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我们伟大的普京总统可以终身管理国家,感谢他为车臣共和国所做的一切”,“我将永远忠诚地为他服务,以最高水准完成他下达的任务”。
“毋庸置疑,普京总统就是我们民族最终的答案,他会带领我们走出黑暗”,“我将永远忠诚于我们的总统(普京),他的智慧足以管理全世界。”
在2012年普京的就职典礼后,卡德罗夫在车臣共和国向他最崇拜的普京总统发来了诚挚的祝贺。从他的贺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车臣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对于普京的忠诚和崇拜。
这种溢于言表的崇拜之词,让人开始对卡德罗夫的真实目的产生了怀疑。有人开始怀疑这高调的“表白”背后是卡德罗夫的“包藏祸心”。
卡德罗夫真的被普京的个人魅力和实力所折服?还是他妄图借由向普京示弱,来掩饰自己的野心?
卡德罗夫是艾哈迈德·卡德罗夫的儿子,1976年出生于车臣。那时,车臣还是苏联的一部分。
随着苏联的解体,车臣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动荡、贫穷和饥饿。
由此走向了独立。
而在当时,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是车臣独立的支持者,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他和前领导人杜达耶夫站在了同一战线。可杜达耶夫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被斩首,这成了他转变战线的转折点。
因为继任总统马斯哈耶夫和艾哈迈德在政见上存在分歧。
马斯哈耶夫是激进派,他下令入侵达吉斯坦,引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艾哈迈德并不支持以激进的手段获取独立,这使得两人越走越远。
艾哈迈德的态度开始转向俄罗斯。这种态度的转变让马斯哈耶夫不能忍受,他多次派人暗杀艾哈迈德。
就在此时,车臣战争的局势迎来逆转。
就任总理的普京,不仅是一个比马斯哈耶夫手段更为强硬的人,也是一个比马斯哈耶夫更为睿智的人。
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在车臣战争中节节胜利,马斯哈耶夫也被俄军的炮弹击中身死。
车臣战争结束后,艾哈迈德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由于他在关键时刻投向普京,所以在普京的推举下艾哈迈德成为了车臣的新一任领导人。
成为领导人后,艾哈迈德看着车臣的断壁残垣,饥饿难耐的老百姓,失去工作的年轻人,彻底放弃了独立的念头。艾哈迈德希望能够尽快地让城市恢复成往日的样子,让人民能有最起码的温饱。
可是百姓若要安居乐业,就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所以艾哈迈德下令对盘踞在车臣的恐怖分子赶尽杀绝。
而这些遗留的恐怖分子毫无疑问大多都是前总统马斯哈耶夫的手下。于是,艾哈迈德成为了恐怖分子的最大目标。
2004年5月9日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日悄然到来,作为曾经苏联的一份子和现在俄罗斯联邦的一员,艾哈迈德亲自出席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市的庆祝活动。
在狄莫纳体育馆,艾哈迈德沉浸在歌舞表演的欢闹声中。没有人知道,主席台下面早已预埋了地雷。节目正在高潮之时,歹徒遥控引爆了地雷。随着一声炸响,艾哈迈德就这样葬身在了体育馆中。
此时,卡德罗夫正在俄罗斯求学,没能跟在父亲身边的他有幸躲过一劫。在爆炸发生的当晚,普京就在克里姆林宫召见了卡德罗夫。普京和卡德罗夫的会面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选定车臣新任领导人的人选。
其实二人心里都清楚,这个人选非卡德罗夫本人莫属,可那时候的卡德罗夫只有28岁,不符合总统规定的年龄。因此总统一职暂由总理谢尔盖·阿布拉莫夫接任,而卡德罗夫则出任总理。
2006年,卡德罗夫年满30岁,在普京的支持下正式接过了总统的“权杖”。勇敢地走出父亲身故阴影的卡德罗夫迎来了属于他的车臣时代。
卡德罗夫的时代来临了,但车臣的状况未见改变。贫穷、祸乱和失业依旧困扰着这个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卡德罗夫的杀父仇人们仍然在车臣进行着无休无止的动乱。
刚刚走马上任的卡德罗夫明显还没有应对这一切的能力,就连父亲当初致力于营造一个和平的车臣的梦想都没能实现。在卡德罗夫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普京再一次站了出来。
为了让卡德罗夫能够在总统的座椅上坐稳,普京继续清除车臣境内的恐怖分子。2009年,普京宣布车臣反恐行动正式结束。
这就意味着车臣地区迎来的真正的和平。
从此,普京身边出现了一个“头号粉丝”,那就是卡德罗夫。卡德罗夫的崇拜非同寻常,热烈又高调。
他时刻不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场合宣扬他对普京的崇拜——“我对全世界宣布,我们是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走卒,我们会在世界任何地方执行他所下达的任何命令。”
这句话曾出现在阅兵仪式上,曾出现在卡德罗夫女儿的生日宴会上,曾出现在普京竞选的演讲上。而卡德罗夫对普京个人的崇拜,也给普京带来了整个车臣的忠诚和服从。
车臣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普京的画像,就连象征宗教场合的清真寺也能见到。不仅如此,他还公开发起了“守卫普京”运动,号召年轻人向普京学习,
曾经不少媒体都报道过卡德罗夫这一近乎狂热的个人迷恋行为,称他的行为是任何一位总统都不曾出现过的罕见事件。
在卡德罗夫和整个车臣的宣传下,普京的支持力大幅攀升,成功连任总统。但卡德罗夫对与普京的回报不止与此,他的忠诚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崇拜上,更有着像卫士一般的奉献精神。
在普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吝啬自己的武力。
早在2008年,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向俄罗斯发起挑衅时,车臣武装就曾身先士卒。对于车臣军队开着吉普车追着格鲁吉亚的坦克到处跑的故事到现在都还被人们提及。
2015年,就在叙利亚政府被恐怖分子逼得节节败退时,普京下令出兵叙利亚后进行援助。
普京下令后,车臣积极响应,卡德罗夫派出了大量军队入叙参战。
为了支援普京的前线作战,车臣总统卡德罗夫更是亲自下达作战命令,允许车臣军队中最为精锐的部队,车臣总统卫队组建精锐特种兵分队,远赴叙利亚作战。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随着普京下令出兵乌克兰后,卡德罗夫也随即响应。为了向西方媒体展示车臣对与普京的支持和忠诚,卡德罗夫举行了盛大的出征宣誓仪式。
在仪式上,卡德罗夫向乌克兰总统掷下豪言,要求他在变成前总统之前,向普京道歉。卡德罗夫表示,他愿意为了普京去死。
随后,浩浩荡荡的车臣队伍向乌克兰进发。
卡德罗夫强力有的宣讲和火速的出兵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他就是普京最忠诚的“战士”!
既然卡德罗夫的表现无不有力地展示他和车臣对于普京和俄罗斯的臣服,那么对于卡德罗夫的质疑声又从何而来呢?这就不得不提及车臣的历史了。
战斗民族的“画风突变”“战斗民族”被人们常用来形容俄罗斯,而车臣可以算得上是战斗民族中的“战斗民族”。在车臣的历史中,这就不是一个轻易被征服的民族,所以很多人对于卡德罗夫的臣服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
位于北高加索的车臣对于俄罗斯来说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从地理位置上看,车臣既可以保障北高加索的稳定,从而保障俄罗斯边境的稳定,同时也可以有效遏制北约的扩张。
从石油资源上看,北高加索石油资源丰富,是俄罗斯不可缺少的部分。
从民族上看,高加索地区作为俄罗斯民族冲突最为频繁的地区,若车臣独立,其他的在这个地区的民族也会相继独立,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而且车臣人民的信仰是伊斯兰教,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战争频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这样的环境下,车臣人民一直进行在反抗中生存,所以生性好斗、勇猛善战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虽然车臣曾被并入了苏联,但不肯屈服的意识一直存在着他们的骨子里,两次车臣战争中车臣士兵作战时的手段残忍就是最好的例证。但自从卡德罗夫率军向普京俯首称臣之后,车臣的风评也随之改变。
此次车臣出兵乌克兰便是最好的证明,人们通过网络媒体看到了不一样的车臣军队。要知道,“车臣”二字曾是令世界闻风丧胆的名字。提及他们就离不开暴力血腥、以暴制暴、极难约束这些字眼。
而今天的车臣军队不仅仅严格服从普京政府的指挥,在战场上也是恪守战争规则。甚至是救济受困的百姓,拥抱孩子,爱惜小动物。好像这些身形健硕蓄着大胡子的猛汉的脸上还有着平易近人的一面。
在世界人的眼里,这种转变是突如其来的。可对于普京和车臣来讲,这种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这是普京和卡德罗夫多年来的共同努力。
首先,在思想上,卡德罗夫一直致力于提高车臣对于俄罗斯政府的认同感。在今日的车臣小学,爱国教育是入学第一堂课。
其次,在宗教信仰上,卡德罗夫也一直在试图削弱一些车臣人心中极端的宗教思想。他把克里姆林宫的画像,普京个人的画像融入到清真寺当中,把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和对俄罗斯的信任相联系。
最后,在经济上,普京给予了卡德罗夫力所能及的帮助。两次车臣战争,让车臣的首府格罗兹尼变成了一片废墟。尤其是第二次车臣战争之后,格罗兹尼更是成了人间炼狱。无论是卡德罗夫还是他的父亲艾哈迈德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连续的战争不会让车臣独立,只会让车臣灭族。
这是父亲艾哈迈德不想看到的事情,同样也是卡德罗夫不想看到的。历经过失去父亲的卡德罗夫或许更加知道和平对于车臣的重要性。
看着居高不下的死亡率,看着流离失所的老人,看着食不果腹的青年,他们原本可以不用这样生活。
如果没有战争,他们或许不会多么的富有,但他们应该有最起码的温饱,和别人一样的家庭温暖,以及自然死亡的生命规律。
卡德罗夫深知,普京就是那个能给车臣带来改变的人。普京也的确兑现了承诺,他的经济援助和贸易支持,让车臣再次有了血肉生命。
看看今日的格罗兹尼,曾经的断壁残垣都成了林立的高楼大厦,当动乱消失,街头响起了下班的年轻人的欢声笑语。即使,失业和贫困仍然存在着,但是一切都在证明车臣正在走向和平和发展。
这就是卡德罗夫想看到的,这也是他对普京忠诚不二的意义所在。与其说他对普京表忠心是“包藏祸心”,不如说他的忠诚换来的是国家和民族的福利。因为,只有和平和繁荣,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
普京出生于1952年,卡德罗夫出生于1976年,二人有着24岁的年龄差,这个年龄差几乎可以是父辈与子辈的差别了。
我们经常能够从媒体的照片中看到卡德罗夫“小鸟依人”地依偎在普京身边。
相信,在卡德罗夫地心里,普京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是他政治生命的“长者”。
得益于普京的帮助和扶持,卡德罗夫的家族成为了车臣的执掌者。得益于卡德罗夫的忠诚和崇拜,普京给包括车臣在内的整个俄罗斯带来的温饱和强大。
这是一种站在和平基石上的互惠互利,得益的不仅仅是普京和卡德罗夫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