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1638年~1708年),安徽桐城人,清代康熙朝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深得康熙帝的信任与器重,康熙帝曾称赞他道:“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关于张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大度礼让故事,说的是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双方谁也不肯相让。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找大官张英求援。张英收到书后,没有以权势压人,而是只给家里寄回一首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到这首诗后,豁然开朗,当即退让了三尺。而邻居吴家一看有京城大官的张家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深受感动,遂也退让出三尺为谢。于是,安徽桐城西后街便有了一条著名的“六尺巷”,至今犹存。
张英让老家的人主动让地三尺,并没有矮人三分,相反,他用“让地三尺”的思想治家、理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高的声誉,更让张家连出人才,在清代成为显赫的一门望族,以至于“让他三尺又何妨”成为我国文化中的千古美谈。
张英的长子张廷瓒,康熙十七年(1678年)中举,次年又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少詹事,侍读学士。康熙御驾三征漠北,皆扈从。
张英第三子张廷璐,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年间出督河南学政。乾隆九年(1744),主持江西乡试,后辞职还乡,被称颂为“三朝旧臣,后进楷模”。
张英次子张廷玉,更是清代名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便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要职。
雍正帝临终前,遗命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还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张廷玉可谓是位极人臣。
张廷玉三朝居官时间长达50年,因学问深通,他还荣膺雍、乾两代皇子的师傅,并兼任编纂《清圣祖实录》《明史》《大清会典》《清世宗实录》《玉碟》等重要典籍的总裁官。
张英第五子张廷瑑,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官居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张廷瑑去世,年八十四岁。乾隆帝闻讯,顾左右曰:“张廷瑑兄弟皆旧臣贤者,今尽矣!安可得也?”因叹息久之。
张英父子几人,不仅在清朝官居高位,而且他们也是有名的文人,留下的诗作不少,尤其是张廷玉,一生作诗数千首,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很多饱含理趣、饱含智慧的作品,但因他特殊的性格和身份,常伴于君王身边,也难免做一些阿谀的诗篇。
张家的故事并没有完,到了第三代,还是人才辈出:
张廷玉长子张若溎,雍正八年(1730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升御史,晋给事中,至刑部侍郎,拜左都御吏。后任山东学政,总裁四库全书馆。七十四岁以疾告休。后又入京城参与乾隆皇帝主持的“千叟宴”。年八十五卒。
张廷玉次子张若霭,雍正十一年(1733年),年仅20岁的他便在殿试中考得一甲第三名。当张廷玉得知儿子高中探花时,却并没有多少兴奋,而是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
张廷玉跑到雍正帝跟前,请求把自己的儿子名次降级。而雍正帝却认为这是以才取士,岂可随意降级,并说:“此前我并不知道这是你的儿子,我是公正选拔的人才。”
张廷玉接着说出了一番恳切而让人感动的话:“天下人才众多,三年才一次殿试,许多人都希望登榜高中,我现在已经身居高位了,假如再让我的儿子占据这个位置,那就堵塞了天下寒士的进阶之路了,我心里实在不安啊!”
雍正帝听罢,也深受感动,就同意了张廷玉的请求,把他的儿子张若霭降为二甲第一名。
张廷玉三子张若溎,乾隆十年(1745年)进士,授编修,入直南书房。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张廷玉四子张若渟,乾隆十四年(1749年)捐刑部湖广司主事,授刑部主事,入值军机处。以郎中出为云南知府,升四川建昌道,入为太仆寺少卿,历通政使,内阁学士,补工部侍郎。1800年晋兵部尚书,改刑部尚书。
张廷玉主动请求把儿子降级让榜的行为,和其父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思想何其相似呢?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高官,张英、张廷玉父子的行为诠释了我们中华民族谦虚礼让的传统美德。
需要补充一句的是,张家子孙,除了张若霭英年早逝外,其他人大多都是高寿而终,这大概也是因为他们的性格都是与人不争不抢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