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作为家长,一定也发愁这件事:怎么利用这个暑假,能让孩子多放下手机,多拿起书本?,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让孩子爱上读书 最简单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让孩子爱上读书 最简单的方法
我相信你作为家长,一定也发愁这件事:怎么利用这个暑假,能让孩子多放下手机,多拿起书本?
很多人会有一个观点,就是培养读书的习惯嘛,当然要多关注读书的过程。一天要读多长时间,一本书最好几天读完,读的时候应该专心。但是我想告诉你,培养小朋友的阅读习惯,你更应该关注的是读书的一头一尾。怎么说呢?一开始有足够的趣味,让孩子愿意打开书,用这样的方式降低开始的心理门槛;读完书,要让他获得足够的内容,可以和其他人去分享,用这样的方式增强读书之后的信心。
用最简单的话来总结就是:开头有趣好进入,结尾有料能分享。
在四大名著研修班的第一期,有超过4000个家庭,在每周六晚上和我一起阅读和学习四大名著。直播课的好处,就在于你能随时看到大家的反应,讲什么内容大家会听得更认真,小朋友最喜欢四大名著的哪些内容。那我想和你分享三个书中有趣的细节。
第一个,我要先考你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里关羽的武器是偃月刀,吕布的武器是方天画戟,张飞的武器是丈八蛇矛,问:偃月刀、方天画戟、丈八蛇矛,哪些兵器是在中国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答案是,都出现过。
如果我换个问法,哪些在三国时代真实出现过?答案是,都没有。
换句话说,偃月刀、方天画戟、丈八蛇矛,历史上都有过。但是,关羽、吕布和张飞都没赶上这些兵器。
方天画戟、偃月刀,是在宋朝出现的,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宋代的兵书里有这两样兵器的图。所以方天画戟、偃月刀历史上有,但是和吕布、关羽的时代比,晚了800多年才出现。
而且当时上战场的偃月刀,不可能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八十二斤重。这样的刀抡一天,没杀几个敌人,自己先累死了。历史上有没有八十二斤的刀?有,甚至更重的一百斤、一百二十斤的都有,但不是上战场杀敌用的,那干什么用呢?练力量用的,相当于今天的杠铃。
至于丈八蛇矛,历史上有零星的记载,但是,是要比张飞的时代,晚至少100年。而且,也没有留下图,也没有文物,具体历史上丈八蛇矛长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就不知道了。
那如果咱们真的穿越回三国那个时代,关羽、张飞、吕布用的兵器是什么样呢?
关羽有可能使刀,但是那个时代的刀叫“环首刀”,更像是今天的马刀,是一种短兵器。吕布也有可能使戟,但是汉代的戟更像是矛和戈的合体,有个枪尖和一个横刃,远没有后来的画戟那么复杂。
张飞的矛就是大长杆前边一个枪头,当时还有一种兵器叫“槊”,样子和矛很接近。所以我看过一种说法,张飞的丈八蛇矛,可能最早是叫“丈八槊矛”,后来以讹传讹成了“丈八蛇矛”。
这是《三国演义》中关于兵器的有趣细节。下次你再和别人聊到《三国演义》,你就不仅能说出小说里他们用什么兵器了,还能说出真实的历史,那个时代的人,到底用什么兵器。
第二个有趣的细节来自《西游记》,我也先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孙悟空取经路上时的战斗力远远比不上大闹天宫时候的战斗力?
我给你四个选项:
A 主角不同了
B 心态不同了
C 法力不同了
D 岁数不同了
正确答案是A,主角不同了。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不对吧?大闹天宫的和西天取经的,都是孙悟空啊!怎么能说不是一个主人公呢?
因为《西游记》的故事大多都是有原型的,是之前林林总总的故事汇总起来的。大概在元朝之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和取经路上的孙行者,还是两个猴,是两个不同的故事。
有学者考证,齐天大圣的故事是出自南方地区。因为南方多山,猴子多的地方,一般都有猴子精的传说,而且越传越奇,一开始是骚扰百姓,后来就变成猴子当山大王,再后来就成了神仙了。
今天在南方的一些地区,还有供奉齐天大圣的,所以齐天大圣身上,流动的是民间信仰的血液。
那孙行者呢?他是北方的故事里边出现的,历史上在唐朝是真有玄奘法师取经这样一个壮举,而后他的故事越传越奇。到了宋朝,他的故事里就多了一个保镖,这个保镖就是一只神猴。有人说神猴的原型是当年保护玄奘的一位行者,也有人说神猴的原型是一只印度的神猴,叫哈奴曼。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总之北方的传说,尤其是佛教徒的传说,诞生出这么一位孙行者。
之前因为交流不多,所以大家各自传各自的。一直到元朝,不知道是哪位天才的作家,把齐天大圣的故事和孙行者的故事给拼到一起了,再后来,又有人综合起来更多的故事,拼接整理,就变成了今天的《西游记》。
所以《西游记》里孙悟空前后战斗力不一样,完全是因为不同的作者写了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有不同的主题。齐天大圣是当地老百姓崇拜的神,当然是法力无边。而孙行者呢,这个故事希望大家皈依佛教,你要相信佛,佛会保佑你。所以,孙行者遇到妖怪不能都是他自己搞定,他要去求佛祖来帮忙。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三国》和《水浒》里都出现过的一个神秘概念,叫作阵法。
小说里的阵法都写得特别神,曹操的大将曹仁打刘备的时候摆过“八门金锁阵”。宋江从神仙那里得到一卷兵书,学会了“九宫八卦阵”。诸葛亮还摆过“八阵图”,那个就更神了,按照小说原文,里边连人都没有,就是“八九十堆乱石”,但是敌人进去就出不来,没有明白人领路,一辈子都转不出去,就得困死在这里。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都是小说里的想象,历史上的阵法是什么样呢?其实,我用一个通俗的比喻你就能明白。
你要是看足球就知道,足球有阵型,什么442、433,前锋后卫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任务,这样,每一队同样的人数,能有不一样的进攻防守的效果。战场上的阵法,和足球场上的阵型,大致是一样的功能。
比如说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阵法,明朝著名的将军戚继光打倭寇时,他发明了一种“鸳鸯阵”。
这个鸳鸯阵是十一个人,刚好和足球场上的阵型一样,前边是两个盾牌手,后边都是长兵器,遇到倭寇,前边的盾牌手用盾牌架住,后边的人拿长兵器捅他们,打倭寇特别好使。
这个鸳鸯阵还能有变,左右两个小队分开,分成两组,就叫两仪阵。如果重新组合,分成三个小组就叫三才阵。
11个人就能有各种花样,这是历史上真实的阵法,和小说想象的那种神神秘秘的不一样。
下次你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你就比别人厉害了。你就能问他,你知道鸳鸯阵是怎么回事吗?鸳鸯阵还能变成两仪阵、三才阵,你知道这些历史上真实的阵法怎么用吗?
听完这三个段落,你会发现,怎样让孩子爱上读书,最好的引导,就是有趣的细节。我们在四大名著的研修班中,每一讲都会有各种有趣的细节,像是最年轻的梁山好汉是谁?谁是《水浒传》里结局最好的人?如果你穿越回清朝遇到曹雪芹,请他吃点什么他最愿意和你交朋友?为什么《西游记》里唐僧在收服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还要插进一匹白龙马?这些细节,就能保证读书的过程开头有趣,结尾有料。
最后,我想和你说,保护孩子的分享欲望,培养孩子的分享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不论是写文章、沟通、演讲、写作文,底层逻辑都是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和别人分享。而且分享的过程不止是对别人的表达,也是自己收集、整理、消化知识的过程。所以,不论是想让孩子擅长对外表达,还是学会向内思考,分享都是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