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贵教授主编 法律出版社
新书推荐
本书由证据法领域诸多富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学者合力撰写。成书兼具基础性、权威性和指导性。其内容结合理论、规范及案例,对证据法学的体系及证据制度的运用进行了具体阐释,既可供本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和司法人员学习研究的参考书。值此付梓上新之际,特别推荐与屏幕前的读者诸君参存。
西南政法大学新文科系列
证据法学
潘金贵教授•主编
潘金贵,1973年生,贵州省毕节市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检察专业委员会理事,重庆市国家安全学会常务理事,西南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刑法学。独著、合著学术专著十余部;主编《证据法学论丛》《证据法学文丛》和《证据法学译丛》;主编、参编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材十余部;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科研成果中有数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 ━ ━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其一,基础性。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证据法学的基础理论、证据法的基本规则和证据运用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构建基础的证据法学学科体系。
其二,权威性。将我国权威机关新颁布的法律、司法解释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该领域的通说观点贯穿于全书。
其三,指导性。本书援引证据法领域国内国外的诸多典型案例,提炼学科知识点,并加以评析。
━ ━ ━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证据法”属于“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开设的“其他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这充分表明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正式认可证据法学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证据法学正从“边缘化”走向“核心化”!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证据制度不断完善,证据规则日益复杂,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证据重要性的认识极大提升,证据法学日益受到重视,正逐步成为一门“显学”。法科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证据法学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证据法学的学习。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司法裁判中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俗话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法谚称“在法庭上,没有事实,只有证据”,即是证据裁判理念的反映。法科学生最终职业的选择无论是成为公安司法人员还是律师,都是需要办理具体案件的“办案人员”,而要真正确保办案质量,不酿成冤假错案,认真学习证据法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办案的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基本步骤:收集证据→分析证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而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证据的收集和分析。司法实践证明,冤假错案的酿成,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办案人员在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等方面出了问题,导致错误认定案件事实,进而错误适用法律。办案人员要正确分析证据,就必须掌握证据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则以及审查判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等,而这些内容正是证据法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所在。因此,证据法学对于法科学生正确应用法律办理案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科学生应当高度重视证据法学的学习,了解证据原理,熟悉证据规则,掌握证据运用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证据意识,具备扎实的证据功底,才能在从事司法实务工作时做到查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实现司法公正,成为合格的法律人。
证据法学的内容博大精深,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 一是证据制度;
§ 二是证明制度。
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法科学生学习证据法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认真学习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打好学习证据法学的基础。证据法并不是单纯的程序法问题,相当部分的证据规则来源于实体法规范,证据法学是少数兼容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知识的学科之一。因此,学习证据法学,必须以已经研修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主要课程为基础,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证据法的相关知识。
二是了解熟悉涉及证据规则的有关法律规定,高度重视诉讼法典和专门司法解释中相关法律条文的研习,做到不同诉讼领域的证据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证据法学时,对相关的法律规定都应当有所了解,尤其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的“证据”一章,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证据”一章、《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三个重要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熟悉和掌握,因为诉讼法典的规定是我国证据制度的基础,而三个专门的司法解释是司法实践中办理案件时适用的主要法律依据。同时,由于三大诉讼领域的证据规则有所不同,因此在学习时应当注意区别比较,做到融会贯通。
三是重视证据法案例学习,多读证据案例书籍,关注典型案例的证据问题,旁听庭审,实习办案,增强证据运用的实操能力。“以案学法”是法科学生学习法律的最好方法。课堂上应当加强证据法案例的学习,积极参与案例分析研讨,课余多阅读证据方面的案例书籍,对于司法实践中发生的证据方面的典型案例应当予以关注和思考。另外,还可以通过旁听庭审,观摩举证、质证、辩论等活动以及到公安司法机关实习参与办案等方式直接接触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等实践,多方面增强自己的证据运用实操能力。
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法学教育的“黄埔军校”,有重视本科教学的传统,一直高度重视本科教材的编写。由笔者主编的《证据法学》教材系西南政法大学最新推出的“新文科系列”教材之一。该教材主要有以下特色:
其一,突出“兼收并蓄”:系统阐释我国证据法的同时,适当介绍了外国证据法的相关内容。前者旨在夯实学生的证据法学知识基础,后者旨在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其二,突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侧重讲述证据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适当介绍了相关证据理论。前者旨在实现重点培养本科学生职业技能的目标,后者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使学生能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附录中还专设了“主要文献著述”栏目以增强理论研习的指导。
其三,突出“案例教学,以案说法”:在正文中插入简要案例进行释法说理的同时,在附录中专设了“典型案例评析”栏目以增强对实际办案的指导性。所撷选案例均是与相应章节主要知识点对应的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一些案例曾经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评析,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司法实务的了解和感知。
其四,突出“通说为主,兼及创新”:充分吸纳证据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主要介绍学界通说的同时,对创新性的观点也予以涉及并提出独立的见解。如对于印证模式、经验法则运用等热点问题,均进行了阐述,以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厘清正确认识。因此,本教材虽以大学本科法学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亦可作为研究生和司法人员学习研究证据法的参考书。
编者注:鉴于微信篇幅局限,上述介绍和摘录未尽完整处敬请以纸质书为准。
(目录是一本书的精华)
━ ━ ━ ━ ━
第一编 绪 论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第一节 证据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证据法的渊源和立法模式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学科特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案例1-1 云南杜培武杀妻案
案例1-2 美国辛普森杀妻案
第二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认识论
第二节 价值论
案例2-1 德国格夫根绑架案
第三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
第二节 自由心证原则
第三节 直接言词原则
第四节 遵守法制原则
案例3-1 河北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案
案例3-2 湖北佘祥林杀妻案
第四章 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证据法
第二节 英美法系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大陆法系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中国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案例4-1 中国古代窦娥冤案
案例4-2 英国近代李尔本案
第二编 证据论
第五章 证据概述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与功能
第二节 证据、事实、事实认定的关系
案例5-1 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案
案例5-2 甘肃高承勇强奸杀人案
第六章 证据的基本属性
第一节 英美法系证据法的证据属性
第二节 大陆法系证据法的证据属性
第三节 中国证据法的证据属性
案例6-1 河南赵作海故意杀人案
第七章 证据的学理分类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
第二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第三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第四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第五节 本证和反证
案例7-1 王鹏等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案例7-2 北京曹某故意杀人案
第八章 证据的基本规则
第一节 证据规则概述
第二节 关联性规则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四节 传闻证据规则
第五节 意见证据规则
第六节 最佳证据规则
第七节 证据补强规则
第八节 瑕疵证据规则
案例8-1 浙江章国锡受贿案
案例8-2 北京郭火杀妻案
第九章 物证
第一节 物证概述
第二节 物证的审查判断
案例9-1 于英生杀妻案
第十章 书证
第一节 书证概述
第二节 书证的审查判断
案例10-1 许某职务侵占案
第十一章 电子数据
第一节 电子数据概述
第二节 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
案例11-1 深圳快播科技有限公司及王欣等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第十二章 视听资料
第一节 视听资料概述
第二节 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
案例12-1 北京陈某危害公共安全案
第十三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概述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判断
案例13-1 浙江“张氏叔侄杀人案”
第十四章 被害人陈述
第一节 被害人陈述概述
第二节 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案例14-1 重庆吴某某强奸案
第十五章 当事人陈述
第一节 当事人陈述概述
第二节 当事人的自认
第三节 当事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案例15-1 广东吴淞与蔡广槐买卖合同纠纷案
第十六章 证人证言
第一节 证人证言概述
第二节 证人的资格、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案例16-1 云南褚时健贪污案
第十七章 鉴定意见
第一节 鉴定意见概述
第二节 鉴定人的资格、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
案例17-1 福建念斌投毒案
第十八章 笔录类证据
第一节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第二节 现场笔录
案例18-1 湖南康某保交通肇事案
案例18-2 河北俞某英故意伤害案
第三编 证明论
第十九章 证明概述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证明的构成要素
案例19-1 南京彭宇案
第二十章 证明对象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案例20-1 河北朱某某合同诈骗案
案例20-2 山东陈某华与被告王某兰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例20-3 宛某霞、汪某兰等诉安徽省人民政府案
第二十一章 证明责任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
案例21-1 江苏李梦杰、刘辉贩卖毒品案
案例21-2 女大学生诉屈臣氏精神损害赔偿案
案例21-3 沙明保等诉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政府房屋强制拆除行政赔偿案
第二十二章 证明标准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
案例22-1 安徽李二胜故意杀人案
案例22-2 辽宁欧宝公司与特莱维公司虚假诉讼案
案例22-3 泰国贤成两合公司、深圳贤成大厦有限公司诉深圳市工商局案
第二十三章 证明环节
第一节 证明环节概述
第二节 取证
第三节 举证
第四节 质证
第五节 认证
案例23-1 海南陈满杀人案
案例23-2 张某诉吕某离婚案
第二十四章 证明方法
第一节 证明方法概述
第二节 推定
第三节 司法认知
第四节 印证
第五节 经验法则
案例24-1 洪某贩卖毒品案
案例24-2 北京东方旭煜商贸有限公司诉海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