因铸就了二者迥异的“个性”。
中国海洋大学以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出道,被称为“中国海洋第一校”。其几大主要院系——海洋环境学院、水产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洋生命学院等与山大及其他国内高校相比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完全符合海大的调性。
相比之下的山大则给人感觉发展更多元包容,其学科门类在综合大学中具有代表性,也是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学科建设质量上山大也扛起了山东高校的“大旗”,遥遥领先山东省其他高校。去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山东大学上榜总学科数量共44个,总数量超海大13个,位居山东高校榜首。
山大的雄心和海大的愿景
去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正式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名单。在被业内人士看重的“一流学科建设”数量的竞争中,山大和海大打成了平手,两校各有两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在努力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山东大学推出双一流建设三步走计划:短期目标到2020年,学校整体实力及主要办学指标接近或进入世界200强,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进入世界100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远期目标是到2050年,力争进入世界50强,跻身世界一流前列。
中国海洋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山大与海大同根同源,作为山东仅有的两所“985”大学,与山东最具实力的两座城市相依相守,未来二十年,无论谁率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都必将助力山东经济的腾飞。
作者:王誉瑾
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考资料:
《“弱势”的济南与“衰落”的山大》
《一个博士眼中的中国高校》
部分资料图片来自知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