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句话说:"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泱泱中华千年历史,涌现过无数英雄。千年文化孕育了这些英雄,同时这些英雄又是文化的践行者。因此,中华民族才在千年的时光里不断繁衍,不断壮大,成为了今天具有完整体系的中华文化。
也可以说,民族的奋斗史就是民族英雄的奋斗史,正是这些品格高尚者以及敢为人先的英雄,中国有了现在的版图以及千年绵延的文化。
卫青与霍去病是汉朝历史上有名的英雄,当年一部《大汉天子》写尽了他们的英姿,但是近年来教科书忽然删除了卫青与霍去病,而后这两位民族英雄又回到了教科书中。
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民族之间的争斗是无可避免,因此战争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卫青官至大司马大将军,被封为长平侯,其姐姐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妻子是平阳长公主。卫青一生七战七捷,首次出征就深入匈奴腹地,俘虏七百人。而同时出征的两路无一成功。而后卫青出雁门关斩首俘虏数千人,一年之后又迂回绕道到匈奴身后,活捉敌兵千余人。
如果卫青称得上是年轻有为,那么,霍去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少年英雄,是年少有为的典范。霍去病则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是卫青妹妹的私生子,在姨母卫子夫得宠成为皇后之后,霍去病变成了当时上流社会的显贵外戚。
霍去病17岁就被封为将军随着卫青前往漠南出征,17岁的霍去病就已经勇冠三军,斩杀敌人两千多人,并且俘虏了不少匈奴的高级官员以及单于的叔父。霍去病一时名声大噪,被封为勇冠候。
在河西之战中,霍去病破匈奴、深入大漠腹地,直取祁连山。那句出名的"封狼居胥"就是出自霍去病。
教科书编辑认为称卫青与霍去病为民族英雄不妥这样载入史册的英雄自然也是被写进教科书的,但是就在前些年,卫青与霍去病突然被从七年级的教科书中删除了。这样的做法引起了一阵哗然,一时间各种说法都有。
教科书出版社给出的说法是:以当时来看,卫青与霍去病的战斗是抵御外敌。但是从长远的历史观来看,我国多民族都是一家人。因此,当时的匈奴之战是"兄弟打架",卫青与霍去病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只能是英雄。而之所以删去是怕引起民族矛盾,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一再的强调民族英雄,反而会引起民族矛盾。那么,卫青与霍去病存在于历史教课书里,真的会使七年级学生产生对其他民族的敌对想法吗?
当然不会。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七年级学生所掌握的信息量与信息深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的是非观念初成,而经过矫饰的教科书对他们的成长观念才是不利的。
此举一出就引起的轩然大波,网友们认为,中国的民族自信就源自于民族英雄。删掉了英雄就意味着我们模糊了一些历史。并且不单是中国,在西方国家,民族内部的斗争在历史长河中是常见的问题。西方国家都可以坦然的教授这些内容为何我们不行?
而教材出版社最终发了消息:国家统编教材编写组力求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恰当的呈现。
关于卫青霍去病的学习内容,原有版本的历史教材安排在初中阶段,这次统编历史新教材安排在高中阶段,具体在高一上册"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一课中专门讲授,新教材将于18年的秋季使用。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英雄人物的了解,决定在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中补充卫青霍去病的内容。也就是说,卫青与霍去病的将会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回归到课本当中。
从宏观角度辩证的看待历史对于历史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卫青与霍去病的骁勇,在现在看来是各民族的"兄弟打架"。但是从宏观历史上来看,两人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以及民族文化的交融。这才有今天的百花齐放的中华文化。
对于是否引起民族矛盾的担忧,则是有些矫枉过正,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心智未全,但是确实一个正好的学习年纪。
只要正确的阐述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正确教授其中道理,学生就会明白。我们过分的低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材本身附带的教化能力。
所以,要为学生建设正确的历史观,所谓制造民族矛盾的担忧是不存在。时代发展到今天,"多民族是一家人"的共识已经达成。在时代大环境长大的学生们自然早就受到了熏陶。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教科书有着特殊的教化作用,书上单薄的一行字可能是一个孩子一生的信仰所在。因此,更加严谨与严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史诗,辩证的看待历史也是孩子应该学习的知识。所以避免民族矛盾不是用粗暴的将这段历史删除,而是应该教授孩子如何正确的看待历史。
历史的作用就是警示后人,并且学习前人的智慧。在百人百言的时代里,不少人开始扭曲历史,并且试图偏化我们的历史观。但因噎废食一向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既要化解矛盾又要教授学生真实的历史,才是正确的办法。
用真实来打败谎言,用宏观历史角度来思考整个卫青、霍去病的行为,学习并继承他们的精神才是历史教科书的真正意义。模糊那些时代原因下造就的历史真相是不可取的做法,坦然的为后辈讲述卫青与霍去病的行为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正确教育学生的历史观,才是最可取的做法。
我们要记住历史,就要记住正确而真实的历史。从民族史诗中获得智慧,继往开来才是我们对于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期望。
文/平南