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的研发对主动安全配置及自动驾驶技术越来越重视,无论是自主亦或者是合资,运用都较为广泛,也是一种汽车驾驶的趋势。而AEB(主动刹车功能)近年来也是颇受追捧,在欧美市场甚至还颁布了专门的法规强制新车标配。在国内市场,2018年开始,AEB也已经纳入《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评级规程,占总评分的百分11,这也意味着新上市的车辆想要取得五星以上的评级,就必须配有AEB功能了。
有研究表明装备AEB的车辆可以减少27%的事故发生率,这其中追尾的减少率为38%。还能明显减少事故所带来的伤亡。从数据看来,这一功能的运用无论对于驾乘者还是车企而言,都是一项值得肯定的安全辅助功能。但随着AEB的普及,因AEB误触发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及弊端也渐渐显现出来,AEB到底是不是一把双刃剑也值得我们考究!
简而言之,AEB技术就像是你副驾驶上坐着的教练,在紧急情况下帮你踩住刹车。而且这个教练是可以一直处于警觉状态,并不会像人类那样疲劳或分心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市面上大多车型的AEB却是在车速低于80km/h才有用,有的要低于50km/h才会介入,这也让AEB的应用场景得到了局限。
目前,所搭载的AEB技术大致有四种。第一种是依靠77GHz毫米波雷达的最基础的技术方案;第二种是依靠视觉方案,大部分只可有效识别行人或车辆;第三种是视觉(包括单双目和多目) 毫米波雷达,除有效识别行人和车辆外还可识别一些障碍物,但易触发导致频繁急停;第四种是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包括近距离24GHz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以及环视摄像头等。
虽然许多车辆搭载了较为先进的AEB系统,但就目前的AEB各种配套传感器而言,都没法保证百分百不出现相关问题,所以在安全考虑的情况下,工程师只能选择在尽可能慢的情况下让AEB介入。就目前而言,缺乏综合判断能力、不够人性化的AEB,存在的一些误触发等问题就在所难免了。
就有网友表示对AEB系统真是又爱又恨,一次在经过有地桩的入口,在减速谨慎通过的时候,由于接近地桩触发了碰撞预警系统导致急刹车。虽然没有直接刹停,可是也让这位车主吓得不行。同样的一次情况,在经过拐弯处也是遇到地桩,减速慢行却来了个急刹停,给油都不走,让这位车主以为自己撞到了什么,惊吓过后还是决定将碰撞预警系统关闭。
无独有偶,有网友反映自己的特斯拉Model 3在狭窄的辅路上行驶的时候,可能将隔离带误识别为障碍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直接刹停,真是相当惊险。甚至还有网友爆料,特斯拉Model 3 AEB误触发并非个例,就有车主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由于 AEB紧急制动而导致后方车辆追尾,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作为标榜智能化的特斯拉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对于AEB的安全问题也并非某款车的特例,是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针对AEB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有业内人士认为可以针对触发场景进行后续算法迭代,在弯道处或其他狭窄场景进行特殊处理,让触发刹车条件更为严苛,降低误触率;可限制AEB低速感知距离,当车速度低于一定值时,不触发或触发值更高,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或结合转向角度传感器和车辆动力学,预测车辆行驶轨迹防止误触发,但目前做到全面感知还是较难实现的。
作为消费者而言,先进的科技运用当然会带来许多便捷和好处,但是作为行驶在马路上的交通工具而言,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盲目追捧新科技新技术,在使用之前先了解清楚利弊及使用情况,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诸多的先进的汽车安全装置,驾驶人员自我集中注意力安全驾驶才是王道!
大家对于车辆搭载的先进科技配置有什么使用体验,也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