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京人来说,尧化门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它的背后有很多代指,“化工厂”算是“出镜率”最高的一个。
对于生活在城中的人来说,尧化门是栖霞区一个距离“南京”很远的地方,不通地铁,距离句容镇江最近的边界线开车只要1公里就能跨城。
对于关心尧化门这片区域的人来说,这几年路变宽了、楼盘多了、小商业起来了……只是,房价还与不远处的仙林有些差距。
图片来源: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发起人高松
但对于“老尧化门人”来说,“离南京远”、“房价长的快”都是不存在的,尧化门的真实模样,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老尧化门人都知道,在老尧化街旁,有一个巨大的火车站——南京东站,当地人喜欢称为尧化门站。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南京东站曾经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铁路列车加工厂。虽然门头简陋,但却是日办万辆以上的特大铁路编组站之一。
多少老尧化门人是听着火车“轰隆隆”声响长大的,在进城不如现在方便的时候,从南京东站开出的绿皮“交通车”就是最便利,也是最省钱的进城方法。
图片来源: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发起人高松
“绿皮”交通车的票价只要一两角钱,铁路职工和孩子可以免费乘坐。每天会在龙潭和南京北站往返几趟,途中经过尧化门等一些小站。
等到上了车就会发现前后左右都是熟人,有去城里逛逛的,有去卖菜的,或者去走亲戚的,一路上说说家长里短,目的地很快就到了。
图片来源:栖霞新闻网
如今的南京东站早就不办理客运业务,即便还有熟悉的“轰隆隆”声,但也没了当时的“进城”感觉。
取代南京东站进城地位的是76、140、206等公交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挤公交成了每个尧化门人一天的必修课。
人挤人是日常状态,要是遇上下雨天,更是肉贴肉,期间还要特别注意公交车到站的停车发车瞬间,泥泞的路面打滑,一个不稳就容易撞到别人怀里。
随着马路越修越结实宽广,行驶的公交车也越来越多,再也不用等待一辆没有空座的公交车了。但提到“进南京城”,不少尧化门人脑海中出现的还是充满欢声笑语的绿皮车和拥挤破旧的76路。
和南京东站一样,曾经的烷基苯厂也是令人艳羡的存在。用当地人的话来说,烷基苯厂养活了尧化门的一代人。
始建于1976年的烷基苯厂是中国石化集团的一个大型工厂,也是国内最大的合成洗涤剂原料——烷基苯的生产地,所以叫做烷基苯厂。虽然也生产其他的化工产品,但烷基苯厂最让人熟知的产品还是加佳洗衣粉。
或许一些外地人没有听过加佳洗衣粉的名字,但对南京本地人及南京周边城市的人来说,加佳洗衣粉就是家喻户晓的品牌。
那个年代所有的国企一样,当年在烷基苯厂上班是非常让人羡慕的,这份工作不仅能带来稳定的收入,更有数不清的员工福利,加上石油部二公司,多少人的童年就这样被承包了。
图片来源:房天下
夏天的汽水冰棒游泳池,冬天的浴室澡堂,食堂的饭菜好吃又便宜……除了物质上的,精神上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职工电影院可以去看难看到的电影电视剧,大妈们空闲的时候也喜欢去加佳舞厅跳舞,至于孩子们,采石场就是他们玩乐的天堂。
图片来源:鸣天0226的博客
跟随父母在烷基苯厂长大的孩子大多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同学,然后到小学中学,彼此之间感情很深。上学一起上,放学一起走,如果说有什么烦心事,就是考试考的不好,或者干了其他坏事的时候,因为熟人太多,可能连躲都没地方躲。
最辉煌的时候已经过去,现在的烷基苯厂已经不生产洗衣粉了,只生产洗衣液,加佳被看到用到的也越来越少。如今提到烷基苯厂,最关心的话题可能是到底“搬不搬迁”和“到底会搬迁去什么地方”。
南京东站和烷基苯厂虽然和过去变了模样,但依然存在,而消失的尧化门庙会就只能让人一边怀念一边惋惜了。
从前二月初八的庙会,可以说是尧化门最热闹的时候。因为一年只有一次,所以尧化门人把庙会看的很重要,无论多忙,都要带着老人孩子凑个热闹。
可惜的是,从07年开始庙会就被取消了,幸好还有夜市,让尧化门人的幸福感得以持续。
太阳完全落山后,以小餐车为摊位的商贩们整整齐齐排在路边,一眼过去望不到头。
生意好的忙着准备食物,生意冷清的也不着急,不时喊上两嗓子,然后用手挥一挥,驱赶循着亮光飞过来的蚊虫。
烧烤、盆菜、炸串、小吃……其实细细数来,跟南京其他地方的夜市也都差不多。但也正因为这些是在尧化门,才得以承包夜色中尧化门人的味蕾!
图片来源: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发起人高松
当夜市散场之后,白天的尧化门同样热闹。太龙路上的音像店总是放着时下最流行歌曲,亮亮书屋可以写信寄信,要是懒得做饭,就去许记点上一盆酸菜鱼。
即便有些老店被拆掉,兴智美食街、光头烧烤、草原印象等“新起之秀”依旧让尧化门人的味蕾得到充分的满足,幸福感十足。
图片来源: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发起人高松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尧化门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后,记忆里中尧化门的模样正在逐渐淡去,有时候就连日夜目睹这种变化的尧化门本地人也在感慨。
虽然有些不舍,但他们知道随着地铁7号线的动工,尧化门如今的模样也很快会成为历史,而在这新旧交替中,这里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