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诗圣杜甫一生的理想。
可惜的是,他这一生也只做过末流小官,连养家糊口都勉强,更不用说什么为君分忧,造福百姓。
也许是因为在仕途上屡遭挫折,所以他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一直十分羡慕且痛惜。
羡慕他能建功立业,“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痛惜他功业未就却身消陨灭,“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而在这些吟咏诸葛亮的诗篇中,最为经典的当属《蜀相》,雄浑悲壮,最后两句引起无数英雄共鸣。
全诗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写于公元760年,算是杜甫最经典的怀古诗之一,短短8句,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时的杜甫在好友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定居成都草堂,过上了相对平静安稳的日子,“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在草堂定居的第二年,他游览了位于成都的武侯祠,一时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这首千古绝唱。
诗歌以问句起笔,一问一答,便营造了一种隆重的气氛。
诸葛亮是历史名人,他的武侯祠并不难找,可是诗人却问“何处寻”,并非是真的找不到,而是为了突出他对诸葛亮的追慕之情。
他要探寻的并不止是武侯祠,更多的是诸葛亮的精神。
而“柏森森”三字,既是武侯祠周围的环境描写,更有以“柏树”突出诸葛亮伟岸精神之意,营造出了庄严肃穆的氛围,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可见一斑。
接着的两句表面上写的是武侯祠周围春意盎然的景象,实际上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
绿草如茵,映照着台阶,枝头上的黄鹂婉转地歌唱着,原本是一幅色彩明亮、动静有致的画面,但是诗人却以“自”、“空”来修饰这些美景,一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不受战火侵扰的成都自是一片祥和,春意融融,可是外面那些被战火洗礼的土地,却是千疮百孔,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中怎不悲伤呢?
这便是诗圣的伟大之处,无论身处何处,都不忘忧国忧民。
接下来的第五六句写的是诸葛亮的生平功业。
前一句写的是众所周知的“三顾茅庐”。
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草庐,前两次都无功而返,最后一次才见到诸葛亮。
当时的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再加上本就欲在乱世中择一明主,于是便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他在草庐就为刘备定下了一统天下的蓝图,“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而他后来也一步步按着这蓝图,出谋划策,为刘备打下一片江山,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刘备逝世后,他继续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提到诸葛亮,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多智近妖”,但其实在后世很多文人心中,诸葛亮的“忠心耿耿”才是最令他们佩服之处。
他是后世无数文人的榜样,而杜甫平生所愿也是成为像诸葛亮那样为国家百姓鞠躬尽瘁的人。
可惜的是最后的诸葛亮大业未成,便身消陨灭,所愿杜甫发出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
诸葛亮为了伐魏曾“两出祁山”(《三国演义》是“六出祁山”),都无功而返。
公元234年,他率领大军出斜谷道,占据五丈原,隔着渭水,和魏国的司马懿整整对峙了三个多月。
两军还未有进一步的动作,诸葛亮就病逝了。
后世无数人提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无不扼腕叹息,而杜甫这里的“泪满襟”当是说出了这些人的心声。
就像《唐诗品汇》所言:全首如此一字一泪矣。
后来南宋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也曾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人们常将其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相比较。
不知你更喜欢哪一句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