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让我们来讲一讲成语沆瀣一气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啊,唐朝盛行科举制度。那时候,自学或在私塾上课的学子想要获取官职,就必须先在地方通过考试,再到京城参加省试。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崔瀣也不例外。
乾符二年(唐僖宗年间),崔瀣进京赶考,他很有才学,发挥也很不错。待卷子传到此次的主考官崔沆手里,崔沆连声称赞,拍案叫绝。发榜当天,崔瀣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十分高兴。就按照当时的习俗,拜访主考官崔沆,尊他为师。攀谈之间,他们发现,彼此不仅姓氏相同,而且名字也有联系。分别代表着夜间的水汽和雾气。有好事者把他们俩人的名字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成语“沆瀣一气”。它的字面意思是指水雾之气,原本比喻师生之间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后来发生转意,多用来形容臭味相投的人。
“沆”和“瀣”二字本身寓意极佳,但随着语意的讹变,成语“沆瀣一气”多作贬义,这段师生趣谈也被掩盖在了历史的岁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