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是指用来辅助健身塑形的专用器材。健身器材种类繁多,常见的健身器材包括哑铃、健身球、健步机、跑步机、动感单车、沙袋等。近年来,随着居民健身意识增强,健身器材市场需求随之释放,为满足多方位的市场需求,新型、多功能、定制化的健身器材开始涌入市场。
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健身器材可分为家用健身器材、户外健身器材以及商用健身器材三大类,其中户外健身器材主要为政府修建,常见于公共体育场所;商用健身器材种类丰富,可满足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家用健身器材市场占比仍较小,但近年来,由于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疫情推动,家用健身器材市场发展迅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市场供需调研咨询报告》显示,2017-2019年,我国健身器材消费市场处于下降态势,2020-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家健身成为新浪潮,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实现增长,2021年达到394.6亿元。
2021年8月,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国家政策对体育产业支持力度加大,将为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带来机遇。我国健身人群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相比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健身人口渗透率仍较低,2021年不足5.5%,远低于美国的15.7%。整体来看,我国健身器材市场仍存在较大发展潜力。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多处于劣势地位。在国内,高端健身器材市场仍由爱康、必确、力健、泰诺健等国际品牌占据,国内企业如舒华体育、乔山、金陵体育等主要布局中低端健身器材市场。健身器材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在科技赋能、需求升级、市场优胜劣汰速度加快的驱动下,健身器材行业智能化、细分化、专用化发展趋势显现。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健身人口渗透率仍较低,但受益于国家政策推动,居民健身意识大幅增强,健身器材消费市场在不断扩大。健身器材市场竞争激烈,国外企业占据全球及我国高端市场主要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内企业仍需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健身器材质量,进而争夺高端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